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宗瑞
【關鍵詞】問題式教學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初中語文教學是初中各個學科教學中較為重要的一科,關系著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以及學生語文相關素養的培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尤其重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結合課文和需要閱讀的篇目,利用各種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但是就目前來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依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解決,如沒有適當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問題式教學法相對于初中語文課堂而言是一種新奇的教學模式。教師如果能對其加以充分利用,初中語文課堂必將得到一定的改善,而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也將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時,問題式教學法可以為學生打開一扇門,讓學生更清晰地看到語文閱讀的步驟和方向,進而擺脫迷茫,愛上閱讀。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主導權過大
在新課改的引導下,學生在各個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逐步得到加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開始遵循改革方向,順應改革大趨勢,將學習的支配權和掌控權逐步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的確,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對自己的學習有更強的掌控力和掌控欲望,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中來。但是,凡事有利亦有弊。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加強,其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在語文課堂上,學生由于其主體地位,導致其主導權過大,教師對學生的管制能力和權威性都大大減少,教師無法對學生產生足夠大的影響,因為學生會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教師的意見可以選擇不聽。這種情況下,問題式教學法很容易讓學生想起曾經被教師強迫回答問題的情景,容易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讓學生拒絕回答或思考相關問題。但問題式教學同傳統意義上的提問又有所不同,它對于學生的自主思考要求更高。因此,教師要想辦法解決這一困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思考中來。
(二)學生閱讀的任務重
相較于課本上的課文,學生大多會更青睞于閱讀小說等作品。但是,課本上的課文都是經過編撰課文的專家層層篩選出來的精品,在時間的考驗下依舊讀起來振聾發聵,這足以證明他們是時代遺留下來的明珠。既然是佳作,學生若用心去讀、去感受,必然能明白其中的美妙之處。但事實上,當今學生在進行語文相關學習時壓力實在過大。初中語文對學生的課文學習要求不僅僅局限于閱讀課文,同時也包括文中生僻詞句的理解、個別語段的理解、各種表現手法等具體的學習。對學生而言,整篇課文需要學的東西太多,這就對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學習壓力。學習負擔過重的情況下,學生很難以一個平和的心態來面對閱讀,也就更難真正地讀懂課文、讀進課文。因此,教師應努力解決學生學習壓力過重的問題,讓學生能真正回歸閱讀本身,通過問題式教學讓學生自主設置問題,揣著疑問去閱讀,進而更好地完成課文閱讀。只要對課文有充分的理解,加上正確有效的閱讀方法,相信學生就能更好地感受到這些文章的精妙之處。
二、問題式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提出相關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需要經過長期經年累月的大量閱讀,唯有如此,學生的閱讀習慣才能真正培養起來。而問題式教學法的關鍵在于問題,學生本身或許很難就一段文本或一篇文章提出真正有意義的問題。這時就需要教師從旁協助,去提出相關問題,而后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重點思考,帶著問題去閱讀,進而更好地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以往的自由閱讀,學生大多毫無目的地進行相關閱讀,最多只是了解了文章大意和部分相關的表現手法等知識,就文章本身最重要的部分或許并不會深加思考。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教師所提的問題便是為學生指引的方向,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處在一種迷茫的狀態,但帶著教師提的問題,便能有針對性地進行相應的思考和探索發現,進而了解更多平時日常閱讀所注意不到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對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而言十分重要。只有真正掌握了這些細節部分的閱讀,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真正得到進步。同時,教師積極提出問題,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因材施教,分層提問
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明白,初中生群體中學生之間的分層和差異性是遠超于想象的。學生和學生之間有著極大的不同,在進行語文閱讀時,對文章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也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帶著相同的問題去閱讀,有些學生可能會因為無法理解問題而導致在閱讀時更加茫然,更加不知所措。這時教師的提問反而給學生形成了反方向的效果,給學生無形之中帶來了學習上的壓力,讓學生對閱讀更加恐懼。此時此刻,分層教學便是問題式教學的“好伙伴”。教師可以根據之前對班上學生的了解和學生之間的閱讀能力差距,將班上的學生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高級組、一類是中級組、一類是低級組。而后,教師在后續的問題式教學中可以再對不同組別的學生提出不同難度的問題,讓學生保持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即使是閱讀能力差的學生,也能更好地進行主動閱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也能更好地代入相應的問題,將閱讀任務圓滿完成。
(三)學會“留白”,激發學生求知欲
教師對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方法固然好,但教師要靈活地把握這個程度。倘若教師過分地對學生提出問題,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過度地掌控,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便會對教師產生過分依賴,一旦脫離了教師的指導,學生便無法進行有效的閱讀,無法自行探究出新的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法。因此,教師在采用問題式教學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應當適當地進行“留白”,讓學生能在明確閱讀方向的基礎上具有一定的發揮的空間,能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會自主閱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在學生閱讀中求知欲是最強動力,教師應當想方設法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獲得真真實實的知識增長。這種獲得感會讓學生產生愉悅的心態,逐漸變得對閱讀不再抗拒,久而久之,學生甚至會愛上閱讀。除此之外,留白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首先,教師可以對問題答案留白,在學生閱讀開始前給出相應的問題,先不公布答案,讓學生在文章中去尋找正確答案。然后,在學生閱讀后對學生展開提問,讓學生表達出自己對該問題的看法,最后公布答案,對各個回答問題的學生予以褒獎;或者教師可以選擇直接不公布答案,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得出自己獨有的個性化的結論。
三、結語
雖然初中語文教學相較于小學更加復雜,但同高中、大學等更高層次的學習相比,雖然困難,但仍有方法可循。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對學生采用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極為重要。問題式教學法有助于學生思考,能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具體的方向,繼而對所閱讀的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因此,教師應廣泛使用問題式教學法,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