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玲

【關鍵詞】幼兒教學;親子互動;閱讀能力;理解能力
在幼兒親子活動中,家長、教師都需要積極應對,才能產生積極的效果,才能讓幼兒親子活動具有有效性,具有實際的意義,對幼兒的成長發育起到促進作用,那么幼兒教育的真實意圖就能得到實現。有效地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能夠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地成長。
一、親子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由于幼兒沒有識記下大量的文字,無法達到閱讀的最佳效果,因此,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一般都是圖文并茂,以圖為主,以文字為輔。這樣編排的意圖是引導幼兒觀察圖中的內容,理解文字所要表述的內容。幼兒閱讀這類圖書的時候,一般和大人的閱讀剛好相反,他們是以圖來帶動文字的學習,而不是以文字的講述來理解圖中所包含的內容。因此,我們要利用幼兒這種讀圖能力大于識字能力的優點,引導幼兒科學地觀察圖中所蘊含的內容,從而達到閱讀的效果。在親子閱讀互動活動中,對于一些畫面內容十分豐富的圖書,家長可以利用生動的故事情節、豐富的人物形象,訓練幼兒的讀書能力。在具體訓練的時候,家長不要先急于講述圖中所描述的內容,而要先引導幼兒觀察書中的圖畫,要告訴幼兒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有什么人、在干什么事。等到幼兒把這四點內容全部觀察清楚后,再進一步引導幼兒回答問題:圖書中的人做的事好不好,有沒有我們值得表揚的地方、值得學習的地方,這是讀書最主要的部分。要讀懂書的思想內涵,不能僅僅停留于故事情節中,或者是表面文字所闡述的內容中。這樣既能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又能培養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為他們將來的寫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講一講、問一問,培養幼兒的提問能力
在親子互動閱讀活動中,一般的情況下父母先讓幼兒觀察圖中的內容,當幼兒對圖書的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感性認識后再對他們進行提問講解。父母作為講述的人,一定要注意不能照本宣科,或者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講述內容,不能不顧幼兒的接受能力;在講述故事時,說話的語氣一定要符合幼兒的性格特點,同時要注意語調的變化,讓講述的故事更生動、有趣。適當的時候還要配合一些肢體語言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把他們帶入圖書所描述的內容中,讓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故事情節所帶來的愉悅感,感受故事內容所帶來的幸福感,從而達到閱讀的目的。
在這里我們要強調父母和幼兒應圍繞圖書的內容進行對話交流。父母在講述內容的時候要根據圖書的內容適當地進行提問,讓幼兒的思想進入圖書內容中、進入故事所闡述的內容中來。每個人的理解能力是有區別的,對于同一個故事情節,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理解。對于一些理解能力欠佳的幼兒來說,家長應適當地提供一些簡單的問題,以幫助幼兒理解圖書內容。比如提問“剛才講的這個故事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能不能把它再講述一遍?”對于一些人理解能力強的幼兒來說,提問的時候適當地增加一點難度。如閱讀《弟弟的小背心》時,家長可借助故事情節內容,進行延伸性的提問:“小老鼠弟弟的背心還能變成哪些東西?”幼兒就能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自己心目當中的生活內容。這樣就能達到教育幼兒、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提問題能力的目的。
三、讀一讀、品一品,培養幼兒的理解能力
親子互動活動閱讀中,看上去父母是主角,幼兒是配角,其實幼兒才是主角,父母才是真正的配角。為了讓幼兒成為故事的主角,教師應讓幼兒走進故事中,真正理解圖書所要闡述的內容。當父母是朗讀者、幼兒是聽眾時,家長應讓幼兒聽了故事后把所想到的說出來,這才是我們應達到的最終目的。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家長會領著幼兒去閱讀,去朗讀圖書內容。朗讀的時候,首先應要求幼兒用普通話來朗讀,且朗讀做到字正腔圓、吐字清晰,進一步要求幼兒根據故事情節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幼兒把圖書朗讀熟了,那么家長就引導幼兒一起來作品進行品一品,找一找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是哪一句?為什么喜歡它?說一說對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這樣就在讀一讀、品一品中讓幼兒有意無意地走進了圖書所描述的內容中,讓幼兒真正成了閱讀的主角,提高了幼兒對圖書的感受、欣賞和品味能力。
四、試一試、演一演,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
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側重于文字內容,有的則側重于藝術表現形式。在富有藝術性的圖書閱讀中,適當的時候家長則要引導幼兒來演一演。比如說在閱讀《神奇的色彩》系列讀物時,有關三原色兩兩調和后的色彩變化,家長就要讓幼兒親自動手試一試,兩種三原色調和在一起以后所起的變化,從而使幼兒在具體的涂畫中更好地理解色彩的趣味性。有些圖書的內容故事性非常的強,比如《小螃蟹找工作》,講述的是小螃蟹在多次的失敗以后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能力的工作,如果家長能引導幼兒來表演一番小螃蟹找工作的過程,那么能加深幼兒對故事情節內容的理解,從而培養幼兒的表演能力,更培養了幼兒對圖書內容的表達能力。
五、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長期的堅持,才能有所成就。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幼兒保持閱讀的最好保證。在親子活動當中,需要對幼兒的一些閱讀習慣進行糾正,比如說正確的閱讀姿勢,可以有效防止眼睛的近視;保持安靜的閱讀環境,可以有效地提高閱讀效率;聚精會神地去閱讀,可以完整地理解故事內容。還比如取放書籍要有順序,翻閱書頁要有正確的方法,這樣就能很好地保護書籍不受損壞,這些很小的細節習慣,都需要在親子活動中一一培養。幼兒園每學期根據教學計劃開展一次讀書習慣的比賽活動,讓家長全程陪同,在家長的協助下完成閱讀比賽活動。從有序的取放書本到故事內容的理解,每一個環節都進行量化評分,從而約束幼兒“有規矩”地去閱讀書籍,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
六、結語
總之,幼兒園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能夠讓幼兒愛上閱讀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樹立起來了,幼兒就能夠自覺地去閱讀,自覺地遵守閱讀的“規則”,在閱讀的過程中,自覺地關注故事里的人物情節,能夠復述故事的主要內容,能夠發表自己的見解主張,為他們以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