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心理咨詢;消極情緒;積極情緒
【中圖分類號】G448?????【文獻標志碼】C???【文章編號】1005-6009(2021)00-0000-00
【作者簡介】王平,蘇州大學(江蘇蘇州,215006)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注冊督導師。
情緒作為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與每個人的生活都高度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偏愛積極情緒及其體驗,討厭和排斥消極情緒。當體驗到消極情緒時,有的人能夠識別和理解自己的消極情緒,有的人雖然能夠理解消極情緒,但對消極情緒造成的困擾感到無能為力,還有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甚至根本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消極情緒體驗與正在發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眾所周知,生活中不可能都是積極情緒,健康的生活也離不開消極情緒,每個人都需要有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緩解消極情緒帶來的煩惱和不安,最終達到新的適應和平衡狀態。
本期三位來訪者在現實生活中都體驗到比較明顯的害怕情緒:剛進入小學一年級的小巖害怕上學,出現肚子疼的軀體癥狀;剛進入高三的萌萌,害怕親人意外離世,無法安心學習;臨近高考的小艾,害怕同學聽到她的肚子發出響聲。三位咨詢師針對不同的來訪者形成不同的個案概念化,從而有針對性地幫助來訪者緩解害怕情緒,取得了較好的咨詢效果。
第一個個案中,咨詢師并沒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尋找小巖肚子疼的深層次原因,從小巖的成長背景入手去了解她、接觸她和走近她。咨詢師真切地關愛小巖的一舉一動,努力與她共情,理解并接納她身體的不舒服,讓小巖感到新的情緒支持和情感呵護。咨詢師的真誠、開放和包容讓小巖產生了信任感,也給予她勇氣和力量,她對咨詢師打開心扉,大膽表達對妹妹的思念,流露出學習困難時的無力和無助。由此,咨詢師開始有針對性地指導小巖的家長和老師,幫助小巖度過暫時性適應困難,逐步完成與妹妹的分離,也慢慢學會適應與幼兒園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咨詢師還通過表達藝術幫助小巖表達消極情緒,并充分挖掘她自身的資源,讓她逐步找回克服學習困難的信心和希望。這種方式特別適用于低年級的來訪者,使用得當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第二個個案中,咨詢師了解到萌萌曾經有過在升學階段親人去世的巧合經歷,這導致她產生了一些不合理的歸因。咨詢師巧妙地利用時間線索,幫助萌萌澄清親人意外離世與自己升學之間并不存在必然聯系,引導萌萌進一步思考自己害怕情緒產生的原因。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壓力時,可能會通過壓抑、回避、合理化或其他防御方式保護自己,以此掩蓋或減少受到壓力的負面影響。咨詢師通過投射的方式,幫助萌萌放下防御,直面內心的沖突與困惑,了解自己可能存在動機過強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再幫助來訪者找到緩解害怕的有效方法。
第三個個案中,咨詢師了解到,導致小艾產生困擾的問題發生在5個多月前,當時并未尋求幫助,卻在距離高考只剩下20多天的時候前來咨詢,最主要的原因是小艾的成績出現持續下滑,她擔心會影響高考。咨詢師發現小艾表現出明顯的人際敏感,導致她不能專注于學習,同時又出現不合理信念,過度關注自己肚子發出的響聲,甚至擔心自己會導致同學成績下滑。咨詢師考慮到小艾臨近高考,便采用認知調整、焦點解決短程療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緊急干預,幫助小艾快速調整,找到對高考的自我控制感,達到較好的輔導效果。對于類似的一次性或者短期咨詢,問題導向的指導式干預有助于快速緩解來訪者的消極情緒癥狀,能達到一定的暫時性療效,是一種不錯的干預方式。但是如果時間允許且來訪者有意愿,建議咨詢師循序漸進地幫助來訪者獲得成長和發展。
總體來說,這三個咨詢達到了較好的輔導效果。三位咨詢師與來訪者建立關系,幫助來訪者探查引起害怕的真正原因,通過適當的方法澄清、啟發、指導來訪者正確歸因,形成合理信念,并利用來訪者的優勢資源幫助其重塑面對害怕情緒的信心,積極應對消極情緒,即時緩解消極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作為咨詢師,我們也要明了,任何消極情緒都有其積極適應的功能和意義。消極情緒往往是在提示我們,生活中已經出現了一些不可逆轉的變化,如果仍然固著在過去熟悉的應對方式上,未能做出及時的調整和改變,就會出現不適應情況。因此,在咨詢中,我們可以幫助來訪者積極認知消極情緒,充分利用消極情緒帶來新的視角和新的思考,更客觀、更多元化地與消極情緒共生、共存、共發展。
33265005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