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嬋,陳衛梅
吳川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婦產科,廣東湛江 524500
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又稱宮頸異型增生,是指宮頸表面細胞異常生長,有可能導致宮頸癌的發生。CIN最常見于宮頸鱗狀上皮與宮頸管柱狀上皮之間的過渡區,即宮頸鱗狀上皮與宮頸上皮的交界處人乳頭狀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CIN發生的必要條件,但并不是所有感染者都會發生宮頸癌[1-2]。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持續超過一年或兩年的人有更高的風險發展更高級別的CIN。宮頸上皮內瘤變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包括宮頸不典型增生和宮頸原位癌,反映了宮頸癌發生中連續發展的過程。按其病變范圍及程度可分為CINⅠ~Ⅲ級[3-5]。目前,對于CINⅡ~Ⅲ級患者大多推薦手術治療,能阻斷進一步發展至宮頸癌的可能。但對于年輕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手術切除范圍及深度可能對患者生育能力有一定影響,為此,該研究便利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該院收治確診的80例子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Ⅱ~Ⅲ級并擬行宮頸環切術的未孕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便利選取該院確診的子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Ⅱ~Ⅲ級并擬行宮頸環切術的未孕者80例為研究對象。術后根據術中切割深度分為兩組,觀察組切割深度≥15 mm,對照組<15 mm。觀察組年齡18~32歲,平均(27.4±3.5歲);對照組年齡19~34歲,平均(26.8±5.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兩組患者行宮頸環切術前均經細胞學、陰道鏡檢查與活檢組織病理檢查確診為子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Ⅱ~Ⅲ級,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該研究經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討論通過,同意實施該臨床研究。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采用美國WALLACH公司生產的高頻電波刀。輸出功率50 W,電圈尺寸根據病變范圍決定,球形電極止血。
先用直徑20 mm的環型電極切除宮頸組織,深約5~10 mm。包括周圍正常組織3~4 mm,改用直徑10 mm環型或方型電極切除頸管組織,深約4~15 mm,創面基底部電凝止血。切出組織標記定位,8~12象限取材行切片病理檢查。觀察組切割深度≥15 mm,對照組<15 mm。術后第1個月每周隨訪1次,觀察陰道分泌物、陰道出血、及子宮頸修復等情況。術后第1年每4個月行細胞學及陰道鏡檢查1次,術后第2年改為每半年行陰道鏡及細胞學檢查1次。以后每年常規復查。
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兩組患者懷孕例數及懷孕時間,同時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表達方式為(±s),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術后隨訪3年,觀察組成功妊娠28例,妊娠率為70.0%,對照組成功妊娠31例,妊娠率為77.5%,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妊娠率比較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方面,胎兒病死率、剖腹產率、妊娠時間、新生兒體質量及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比較
術后隨訪3年,對照組復發6例,觀察組復發0例,對照組術后復發風險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05,P<0.05)。
該研究采用前瞻性臨床對照研究的方法,比較了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行LEEP刀宮頸環切術深度對妊娠率及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成功妊娠28例,妊娠率為70.0%,對照組成功妊娠31例,妊娠率為77.5%,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切割深度對患者妊娠率無明顯影響。同時研究還認為,不同切割深度對兩組孕婦妊娠結局方面包括胎兒病死率、剖腹產率、妊娠時間、新生兒體質量及Apgar評分等也無明顯影響。術后復發風險方面,觀察組切割深度≥15 mm患者術后無復發病例。對照組復發6例,觀察組復發0例,對照組術后復發風險高于觀察組(P<0.05),這與汪裕等[6]學者在相關研究中得出,患者擬行宮頸環切術時切割深度≥15 mm后的復發率為0.0%,與該文所得結果一致。
隨著子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患者數量及年輕化趨勢的增加,有生育要求者比例也逐漸增加,目前對于該類患者,為保留生育能力多采用子宮頸錐形切除術。子宮頸錐形切除術方法較多,目前最常用的子宮頸環狀電切術[7-9]。該手術采用高頻無線電刀通過LOOP金屬絲傳導高頻交流電,迅速加熱細胞內水分形成蒸汽液快速切割組織,而不影響切口邊緣組織的病理學檢查的一種手術[10-12]。該術式是否會增加后期妊娠導致不孕的發生率和妊娠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一直存在爭議。子宮頸電圈環切術后子宮頸可能發生生理改變,影響精子通過而引起不孕;子宮頸電圈環切術后出血及排液過久,可能引起上行感染,亦可造成不孕[13]。子宮頸大部組織切除,可能影響宮頸的機能,增加子宮頸內口松弛引起流產、早產、胎膜早破發生率[14-16]。
綜上所述,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行LEEP刀宮頸環切術深度對妊娠率及妊娠結局無明顯影響,但切割深度≥15 mm可顯著降低術后復發風險。但研究納入患者例數相對較少,統計學效能不高,需要有條件的情況下進行多中心前瞻性臨床研究,進一步明確切割深度對妊娠結局和復發風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