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北京燕化醫院職業病科,北京 102500
重度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比較常見的兩種呼吸系統炎性疾病,近幾年,隨著環境污染和老齡化的加重,導致兩者的患者占比越來越高[1]。 老年患者中支氣管哮喘合并COPD 較為常見,肺功能呈進行性衰退且病情容易反復, 不僅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 生活質量,嚴重時會導致肺功能衰竭,相較于單獨的重度支氣管哮喘或COPD 其危害性更加明顯[2]。 針對支氣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臨床中多給予氧療、控制氣道炎癥、吸入激素、舒張支氣管等方法治療[3]。 沙美特羅替卡松是糖皮質類激素和β 受體激動劑的復合劑,而噻托溴銨是高選擇性、長效的一種M3 受體阻滯劑,兩種均為常用的治療COPD 的藥物,但在支氣管哮喘合并COPD 中研究較少[4]。 該研究選取2020 年7 月—2021 年7 月于該院治療的重度支氣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56 例為研究對象, 分析噻托溴銨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重度支氣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56例為研究對象,該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隨機分為兩組。 對照組 28 例,病程 2~11 年,平均(6.83±1.58)年;年齡 51~79 歲,平均(63.41±3.23)歲;女 11 例,男 17 例。研究組 28 例,病程 2~11 年,平均(6.99±1.45)年;年齡 51~79歲,平均(63.15±3.24)歲;女 13 例,男 15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確診為重度支氣管哮喘合并COPD 者;簽訂知情同意書;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意識清晰。 排除標準:重要器官存在功能障礙者;所用藥物有禁忌者;合并肺栓塞或肺癌等肺部疾病者;研究前3 個月應用過糖皮質類激素藥物者。
均給予兩組患者解痙平喘、營養支持、止咳祛痰、吸氧、抗感染等常規治療。 對照組應用沙美特羅替卡松(國藥準字 H20150325)治療,2 次/d,1 吸/次。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噻托溴銨(國藥準字H20090276)治療,等同于對照組的治療方法,吸入噻托溴銨,1 次/d,1 吸/次,每天相同的時間吸入。
兩組均治療14 d。
①觀察兩組治療效果。顯效:治療3 d 后患者的氣促、憋喘癥狀改善明顯,且1 周內沒有出現哮喘癥狀,肺功能改善明顯,聽診未見哮鳴音;有效:治療5 d 后患者的癥狀和肺功能有所改善, 肺部哮鳴音較治療前明顯減少;無效:癥狀和肺功能均未改善或明顯加重。
②觀察兩組肺功能水平, 其中肺功能指標包含最大呼氣中段流速(MMEF)、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最大呼氣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占所有呼氣量的比例(FEV1/FVC);急性加重發作次數、急性加重發作間隔時間;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GQOL-74)量表,4 個維度,各100 分,評分高即生活質量好。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或率(%)表示,比較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比對照組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研究組治療后 MMEF、FEV1、PEF、FEV1/FVC 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水平對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水平對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注:組內比較,aP<0.05;組間比較,bP<0.05
組別 時間MMEF(L/s)FEV1(L)PEF(L/s) FEV1/FVC(%)對照組(n=28)研究組(n=28)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0.30±0.10(0.41±0.12)a 0.28±0.08(0.49±0.13)ab 1.10±0.08(1.45±0.17)a 1.08±0.10(1.72±0.19)ab 1.07±0.45(1.35±0.43)a 1.04±0.40(1.55±0.51)ab 39.18±4.76(52.26±7.33)a 38.62±5.02(63.14±6.21)ab
研究組治療后急性加重發作次數比對照組少,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急性加重發作間隔時間均比對照組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急性加重發作情況對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acute exacerb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表3 兩組患者急性加重發作情況對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acute exacerb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組別 發作次數(次/年)治療前 治療后發作間隔時間(d)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28)研究組(n=28)t 值P 值20.17±2.17 20.62±2.34 0.746 0.458 10.26±1.26 3.28±1.11 21.995<0.05 15.82±5.29 15.38±4.67 0.329 0.742 42.81±6.61 68.41±8.82 12.290<0.05
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均比對照組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4。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oints]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oint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0.05
組別 時間 物質生活 社會功能 心理功能 軀體功能對照組(n=28)研究組(n=28)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73.71±2.17 76.16±2.51 72.49±2.51(79.71±3.81)*71.52±2.83 75.91±3.16 71.84±2.61(78.90±3.76)*72.18±2.51 76.16±2.78 72.49±2.34(81.67±3.39)*74.19±2.61 77.73±2.61 73.94±2.48(80.81±3.16)*
支氣管哮喘和COPD 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較于單純的支氣管哮喘或COPD,其發作的頻率更高,且預后更差[6]。 支氣管哮喘合并COPD 為氣道炎癥反應疾病,疾病起病慢且初期癥狀并不明顯, 在病情不斷進展下患者會出現刺激性干咳、氣促、胸悶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 支氣管阻塞可逆,但是COPD 阻塞后不可逆[6]。 疾病發作后病程較長,而且具有復發性,導致患者長時間遭受疾病的折磨。 相比于輕中度哮喘,重度支氣管哮喘的病理生理學特征存在明顯差異, 患者主要表現為肺內以肥大細胞及嗜酸粒細胞浸潤,在疾病治療中,抗炎與舒張支氣管為治療的重點[7]。 治療COPD 的根本方法就是舒張支氣管, 可以單獨給予此類患者長效的支氣管舒張劑; 針對哮喘患者治療的主要手段就是控制氣道炎癥,可以給予吸入性激素。 哮喘反復發作會加速支氣管重構,是支氣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的預后惡化,因此治療時用以控制患者的哮喘為主[8]。
沙美特羅替卡松是一種復方制劑, 包含丙酸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羅兩種成分, 沙美特羅是新型的一種選擇性長效的β2受體激動劑,可以激活氣道中的腺苷酸環化酶,達到擴張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9]。 另外其對中性粒細胞的活化有抑制作用,可以降低炎性因子的釋放,具有抗炎的效果。 丙酸氟替卡松是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在炎性反應的多個環節中均可參與,具有明顯的抗過敏、抗炎作用,兩種成分聯合應用具有協同作用[10]。
噻托溴銨是一種長效的抗膽堿類藥物,有研究指出,相較于短效的膽堿藥物異丙托溴銨,噻托溴銨治療COPD的療效更優,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病情和肺功能,安全性高,且不良反應少[11]。
該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92.86%, 治療后MMEF (0.49±0.13)L/s,FEV1 (1.72±0.19)L、PEF (1.55±0.51)L/s,FEV1/FVC (63.14±6.21)%, 均比對照組高 (P<0.05);研究組治療后急性加重發作次數(3.28±1.11)次/年,比對照組少 (P<0.05), 急性加重發作間隔時間 (68.41±8.82)d, 比對照組長 (P<0.05); 研究組治療后物質生活(79.71±3.81) 分, 社會功能 (78.90±3.76) 分, 心理功能(81.67±3.39)分,軀體功能(80.81±3.16)分,各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表明聯合應用沙美特羅替卡松+噻托溴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治療效果,減少疾病發作,提高生活質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有研究對重度支氣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臨床治療展開研究,對照組給予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研究組聯合應用噻托溴銨,結果表 明 治 療 有 效 率 為 94.17%,FEV1 (1.68±0.21)L、PEF(1.46±0.57)L/s,FEV1/FVC(62.20±6.18)%,均優于對照組。分析原因是:沙美特羅替卡松是一種復合制劑,不僅可以持久舒張支氣管, 還可以控制炎癥介質的釋放和氣道高反應性,同時能明顯抑制基底膜增厚、炎性細胞滲出以及上皮細胞增生,減輕患者的氣道炎癥反應[12-14]。 有學者認為,大劑量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能使氣道阻力有效降低,而且會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凋亡, 有效增加呼吸道黏膜上β1受體數量,進而對黏液分泌起到抑制作用,使其阻力減小,進而促進通氣功能的改善,最終使哮喘得以緩解[15-17]。噻托溴銨是抗膽堿能藥物,具有較高選擇性,可提高機體中M1 和M3 受體選擇性,延長作用時間,有利于中央支氣管的擴張,而且促進肺功能的改善,而且能有效減少患者發作頻率,在避免瞳孔散大、唾液分泌減少等不良反應的基礎上對支氣管痙攣有抑制作用, 同時可以改善肺功能[18]。 有研究表明,重度支氣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治療中,糖皮質激素與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協同作用較好,能促進支氣管阻塞癥狀的緩解, 對該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19]。 有研究表明,沙美特羅替卡松對糖皮質激素受體向細胞核內轉移有效增加,而且放大糖皮質激素生物學功效,而且在實際應用中發現, 糖皮質激素有利于呼吸道黏膜β2受體的數量的增加,并且對受體功能下調起到抑制作用,能發揮協同作用,是重度支氣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治療的理想藥物[20-21]。 在重度支氣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治療中,可將以上藥物聯合應用,發揮協同作用,顯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綜上所述,重度支氣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相較于單獨應用沙美特羅替卡松,聯合應用噻托溴銨+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效果更佳,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減少疾病發作,提高治療效果,生活質量好,對患者的康復有利,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