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是“肚子”疼的一年級女生
小巖(化名),女,8歲,一年級女生,文靜內(nèi)向。小巖和媽媽在城里生活,爸爸與上幼兒園的妹妹在鎮(zhèn)上生活,一家人周日相聚。小巖的爸爸在鎮(zhèn)上有一家工廠,媽媽全職在家。開學一周后,小巖在校經(jīng)常喊肚子疼,希望媽媽能接她回家。得到老師的安慰后,小巖能繼續(xù)上課,但到了課間,她又會喊肚子疼,要回家。小巖媽媽曾多次帶她去醫(yī)院檢查,沒有發(fā)現(xiàn)器質(zhì)性問題。征得小巖及其家人同意后,班主任帶小巖來學校心理咨詢室尋求幫助。
二、“肚子疼”的背后
小巖在鎮(zhèn)上讀的幼兒園,一年級時,她和媽媽離開熟悉的成長環(huán)境,來到城區(qū)上學。離開朝夕相處的玩伴,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加之性格內(nèi)向,小巖出現(xiàn)了分離焦慮,很難適應新的環(huán)境。她的內(nèi)心充滿害怕和無助,出現(xiàn)了軀體癥狀,希望以此逃避新環(huán)境。
三、畫說“肚子疼”
第1次咨詢:拉近心靈距離。
小巖說話聲音很輕,頭一直低著,雙手緊緊捏著衣角。她說:“我就是不想上學,我怕,我肚子痛。”我也將聲音放輕:“老師能感受到你現(xiàn)在身體不舒服,你很難過,你對上學有點害怕。”在她抬頭看我的瞬間,我鼓勵她聲音可以大一些,她的聲音很好聽。她對我靦腆地笑了一下,安靜地坐了下來。溝通中得知她跟我住一個小區(qū),我就和她聊起了小區(qū)的環(huán)境。放松后,小巖的聲音大了一些,她的話匣子逐漸打開,說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家中的妹妹。
這次咨詢讓我和小巖建立了信任關系,她愿意跟我說自己的狀況,還表達了對妹妹的想念。咨詢結(jié)束后,我聯(lián)系了小巖的媽媽,建議多讓爸爸和妹妹來看望姐姐,給予姐姐情感支持。
第2次咨詢:尋找情感支持。
第二次見面,小巖告訴我爸爸和妹妹來看她了,她很開心。但今天早上來學校,肚子又疼了。我用“一起說說開心事”的游戲方式引導小巖:在新的環(huán)境中,什么是令自己開心的事?什么是讓自己害怕的事?小巖表示,跟以前認識的小朋友一起玩和放學回家會很開心;見到爸爸和妹妹非常開心。最害怕上課,因為她沒有學過拼音,而其他同學都會了。這次咨詢,小巖表達了內(nèi)心的害怕和希望。
這次咨詢后,我繼續(xù)跟小巖的家長溝通,建議小巖的爸爸和妹妹近階段多來陪伴小巖,給她安全感,讓她感受家的溫暖。我還和小巖的任課老師進行溝通,建議她對小巖多一些肯定,幫助孩子建立信心,并創(chuàng)造機會讓小巖和班級同學盡快熟悉起來。
第3次咨詢:釋放焦慮情緒。
小巖在家喜歡涂涂畫畫,因此,我決定讓她在繪畫中進行自我探索。我:“你覺得作業(yè)像什么?”小巖:“像大灰狼。”我:“你可以在紙上畫一畫嗎?”小巖邊畫邊說:“大灰狼的身體特別大,張開大大的嘴巴,快要吃掉小紅帽了。”我:“你寫作業(yè)時,什么時候會產(chǎn)生大灰狼快要吃點小紅帽的感覺?”小巖:“字寫不好、拼音讀不出來、數(shù)學算不出來的時候。”我:“那我們和大灰狼說說話吧。”我扮演大灰狼和小巖進行對話:“我是大灰狼,我看上去很可怕,但是只要你愿意靠近我、觀察我,你會發(fā)現(xiàn)我也是很可愛的。我有靈活的尾巴、有趣的身體,牙齒看上去很尖,但是我不會輕易傷害任何人,請你試著了解我,可以嗎?”小巖點點頭。我繼續(xù)引導:“你覺得作業(yè)應該是怎樣的?”“它應該像花園一樣,有趣,好玩。”“那我們試著把它畫在紙上吧。”小巖將自己的作品叫做“美麗的花園”。她說:“小花園里有池塘、大樹和游樂場,是一個好玩的花園。”在繪畫的過程中,小巖的情緒發(fā)生了變化,她釋放壓抑、恐懼的情緒,逐漸走出作業(yè)的陰影。
第4次咨詢:動力引導,走出焦慮。
這次咨詢,我準備了一張“勇氣、努力和希望”的加油榜和“星星”貼紙。我:“可以跟我分享一件最讓你高興的事情嗎?”小巖:“舞蹈比賽獲得幼兒組第二名!”她將星星貼紙貼到了勇氣欄里。我:“最近學習中讓你覺得很不開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小巖:“我總是讀不好拼音。”我:“你覺得怎么做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小巖:“讓媽媽陪我一起練習,我就可以記得更快一點。”她將星星貼紙貼在努力欄里。我:“如果接下來在你的身邊會發(fā)生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你希望是什么?”小巖:“我希望是我的數(shù)學計算作業(yè)一星期內(nèi)沒有出錯。”我:“你需要怎么做?”小巖:“多練習,再細心一點,應該可以的。她將星星貼紙貼在了希望欄里。通過這個過程,幫助小巖尋找自身的積極力量,挖掘積極資源,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樹立信心。
經(jīng)過近一個月的輔導,小巖可以正常上學了,不再喊肚子疼。班主任反映她學習狀態(tài)變好,同學間的互動增多,小巖媽媽說,現(xiàn)在每天爸爸都會帶著妹妹來市區(qū)看小巖,周末還會約小伙伴一起玩。大家都在幫助小巖融入新環(huán)境。
四、咨詢后記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部分學生會出現(xiàn)情緒低落、哭鬧、身體不適等狀況。面對這些問題,父母和教師要看到孩子情緒的變化,看到他們在新環(huán)境中的不適,把學生的行為看作其心性發(fā)展的自我磨合,再輔以坦誠、信賴、溫暖的態(tài)度,支撐他們穩(wěn)步向前。
(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太湖校區(qū)??陳薇)
案例二??高三的恐慌
一、老師,我好害怕
“老師,我好害怕啊。你能幫幫我嗎?我感覺我家有人要死了!”面前這個情緒崩潰的女孩叫萌萌,是一名剛升入高三年級的學生。看著她焦慮又恐慌的樣子,我趕緊詢問:“萌萌,為什么這么說呢?”經(jīng)過交談,我了解了原因。原來,在萌萌的成長過程中,有兩位摯愛的親人在她升學階段去世。如今萌萌升入高三,她心生恐懼,害怕親人再次遭遇意外,更害怕親人遭遇的意外與自己升學有關。她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焦慮,最近已經(jīng)無法正常學習生活了。
二、心語解密
萌萌的問題,乍看是由不合理信念導致的恐慌情緒,但結(jié)合萌萌目前所處的階段,不難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背后還隱藏著對升學的焦慮。
升學焦慮是畢業(yè)班學生的一種常見情緒狀態(tài),往往表現(xiàn)為緊張、焦慮、敏感,是個體面對刺激事件時的正常應激反應。萌萌將親人的意外離世與自己的升學建立聯(lián)系,出現(xiàn)了不合理信念,沉浸于自己的恐怖想法無法自拔,影響到正常的學習生活。
三、漸識“害怕”真面目
第1次咨詢。
了解了萌萌的情緒困擾及原因后,我對她表達了理解與共情。然后,我們一起確定了咨詢目標,即盡快解決她的情緒困擾,幫助她回歸正常學習狀態(tài)。
通過澄清技術對誘因事件(親人離世與升學)進行不斷的澄清與剝離,萌萌開始明白,兩位親人的離世并非“突然”與“意外”,這讓她心中的不合理信念開始動搖。通過追溯不合理信念出現(xiàn)的時間,她發(fā)現(xiàn)在高三前從未將親人離世與升學建立聯(lián)系。由此就徹底動搖了萌萌的不合理信念,真正將關注點集中到升學焦慮。
第2次咨詢。
經(jīng)過商議,決定利用OH卡牌技術來進一步澄清萌萌的困擾。OH卡牌技術利用心理投射幫助來訪者發(fā)現(xiàn)那些被自己忽略、歪曲的意識和想法,來訪者可以利用字卡和圖卡進行自由聯(lián)想,發(fā)現(xiàn)并表達自己當下的情緒與困惑。
我請萌萌從字卡中選取3張最能代表當下情緒的字卡,她依次抽出了“焦慮”“厭煩”“尷尬”。我又請她抽出3張圖卡,并將圖卡與字卡依次對應進行解讀。萌萌思考許久后,告訴我這些字卡和圖卡正好代表了她的生活:想出去玩但家長不允許的“焦慮”;日復一日機械式學習的“厭煩”;獨自努力缺乏陪伴的“尷尬”。當我詢問哪一張字卡最能代表她當下的狀態(tài)時,她選擇了“厭煩”,但表示“不會等待很久,豐收的季節(jié)就快到了”。
其實萌萌對于卡牌的解讀,就是她生活的真實寫照:對父母約束的焦慮、對日復一日高壓學習的厭煩、單調(diào)學習生活帶來的尷尬。當我詢問她是否存在轉(zhuǎn)機時,萌萌堅定地表示收獲的季節(jié)馬上就要到來,這說明雖然萌萌感覺到了焦慮、厭煩、尷尬,但她的內(nèi)心還充盈著巨大的心理能量,面對眼前的困難,她潛意識里是相當自信的。這是萌萌對于未來的自我期許,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愿景,也是咨詢師要把握住的能量。
接下來,我引導萌萌思考這三張字卡與她當下學習生活的聯(lián)系。萌萌沉思許久后告訴我,她覺得自己上了高三后狀態(tài)不佳,她本以為自己能立即調(diào)整為考前沖刺狀態(tài),但目前總會焦慮迷茫,很容易想東想西,一點都沒有高三的“實感”。于是,我們將下一次的咨詢重心調(diào)整為“調(diào)整狀態(tài)”。
第3次咨詢。
這次咨詢,我們主要圍繞她的學習狀態(tài)展開。萌萌談到自己進入高三后沒有“實感”,狀態(tài)“糟糕至極”。我利用具體化技術,明確了她對于高三學習狀態(tài)的期許:更加努力踏實,積極備考。萌萌認為,通過一場儀式能更靠近自己的理想狀態(tài),奈何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方法,隨著時間的流逝,她越來越焦慮。我啟發(fā)萌萌自行設置一場儀式,并向她介紹了日常生活中儀式感的構(gòu)建形式,如買一塊小蛋糕、給自己寫一封信等。萌萌聽后若有所思,表示要好好想想。我對她表示充分理解和信任,并提醒她回想那張代表了“豐收”的“厭煩”圖卡,鼓勵她勝利就在前方。
本次咨詢,通過對目標的具體化,萌萌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目標與現(xiàn)實存在差距,增強了萌萌對目標實現(xiàn)的確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糟糕至極”的信念。
第4次咨詢。
這次咨詢一開始,萌萌便開心地告訴我她覺得自己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很好。她興奮地說:“老師,你一定想不到,我的高三儀式就是上次咨詢結(jié)束后走出咨詢室大門的那一刻。當我推開大門、感受到外面的陽光時,我告訴自己‘萌萌,高三加油!’”隨后,她表示最近自己的焦慮情緒大大緩解,精神狀態(tài)很好,學習時也能靜下心來,不再胡思亂想。
四、咨詢反思
萌萌的升學焦慮情緒是畢業(yè)班學生的常見問題。但這些情緒有時會隱藏在問題事件背后,導致無法被輕易識別。在本案例中,萌萌將“升學焦慮情緒”與“親人離世”相結(jié)合,恐怖升級,以至于無法辨別焦慮的本源。所以,在咨詢中,無論是對問題事件的澄清,還是OH卡牌技術的應用,其實都是在幫助萌萌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的焦慮源,從而能對癥下藥解決問題。至于缺乏學習狀態(tài)問題,只要給予萌萌絕對的信任與充足的時間,加之一些啟示方法,她就會擁有自我成長、自我回彈的能力。
這樣的案例也啟示咨詢師要耐心地陪伴來訪者,“抽絲剝繭”面對問題事件,一步步理清情緒困擾與問題實質(zhì),然后才能逐漸靠近問題解決的方法,解密心語。
(陜西省西安高級中學??李一凡)
案例三??肚子響的女孩
一、他們總說我放屁
小艾(化名),女,高三學生。5個多月前的一天,小艾的后桌同學因為聽到小艾的肚子發(fā)出響聲而坐到后面去了。同學問他為什么,他說小艾放屁了。小艾的前桌同學也和別人說聽到小艾放屁了。這件事讓小艾很尷尬,當天就請假回家了。此后,小艾的情緒持續(xù)低落,對別人的評價很敏感。她感覺自己越來越消極,負能量越積越多。同桌想幫助小艾擺脫負面情緒,但看到她負能量太多,也就慢慢放棄勸說。寢室的同學也勸小艾不要想太多,但小艾聽不進去。
小艾的問題已經(jīng)持續(xù)了5個多月。距離高考只剩20多天時,她感覺問題越來越嚴重,于是前來咨詢。
二、小艾的投射
5個月前的那件事讓小艾擔心、焦慮,是因為小艾將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投射到其他同學身上。小艾一直非常在意自己肚子響的問題,而且她認為其他同學也是非常在意。小艾認為,如果自己的肚子還不停地響,其他同學的學習效率、考試成績也會像她一樣下降,會因此責怪她。
三、調(diào)整認知偏差,積極面對高考
小艾的問題可能存在深層次的原因,但我認為對深層次原因的挖掘并不適合該階段的小艾,原因有兩個:第一,因為臨近高考,時間緊張,探究深層次原因的時間不足;第二,處理深層次原因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而該階段小艾的關注重點為高考,她無法靜下心來處理不確定因素。基于此,第一次咨詢時,我與小艾商量將咨詢目標確定為幫助小艾調(diào)整認知偏差,讓她能平穩(wěn)度過剩下的復習時間,能以平穩(wěn)、自信的心態(tài)迎接高考。
1.調(diào)整認知偏差。
第2次咨詢,我運用合理情緒療法,引導小艾認識到肚子響就會放屁只是小概率事件,認為別人一聽到她肚子響就會說她不文明、不禮貌的想法是不合理的。我:“你每次肚子響都會放屁嗎?”小艾:“也不是。”我:“如果你肚子響了10次,一般會放幾次屁?”小艾:“一兩次吧。”我:“你肚子響了就會放屁只是小概率事件,是嗎?”小艾:“是的。”我:“你覺得同學們一聽到你肚子響,就說你不文明、不禮貌,這個想法合理嗎?”小艾笑了笑說:“好像不合理。”然后,我利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引導小艾意識到,同學坐到后面的舉動并不是有意針對她。我:“同學聽到放屁聲,聞到了臭味,于是坐到后面去,他這樣的做法你能理解嗎?”小艾:“能,畢竟誰也不想聞臭味,如果是我的話,我也可能會選擇坐到后面去。”我:“那你覺得他坐到后面去,就是對你有意見,這樣的想法合理嗎?”小艾說:“好像也不合理。”
第3次咨詢,我運用焦點解決短程療法中的“例外詢問”技術,引導小艾意識到自己在認真聽課等情況下是不會注意肚子響的問題。由此,小艾逐步認識到,她的問題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2.找回控制感。
第4次咨詢,我首先運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引導小艾意識到高考時,其他同學根本不會注意她的肚子響不響。我問小艾:“假如有人在高考時,和你一樣也經(jīng)常肚子響甚至放屁,你介意嗎?”小艾想了想說:“應該不會,因為那時我可能會專注于答題而聽不見,也可能會因為不知道聲音是從哪里來的,彼此也不認識,就不會在意。”
第5次咨詢,我運用焦點解決短程療法中的“刻度化詢問”技術,引導小艾學會找回控制感的方法。我首先引導小艾想象高考時自己最糟糕的情況,并將其設定為10分。然后引導小艾想象分數(shù)逐漸降低時,情況會出現(xiàn)哪些變化。當想象5分的情況發(fā)生時,小艾覺得此時不會對成績造成太大影響。最后,我與小艾交流了一些可以緩解壓力的小方法。
后來,小艾的高考成績超一本分數(shù)線51分,與她之前的模考成績差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小艾成功調(diào)整了認知偏差,以積極、自信的心態(tài)迎接高考。
四、咨詢后記
臨近高考,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焦慮情緒,焦慮情緒背后大多隱藏著某些深層次原因,有的來自家庭,有的來自個人成長經(jīng)歷。對于臨近高考的學生來說,是否要引導他們探究這些深層次的原因,解決最根本的問題,是值得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因為他們可能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去處理這些問題,而且在處理過程中可能會帶來更多、更難以解決的問題。
幫助臨近高考的學生做一些短程咨詢,如調(diào)整他們對自己問題的認知,與他們一起尋找積極面對問題的方法和資源,讓他們感受到對問題時控制感,找到解決問題的希望,對他們的幫助可能會更大。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九中??張云剛)
321950058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