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文君
美育在實施過程中具有很強的發展性與過程性,進而可以有效對人的心靈與情感起到教育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美育也開始進入到幼兒教育之中,為其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幼兒教師在開展美育的時候,應充分提升對美育重要性的認知,并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地解決措施,進而為美育的有效開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保證可以充分發揮出幼兒美育工作的實用性、美觀性和教育性。
現階段,美育不僅是我國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還是立德樹人的關鍵手段。結合幼兒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美育的引入更加符合教育特點與時代特征,通過美育的落實可以進一步加強對幼兒情感的關注,幫助幼兒們更好地認識周圍的人和事物,培養其發現美、傳遞美以及創造美的能力。這樣對美的欣賞,既可以表現出一個人自由發展的特征,還可以更好地培養其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為其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基礎。針對幼兒實施美育可以有效引導其將對美的欣賞通過認知、態度以及情感等途徑傳達出來,并在此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認知力與創造力,保證可以在一定美學原則上促進個性發展。當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已經對美育作出的明確規定,進而指出美育不僅可以提升審美素養,還可以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影響人的氣質與情感。幼兒園在開展美育教育的過程中,應借助豐富的實踐活動來幫助幼兒感受美,并在此過程中形成獨立的美育認知與美育情感,最終達到培養情趣、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重要作用。
相較于成年人,幼兒所展現的思維往往更加具體、形象,其思考的過程很多時候也會受到情緒和興趣的影響,這樣的特點與美育工作開展的初衷不謀而合。幼兒園在開展美育工作的過程中,更多是將“美”轉化為具體、便于感知的形象,其中主要包括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鮮艷的色彩以及動聽的旋律等,這部分內容憑借自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兒的積極性,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美的概念,還可以引導其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美育活動中。當前,藝術教育和藝術活動在幼兒園教育中占據了較大的部分,其中既包括音樂、舞蹈、電影、故事等具體的教學項目,還包括早操音樂伴奏、造型變化等蘊含美育因素的環節,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兒教育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加強美育工作還可以引導幼兒表現出獨特的藝術才能,幫助幼兒更好地尋求自身興趣,實現全面發展。

一直以來,幼兒園教育都是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作為幼兒培養的基礎原則,而美育工作則是其中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一方面,相較于德育、智育等環節,美育展現出更加獨立的功能,其中主要包括提升敏銳力、豐富個性、積累學識以及培養審美,進而推動整個社會都可以形成良好的審美風氣與人際關系;而另一方面,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之間還有著十分緊密地聯系,美育不僅蘊含在德育、智育、體育等方面當中,還可以更好地推進相關教育工作的開展,從而成為全面推進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站在德育的角度上來說,人在欣賞美的時候有助于培養高尚的人格,同時喚起喜愛、溫柔等情感特質。與此同時,美育和德育之間也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通過對幼兒實施美育可以培養其更好的語言和行為,這對于德育目的的實現也有著十分突出的助力作用,進而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將德育目的轉化為主觀愿望,為德育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第二,站在智育的角度上來說,美育的一系列工作都需要以智育為前提,只有保證知識、感官以及智力的綜合發展才可以為審美活動的實施奠定基礎;與此同時,美育也是促進智育發展的重要條件,幼兒在接受美育的時候有助于促進感官的發展與智力的提升。智育和美育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稱之為知識教育與藝術教育的結合,這對于幼兒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培養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促進其大腦的均衡發展。除此之外,在開展智力教育的時候與美育相結合還有助于增強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不斷提升其創造力、觀察力與想象力,對世界也會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第三,站在體育的角度上來說,幼兒參與體育鍛煉往往會涉及到站姿、隊列等內容,這些環節都包含著很多的美育因素,為了進一步體現出良好的體育道德,也需要逐步朝向美育的方向靠攏。在美育與體育有機結合的過程中,體育豐富了美育的形式,而美育也可以提升體育質量。除此以外,幼兒通過參與審美活動可以更加良好地體會到美的享受,并以此為基礎帶動身體機能的協調發展。
了解幼兒審美需求是幼兒園實施美育活動的重要基礎,只有在充分了解其美育需求的基礎上才可以制定出詳細的美育啟蒙計劃,對后續美育活動作出指導。然而結合現階段的教育情況來看,很多幼兒教師針對美育啟蒙活動并沒有樹立明確的認識,其理解層面僅僅局限在“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上,進而將美育的重點放在技能提升上,而忽略了其情感方面的抒發與培育。幼兒的培育階段以玩樂為第一目標,安排過多的學習任務只會增加幼兒的負擔,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活動的時候,應充分提升其趣味性與互動性,保證幼兒可以在情感上接受、喜愛美育工作。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美育啟蒙工作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幼兒的想法與意愿,并在此基礎上完成活動的安排與設計。幼兒教師在分析幼兒的審美需求和審美興趣之后就可以逐步安排相應的審美材料投放計劃,通過增設手工角、圖畫角等區域來不斷激發幼兒的審美意識、培養幼兒的審美興趣。通過這樣的活動,幼兒也可以在參與的過程中表達出自身的審美需求以及對相關內容的學習欲望。 特別是對于幼兒來說,這樣的學習欲望往往不是長期的,這樣的欲望也是在興趣與欣賞的角度上進行,進而這也就成為了幼兒審美意識培養的開端,為后續美育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在這一環節中,幼兒教師應盡可能減少對幼兒的干預,保證幼兒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自由發揮,而教師在課后則可以對幼兒的表現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對后續的教學內容進行設置,不斷提升幼兒園美育工作的完善性與合理性。
現階段,很多幼兒教師對美育工作的認識仍然不全面,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園美育工作的開展,因此為了進一步滲透幼兒美育,教師應積極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同時建立明確的美育工作出發點與落腳點。一方面,在幼兒園美育工作中,幼兒園要對幼兒教育工作樹立正確的認識,充分感受到開展美育的重要意義。例如,在實際開展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幼兒園可以將學科教育、綜合素養教育以及日常管理等環節結合起來,構建一個完善的教學體系,并將美育特色化課程融入到體系中的各個環節里面。比如在學習數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帶領幼兒到操場上數一數花的數量,并將“送人鮮花、手有余香”的概念引入其中,保證幼兒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可以體會到分享的快樂。另一方面,幼兒園在開展美育工作的時候應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將提升幼兒的感知力、創造力作為整體活動的核心內容。教師在美育活動中不應過多以主導者的身份進行,而是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與組織作用,同時將幼兒作為整體活動的主體,引導其感受到美育活動的快樂與意義。在這樣的美育模式下,幼兒可以更好地感知到自我認可與自我價值,同時促進審美能力與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美育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發揮出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因此幼兒教師應不斷提升對美育的關注程度。在實際開展相關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應保證從實際出發,在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尋求適合幼兒發展的策略,從而保證美育工作可以充分發揮出其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激發幼兒創造力與審美體驗,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幼兒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進而為實現幼兒的全方位發展提供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