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笑天
摘 要: 在現如今的大學英語學習中,存在學生對其英語水平不自信、語言輸出有障礙、聽力和口語的水平低下等問題。通過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是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的一條必要的、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 大學英語 閱讀能力 教學質量
—、大學英語課堂現狀
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其國際地位越來越高,如何學好英語走向世界成了很多學生關心的一個問題。然而現在的大學英語課堂中,往往出現課堂教學效率普遍低下的問題,即老師在課堂上主講,希望學生掌握全部知識要點,然而講臺下,學生只是默默地記筆記,對于教師設計的提問和教學活動環節,學生表現出想參與又不敢參與的一種矛盾心理,課堂最終變成教師自問自答的一種單一模式。歸根結底,就是學生對其英語水平極度不自信,語言輸出有障礙,長此以往,學生心理陷入惡性循環,對英語學習越來越不自卑,語言輸出就成了最大的問題。這與我們當初學習語言的目的背道而馳,學習效果可想而知。究其原因,就是長期受傳統英語應試教學的影響,學生只知埋頭苦讀,在英語語法和詞匯上達到一定的水平,忽視英語作為語言工具最重要的作用即交流,聽力和口語的水平低下。
二、問題的解決途徑
要發揮語言的交流作用,我們必須提高聽力和口語水平,而朗讀是提高語言輸出能力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徑。筆者對英語教學班的50名學生進行了觀察,凡是課前經常對英語課文進行朗讀的學生,課上也會積極大膽地參與老師的各項英語活動,而且在活動中所運用的表達是比較地道精準的,學生會呈現出巨大的成就感。反之,對于不經常運用朗讀訓練的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得不盡如人意,不會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即使參與,也是磕磕碰碰,表達的語言是不地道的中式英語,長此以往,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距日益明顯,兩極分化嚴重,不利于大學英語課堂活動的開展。所以,有經驗的教師總會鼓勵、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使他們通過朗讀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三、朗讀在英語學習中的積極作用
1.朗讀能夠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朗讀是以英語課文作為語言材料進行訓練的,是在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材料讀熟了,各種表達自然而然就儲存在大腦里,碰到適當的情景,自然而然就運用出來,在此情景中運用的表達記憶是比較深刻的。朗讀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的知識印象,朗讀越多,對朗讀材料就會越熟練、越流利,也能使學生對朗讀材料的內容、語法結構、詞組、寫作手法等有進一步的理解和體會。朗讀能使學生體會和享受語言帶來的美感,培養英語語感,從而說一口標準地道的英語。
2.朗讀有利于掌握地道的語音、語調
學生必須通過聽、看大量的英語原文資料來獲得地道的語言、語調。而朗讀就是一個在聽、看的基礎上通過模仿輸出大量語言材料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習者會通過不斷地模仿不斷地糾正自己的單詞的讀音,調整語速,掌握課文的連讀、語句的停頓及重音等一系列的朗讀技巧。久而久之,就會達到自然流暢的目的,為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3.朗讀能大大增強英語學習者的自信心
很多學生不敢交流,就是礙于自己不標準的英語口語。如果通過朗讀形成流利的英語口語,將會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感,并獲得成就感,這將會大大提高學習者得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增強學習者的自信心。由以前的不敢、不善于表達變成了自己自主地去尋求交流機會,心理上也對英語學習不再有畏學、厭學的心理,發現學習英語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艱難,英語口語并非需要閱讀里面那么大的詞匯量。這樣英語學習者的動機會更強烈,從此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4.朗讀有助于學習聽力的提高
在英語考試中,聽力是大多數學生懼怕的一個環節,英語聽力失分較多。究其原因,聽力涉及面廣、語速較快,學生很難在短時間里掌握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從而做出真確的判斷。朗讀是提高聽力實效的有效途徑之一。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啞巴英語,即使讀也是憑著感覺拼讀單詞,結果發現與音頻發音有著太大的差距,最后直接就造成聽不懂、得分低的狀況。所以我們平時要進行大量的朗讀,及時糾正語音的錯誤,這樣語音重現的時候,能夠迅速有效地捕捉關鍵信息,做出合理正確的判斷。
5.朗讀能夠幫助教師評估學生閱讀理解的評估
往往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熟悉程度可以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朗讀越熟練,就說明對文章理解越透徹,如果朗讀不夠流暢,說明學生對閱讀材料是沒有充分掌握的。所以在教學中,老師可以從學生朗讀的語音、語調、停頓等各種向外傳達的信息判斷學生掌握材料的熟悉程度,通過朗讀評估學生對閱讀理解的熟知程度,從而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四、朗讀的教學步驟
學生在朗讀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選好題材。為了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朗讀興趣,在選材方面不應限制文章題材,加大自由度;在此基礎上,我們還需分析充分了解文章的大意,把握文體的風格、句子結構及朗讀所需要采取的語音措施。
1.泛讀或領讀
很多學生都有害羞、不自信的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全班學生一起泛讀。泛讀訓練要求比較高,最好是由錄音機或者是多媒體音頻承擔朗讀任務,這樣學生可以受到最地道純正的語音訓練,教師要控制播放節奏,然后對泛讀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點評和糾正。
2.輪讀
朗讀的方式應該是多元化的,如長時間采取一種朗讀方式,學生會失去新鮮感,然后直接導致朗讀的興趣、效率降低。為了防止此類現象,我們可以適當采取輪讀方式,在教師的安排下,學生按照座位或者名單的順序對朗讀材料進行一句或兩句,甚至是一段的朗讀。在朗讀后,教師及時糾正語音語調。
3.精彩句子朗讀
對于一些名人名言或精彩的散文句子,可以要求學生進行摘抄,每天定時朗讀。久而久之,這些精彩的句子就會印刻在朗讀者的大腦里,對寫作、對閱讀都有莫大的幫助。
4.對話朗讀
在對話朗讀中,會涉及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人物特點、不同的語氣,這就給朗讀者創造一個多遠的訓練,學生根據不同的人物模仿不同的語氣,對朗讀技巧的提高大有幫助。
5.師生齊聲朗讀
齊聲朗讀是學生獨立進行朗讀的自我實踐過程,它便于教師檢查和發現學生朗讀中的問題,有利于集中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增加學生朗讀的機會。由老師精讀段落,進行齊聲朗讀,老師的朗讀聲音應該起到中流砥柱的支撐作用。
6.開展組與組之間的比賽
以組為單位,往往會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這樣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對全部進行朗讀分組,五六個人為一組,采取“一幫一”朗讀法。小組里面既要有基礎好的學生,又要有基礎薄弱的學生,確定統一目標,互幫互助,互相監督,共同提高。在此基礎上,與別的朗讀小組進行比賽,通過比賽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改進,共同進步。
7.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各種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對學生的心理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當朗讀比賽活動成為英語學習生活的一部分時,學生就會表現出對朗讀的極大興趣,在朗讀比賽中獲獎的,會更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班級中設立“英語朗讀明星”、“每周朗讀一星”等,評選出的“英語朗讀明星”,將照片帖在英語角里。這樣一年下來,學生對英語的朗讀有了獨特的興趣,朗讀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綜上所述,我認為大學英語教學應注重朗讀教學,盡量避免教學中的兩極分化現象。科學地整合教材,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真正做到如新課標所要求的那樣: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