
【摘要】體驗式教學是生涯教育廣泛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關注生涯的情境性和體驗性,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感悟反思,提升生涯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在體驗式生涯教育教學中運用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加深學生對生涯情境的體驗。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生涯教育;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
【中圖分類號】G448?【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21)00-00-00
【作者簡介】李芬青,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紫竹校區(上海,200241)教師,高級教師。
一、體驗式生涯教育教學內涵與設計思路
1.體驗式生涯教育內涵。
體驗式學習理論由心理學家大衛·庫伯(D.Kolb)提出。他認為,學習不是內容的獲得與傳遞,而是通過體驗的轉換從而創造知識的過程,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重視學生的親身感受,并在實踐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1]高中生正處于探索階段的試探期,面臨的主要發展任務是探索自己的興趣、能力,了解專業和職業。[2]由于高中生普遍缺乏對大學專業的客觀認識和職場體驗,因此,關注生涯的情境性和體驗性的體驗式生涯教育,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感悟反思,提升生涯教育的實效性。
2.霍蘭德職業興趣類型理論內涵。
美國著名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將人的職業興趣類型分成六種:實際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傳統型。他認為,每個人的職業興趣決定著他所適合的工作類型,一般而言,你喜歡并擅長從事的工作能反映你的職業興趣類型。[3]在體驗式生涯教育教學中運用霍蘭德職業興趣類型理論,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加深學生對生涯情境的體驗。
3.體驗式生涯教育教學設計思路。
“探索我的霍蘭德興趣密碼”體驗式生涯教育教學設計了體驗性強的任務,讓學生親身體驗模擬真實場景的生涯情境,并根據參與任務的興趣程度、任務完成情況、完成時間等思考和探索自己的職業興趣類型。
二、體驗式生涯教育的組織與實施
體驗式生涯教育教學將課堂教學分為情境引導、參與體驗、討論分享和經驗統籌四個環節。教師創設生涯探索活動情境,學生參與生涯探索活動并進行體驗,學生之間、學習小組內部及全班學生間,圍繞生涯探索活動和職業生涯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并分享,最后教師結合相關理論進行梳理,讓學生實現經驗整合。[4]
1.情境引導。
教師根據體驗式生涯教育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生涯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素材,使學生置身于情境中。開展生涯探索活動時,教師在教室布置了6個生涯探索區,分別對應霍蘭德六種職業興趣類型,每個探索區設置相關的體驗任務(見表1)。[5]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特長,選出6位管理員分別負責教室的6個生涯探索區,如擅長藝術的管理員負責藝術型生涯探索區。教師明確管理員的職責和任務,并對其進行簡單培訓。管理員觀察探索區內學生的表現,并進行記錄和評分。
課程開始后,教師提出問題:“我們的興趣、能力和我們未來希望從事的工作有關嗎?”通過符合學生實際且與生涯教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鼓勵學生對6個探索區進行探索、體驗。對于體驗式生涯教育而言,提出富有意義的問題與任務,不僅可以作為生涯教育的起點,而且也是生涯探究的動力源泉。[6]教師通過設置生涯情境滿足學生的生涯探索需求,激發學生參與生涯探索活動的興趣。
2.參與體驗。
學生在生涯探索體驗的過程中可以明確自己對該活動是否感興趣、是否擅長該活動。在完成體驗任務后,學生進行自評和他評。具體來論,自評是學生對任務的興趣程度、任務完成情況的自我評價;他評是探索區的管理員根據學生體驗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記錄每位學生完成該體驗任務的時間,對學生的作品或任務完成情況打分(見表2)。
學生通過參與生涯探索活動總結解決生涯問題的經驗與方法,反思自我。教師對學生的生涯探索活動進行輔導,觀察學生的活動參與情況,發現學生在活動中出現問題,解答學生的疑問,引導整個生涯探索活動順利開展。
3.討論分享。
學生體驗活動后,教師提出一些有關生涯規劃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分享。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分享自己的認識,對相關生涯問題的見解等。通過討論分享,促使學生對已有的體驗進一步的整理反思,同時,通過分享,學生能知曉他人的觀點與方法,這也是團隊學習的過程。[7]
4.經驗統籌。
學生討論分享后,教師對霍蘭德職業興趣類型理論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根據體驗活動的感興趣程度、任務完成情況及自評和他評,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霍蘭德職業興趣類型理論的相關知識,激勵學生思考如何將這些知識遷移到實際學習和生活中。
三、體驗式生涯教育教學的效果分析和教學建議
1.體驗式生涯教育教學效果分析。
體驗式生涯教育教學圍繞如何完成一個具體的生涯任務展開,通過創設貼近現實的任務情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發現并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負責生涯探索區的管理員,對參與該生涯活動的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教師也及時給予反饋,適時肯定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體驗式生涯教育教學輕松有趣、形式多樣,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自身的認知和了解,幫助學生探索自我性格和職業發展。
2.體驗式生涯教育教學建議。
根據教學反饋,學生在教學中安排更多的真實場景體驗任務。這要求教師在后續的生涯教育教學中結合學生特點和學校的實際,設計模擬情境或真實情境的體驗任務,使體驗式生涯教育教學安排更系統、更有針對性,提高教學的育人價值。
體驗式生涯教育要取得良好成效,不僅要深入體驗,還要加強反饋和評價機制。可以設置多元評價指標以及評價反饋機制,促使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并將體驗感悟遷移到生活實際中。
【參考文獻】
[1]?D.A.庫伯.體驗學習——讓體驗成為學習和發展的源泉[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33.
[2]?林步嬋.普通高中體驗式生涯教育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8.
[3]?劉德恩.就業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28.
[6]?劉德恩.體驗式生涯教學的初步探索[J].基礎教育,2011(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