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專業信息;生涯發展;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21)00-0000-00
【作者簡介】徐夢,江蘇省常熟中學(江蘇常熟,215500)教師,一級教師。
【設計理念】
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專業是每個高三學生要面對的生涯發展課題。只有在充分獲取、有效篩選專業信息的基礎上,他們才能做出適合自己的專業選擇。筆者在教學中卻發現,近七成的高三學生不僅對大學專業知之甚少,而且缺乏有效探索專業信息的意識和方法。基于此,筆者設計了本節課。
本節課以游戲競猜導入課堂,激發學生探索專業信息的內在動機,借助系列小組合作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有效探索專業信息的方法和標準,為其后續的生涯決策提供有力的保障。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看圖猜“業”
PPT展示一組示例圖片,圖片內容為:民法典書籍、法庭、華東政法大學、律師袍。
教師:同學們,今天的課前熱身活動是有獎競猜,接下來每張PPT上都會呈現一組圖片,這組圖片指向一個大學專業名詞,請大家根據看到的圖片內容猜出對應的專業名詞。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每輪猜對的小組加1分,猜錯不扣分,猜錯的那組圖片其他小組可以繼續搶答,直到猜對為止,共進行10輪,得分最高的小組為獲勝組,可獲得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小禮品。
學生競猜。
教師:剛剛競猜的專業只是高考招生專業中的冰山一角。然而,在有限的時間里,高質量、高效率的獲取大學專業信息,是每位高三學子科學填報志愿的前提。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高效地獲取專業信息。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競猜,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探索大學專業信息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二、現場調查——專業信息之探索途徑
教師: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接下來,想在班級同學中做個現場調查。第一個問題,當我們想了解某一大學專業如法學專業的相關信息時,可以通過哪些途徑?
學生1:上網。
學生2:向身邊了解這個專業的親戚朋友打聽。
學生3:直接去大學實地考察。
學生4:我可能會向已經考取的學姐學長打聽。
學生5:可以從學校舉辦的大學節活動中獲取信息。
教師:我們獲取專業信息的途徑多種多樣,主要有網絡、講座、實地考察、查閱資料、訪談、咨詢專業機構、參加生涯教育活動、跟崗見習8種途徑(PPT呈現)。第二個問題,在這些途徑中,你更喜歡或更可能采用哪種途徑?選擇第一種網絡途徑的同學請舉手示意。
學生進行選擇,教師統計每一種途徑的選擇人數,并將人數寫在黑板上。
教師:黑板上的數字對比很鮮明啊,一共37位同學選擇了網絡,看來同學們更喜歡使用網絡這種途徑來探索專業信息。第三個問題,當你使用網絡這種途徑時,你會通過哪些網站來獲取專業信息?
學生1: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學生2:我比較喜歡通過知乎或微博。
學生3:可以到大學官網上查詢信息。
教師:當我們搜索專業信息時,除了可以使用像百度這樣的搜索引擎,還可以通過大學官網、教育部門的官方網站如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官網、生涯教育網站等平臺,借助專門網站獲取權威、可靠的專業信息。經過這一輪的討論與分享,相信同學們已經對獲取專業信息的工具有了清晰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現場調查,引導學生思考并掌握獲取專業信息的常用途徑。在活動設計上,圍繞“一般途徑—典型途徑—具體方式”設置3個調查問題,層層遞進,幫助學生形成對專業信息探索途徑的清晰認知。
三、頭腦風暴——專業信息之探索內容
教師:剛剛的調查活動,讓我們了解了探索大學專業信息的常用途徑。如果此刻請你去探索你感興趣的大學專業,你會探索哪些方面的信息呢?請同學們小組內交流,然后班級內分享。
學生1:我們組討論的結果是應該重點了解專業的就業前景、主要學習內容、專業本身的性質和特點。
學生2:我們會重點關注這個專業每年的錄取人數、報考要求,不能探索半天,最后發現自己考不上。
學生3:我們要了解這個專業在整個行業的排名情況以及綜合實力等。
學生4:我們組認為應當重點關注某一專業對報考學生的素質方面的要求,如學習能力、個人性格特點等。
學生5:我們組認為除了考慮專業本身,還要考慮大學整體的實力、學習環境。
教師:謝謝同學們的分享。當我們探索專業信息時,應當重點關注專業性質、專業學習內容、專業實力、就業前景、應具備的能力素養、報考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如果我們盲目地檢索信息,就如同大海撈針,不僅浪費時間精力,而且還可能會受到無關信息的干擾,影響我們對某一專業的認知與判斷。
設計意圖:通過頭腦風暴,引導學生思考專業探索的具體內容,在討論分享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專業信息的理性認識,明確專業信息的探索重點。
四、實踐演練——“金融”知多少
教師:通過前面的調查和討論,我們現在已經有了探索專業信息的工具,也掌握了探索的關鍵點。接下來我們進入實踐演練環節,請同學們一邊觀看《金融學專業》(視頻選自選考在線微信公眾號)的介紹視頻,一邊填寫《專業信息探索任務單》(見圖1)。
學生觀看視頻、填寫任務單。
專業信息探索任務單
1.專業名稱:____________
2.專業性質:____________
3.學習內容(開設課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學習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報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就業方向及前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對該專業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請同學們談談金融學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專業?
學生1:金融學專業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應用經濟學科,是以通融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
學生2:如果想要學好金融學專業,必須要學好數學。
學生3:未來如果想有更好的發展,還得考一些證書比如注冊會計師。
教師:看來,大家已經掌握了探索專業信息的方法,能高效、精準地獲取想要的專業信息。視頻中的專業介紹與你們之前了解的一樣嗎?
學生4:在我的觀念里,以為學金融將來只能去銀行工作。看完這個視頻,我發現自己想當然了,看來要了解一個專業,真的需要深入探索。
學生5:金融學專業課程里很多都跟數學有關系,我可能要重新考慮自己是否適合學金融了。
學生6:金融的就業方向比想象中的寬廣,這個視頻看完以后才知道自己關于專業方面的信息了解的太少。
學生7:金融看起來是個有“錢途”的專業,但是能否擁有好的“錢途”,還要靠個人努力,絕不是學了金融就代表獲得了“錢途”。
教師:是的,正如同學們所言,如果不進行探索,只是道聽途說,選擇那些看似“美好”的專業,最后可能會發現所選擇的并不是適合自己的,所以充分的專業信息探索是我們做出正確決策的前提和保障。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金融學專業,幫助學生明晰充分的專業信息探索是做出正確決策的前提和保障;借助任務單填寫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已習得的專業信息探索方法。
五、拓展延伸——繞“坑”而行
教師:通過學習,我們明白了做抉擇前需要對專業信息進行充分的探索。在探索過程中,我們還可能會受到一些潛在的觀念影響,掉進一些“坑”里。
PPT展示專業探索過程中常見的認知誤區(見圖2)。
教師:你最可能掉進哪個“坑”里呢?
學生1:掉進第3個,因為我一直認為好的東西都是貴的,同理,分數高的專業自然就是好專業,但今天的學習讓我意識到自己對專業的認識太片面了。
學生2:我會掉進第5個,從小到大都是父母幫我做選擇,我極有可能會因為不想讓他們失望而選擇他們喜歡的好專業,但實際上我自己可能根本就不喜歡。
教師:我們了解一個專業,不僅要掌握探索專業信息的方法和途徑,還要時刻提醒自己繞“坑”而行。只有多途徑、多角度搜集、對比、篩選信息,才能幫我們看清專業的“真面目”,才能真正幫助我們做出適合自己的人生選擇。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厘清在專業探索過程中常見的認知誤區,進一步強化學生主動探索專業信息的內部動機,繼續在課后進行探索與實踐。
【教學反思】
本課聚焦大學專業信息的探索,用競猜的方式將學生順利導入課堂,借用調查活動,幫助學生獲得探索專業信息的途徑——工具,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幫助學生掌握探索重點——內容,以此為基礎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演練,化所學為所用,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意識和意愿。就教學內容而言,本課契合高三學生現實生涯發展需求,是學生眼中的“實用型”心理課。當然,本課在教學深度和廣度上還有待于進一步挖掘,比如專業信息探索內容這一環節上,可聚焦到班級學生普遍關注的某一個點如專業的就業前景進行深入探討,以提升課堂輔導效果。
【點評】
這是一節非常“接地氣”的心理課,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教師能夠細心捕捉到高三學生在專業選擇方面的“困難”。雖然學生普遍知道在做出專業選擇前應當去充分了解某一專業,但大多數學生僅停留在“知道”的層面上,缺乏實際的探索行動,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樣探索,而本節課則回答了這一問題,教師手把手的帶領學生從“知道”過渡到行動,這樣的心理課堂有力地回應了學生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就活動設計而言,教師設計的幾個活動看似“中規中矩”,但每一個活動都能聚焦課堂主題,特別是實踐演練環節,讓學生在課堂上直接化所學為所用,真正做到了以生為本,這樣的心理課堂因為實用所以“接地氣”。(點評嘉賓:周文英,江蘇省常熟中學副校長,首屆姑蘇教育青年拔尖人才)
302150058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