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瑛 楊 永
(1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廣西南寧 530222;2廣西中醫藥大學 廣西南寧 530022)
專業認同感是指學習者對所學專業的接受與認可,并愿意以積極的態度和主動的行為去學習與探究[1]。由于疫情被迫蝸居家中的護生,面對“逆行”的英雄,不怕犧牲的戰友,是否依然堅守初心,誓守南丁格爾誓言。然而,疫情期間關于本科護生專業認同感的相關研究未見報道。本研究通過了解南寧市某獨立學院本科護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護理專業的看法并探討其專業認同感的影響因素,以期為護理教育工作者提升護生的專業認同感提供借鑒。受訪者和受試者均在知情同意下參與本研究。
1.訪談。基于對護理專業認同感現有文獻與研究成果的分析和借鑒,及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考慮,課題組編制半結構化訪談提綱[2]。其包括:①您關注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嗎?有何感想?②經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您對護理專業有何想法?③您父母對您的學業和今后的工作有何想法?本研究通過目的抽樣法選取7名愿意接受本訪談的在校護生進行訪談,受訪護生基本信息見表1。本次受訪護生均采用網絡訪談,通過錄音、筆錄和及時回憶等方法保證信息的準確和完整,訪談期間鼓勵護生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3]。每位受訪者的受訪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訪談結束后用編碼代替其姓名。課題組成員采用Colaizzi 7步法[4]分析資料,提煉主題,供研究使用。

表1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表2 調查對象基本資料

表3 調查對象的生源地情況
2.問卷的形成。基于本研究的訪談資料和專家們的反復論證,本研究編制了16個條目3個維度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在校本科護生專業認同感影響的調查問卷”,采用Likert 5點式評分,總分越高,專業認同感越強[5]。然后對100名護生試測,其結果刪除不恰當及重復條目4個,形成12個條目3個維度的的問卷,供隨后較大樣本測試用。大樣本測試后對問卷進行信效度檢驗。
3.調查對象。本研究采用問卷星對南寧市某獨立學院在校本科護生發放問卷,3天后收回,共收回問卷548份,均有效。本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及生源地見表2、表3。
4.統計學處理。本研究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問卷采用Cronbach's α系數進行信度檢驗,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等級資料相關性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P<0.05,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在校本科護生專業認同感影響調查問卷信度Cronbach's α=0.749。問卷的KMO值0.758,Bartlett′s test值為1829.273(sig為0.000),可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后獲得專業意愿、專業動力感、專業反思3個因子,與之前設計的維度基本相符。各因子旋轉后累計方差貢獻率為54%,這說明研究信息可較好地提取。結合前期專家對內容的論證,綜合分析研究數據具有較好的效度水平。本研究問卷條目因子載荷見表4。

表4 問卷條目因子負荷
本次調查問卷各條目分值均以3分為界,結果顯示,問卷及問卷的三個維度專業意愿、專業動力感、專業反思得分見表5,得分均呈現較高水平。
表5 調查問卷及各維度得分情況(±S)

表5 調查問卷及各維度得分情況(±S)
問卷總得(52.59±0.19)問卷維度 條目數(條) 得分專業意愿 5 20.28±0.13專業動力感 4 18.28±0.06專業反思 3 14.02±0.054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同性別、年齡、年級、有無臨床見習經歷、是否獨生子女、居住地因素對在校本科護生專業認同感沒有影響(P>0.05,無統計學意義)。
本次經Spearman相關分析顯示,在校本科護生對專業認同感與愿意馳援武漢呈正相關(r=0.683,P<0.05),父母對在校本科護生專業的支持度與在校本科護生的專業認同感呈正相關(r=0.448,P<0.05),見表6。

表6 在校本科護生專業認同感的影響因素Spearman相關分析
1.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在校本科護生專業認同感有積極的影響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在校本科護生專業認同感的影響是理性戰勝情感,有積極的意義。L1:“本次疫情對于將要踏上護理工作的護生來說不害怕肯定是不可能的,這么多的死傷,如此高的死亡率讓我也開始思考自己當初為什么選擇這個職業。但是,我看到那么多的老師和前輩們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去,還看到了大家臉上那種得到認可的成就感,很多恐懼也隨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責任感。”L3:“在這次疫情感染確診人數攀升的那幾天,看見護士們臉上被口罩勒出的傷痕,想著醫院是和病毒打交道的危險場所,有那么一刻,我真的想放棄了。不過,那種消極的心態真的是轉瞬即逝。我是當代青年,醫學事業需要一批又一批年輕有能力的青年。雖然生而不易,但活著就要活得有意義。”L4:“看到前輩們無私勇敢,敢于逆行,這讓自己也會不自覺地代入進去思考,如果自己成為護士后,是否也能做到這樣。對醫護人員身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這次戰疫,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那種家國情懷的大愛,醫者仁心。”L6:“世上工作的種類那么多,有風險的又不僅僅是護理工作,哪項工作不需要有人去做?有國才有家,疫情來襲,我們作為醫護人員,責無旁貸,必須沖往前線。這不僅是為國家,更是為了千千萬萬的小家。”
2.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校本科護生對自身的專業規劃清晰、目標明確
這些受訪的在校本科護生對自身將來的專業規劃清晰、目標非常明確。L1:“現在的我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練好各項護理操作技巧,增強自身的專業知識,以備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為社會、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L7:“我父母是支持我從事這一行業的。他們希望我本科讀完后繼續深造考研,將來從事護理工作。”
3.在校本科護生父母認同護生專業并尊重護生馳援武漢的意愿
在校本科護生父母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度在一定程度上對護生堅守護理事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L6:“父母認為我現在的能力有限,還不能馳援武漢。等到能用上的時候,他們支持我去抗疫。”L3:“我自己愿意從事護理工作,父母支持我的決定。”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護生們愿意馳援武漢,她們有著強烈的奉獻精神。L5:“前輩們舍小家為大家,自愿出征湖北去支援,我覺得每一位醫護工作者都會主動支援湖北。如果我符合條件,我也愿意。”L2:“比起在家隔離卻又幫不上忙來說,我更希望自己有能力和前輩們并肩作戰。”
疫情突現,始料未及。大疫來襲,白衣獻身。有疫,必有傷亡!群眾惶恐,人人自危。作為護理教育工作者,我們迫切需要了解疫情期間,作為護理事業后備力量的在校本科護生此時對專業認同的真實感受,以便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而當下未有適合疫情期間護生專業認同感的調查問卷,于是,我們咨詢相關專家,自行編制針對疫情的在校護生專業認同感調查問卷。經檢驗,其信效度較好。
專業社會地位的高低是影響人們趨向其選擇的重要因素,謀求高聲望的專業是多數人的選擇。本次調查問卷若各條目以3分為界,結果顯示,問卷及問卷的三個維度專業意愿、專業動力感、專業反思,均呈現較高水平。
本研究認為,本次疫情對在校本科護的影響是積極的,促進了護生的專業認同感,護生對于將要從事的護理專業前景期望值高[6]。本次參與調查的護生基本都是00后。結合質性研究的結果,她們從小的生活環境相對優越,面對突發的疫情、“逆行”的英雄,不怕犧牲的戰友,依然沒有放棄護理事業,沒有喪失職業信念。他們誓守南丁格爾誓言,堅定地選擇相對辛苦的護理工作并愿意為之奉獻。我們希望國家今后加大護理崗位的宣傳力度,讓民眾真正認識到護理工作雖平凡卻偉大,改變長期以來護理人員未能得到應有重視、社會地位偏低的社會現狀。隨著高等護理教育不斷壯大和護理水平逐年提高,我們相信護理工作會得到社會應有的認可。
人們對任何事物的態度是在后天的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它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逐漸形成或改變,也可能因一次體驗而突然地獲得或改變[7]。有研究表明,護生對自身專業認同感僅處于一般水平[8-10]。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口學資料未對護生專業認同感產生影響。護生并沒有因為疫情所帶來的恐慌和前線醫務人員的犧牲而影響其對自身專業信念的執著與堅守,反而增強了自身對專業的認同感。這也提示護理教育工作者要繼續加大對在校本科護生專業認同感的教育,引導護生進一步樹立積極的專業態度,幫助其從新的高度上,梳理和審視護理專業的價值。護生只有從心底認同、熱愛護理專業,才會切實投入感情,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專業認同感,今后才能更好地學習、工作和服務社會。
一般情況父母對護理工作的態度必然受到社會態度的影響[11]。本研究調查問卷分析結果顯示,在校本科護生父母在護生專業認同感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父母的支持、鼓勵和護生自身對護理事業的向往是對護理專業認同的最直接證明。與17年前的SARS相比,權威媒體在本次疫情期間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并且大篇幅地報道了醫護人員的舍身抗疫的英勇行為,讓民眾了解到醫務人員的勇敢奉獻、醫務工作的辛苦和危險。每個中國人從小就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對醫務人員大無畏的精神油然而生。正因為感同身受,父母對護生給予了有力的支持。結合本次質性訪談的結果,護生們表示如果自己有臨床能力,面對本次疫情,一定會去馳援武漢。有國家、社會、家庭作為護生堅實的后盾,護理事業可期。
護理學是一級學科,有獨立的理論體系。護生愿意堅守護理事業是對自身專業的高度認可。個人價值只有在其所愿意為之奮斗的事業中才能獲得體現[12]。護生只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才能做好本職工作,服務社會。本研究訪談的7名護生和調查問卷97.5%的護生認為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欠缺,計劃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地努力。可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校本科護生對自身專業規劃清晰、目標明確。
首先,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對護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使其正確、理性地理解護理專業的工作性質和范疇。這將有利于護生認識護理專業的社會意義、社會價值以及社會對護理人才的特殊要求,為其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13]。其次,教師在授課的同時,應根據護理行業特點加以分析,在護生專業自豪感教育上多下功夫,讓護生認知明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專業內行使主權。這既關系到護生未來的素質及專業發展,還會影響護理隊伍的穩定[14]。最后,高校要加強在校本科護生情感教育,使護生產生崇高的職業使命感,為解除患者之病痛而努力進取,克服困難,堅守護理事業,熱愛護理事業,并愿意為護理事業奉獻一生。
由于疫情原因,本研究只對廣西地區內唯一一所獨立學院護理系在校本科護生專業認同感進行調查研究。樣本有一定的局限性。下一步,我們將加大樣本量,從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入手,探討專業態度及職業道德觀念與專業認同感之間的關系,為提高本科護生專業認同感,穩定其專業思想盡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