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維芳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初中英語;課堂管理
我國現階段的各學校大多所采用的終結性的評價方式是受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即在學期末采用考試的方式對學生某階段的學習水平進行評價。這種方式不但不能幫助教師全面了解到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與水平,同時還打擊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而形成性評價所帶來的積極作用逐漸引起初中英語教師的重視,其評價方式可以使教師更客觀、全面地了解學生,以使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夠得到提升。
一、形成性評價概述
形成性評價作為一種較為全新的評價手段和學習形式,是對學生日常課堂表現和學習態度等方面科學地進行評價的過程。該評價要求在操作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持續性的監控,根據其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教育活動進行適時調整,以期從根本上實現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其最大的優勢在于該評價方式具有完整性與發展性的特點。其中完整性指的是要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方位的監管來實現評價過程的完整性,同時亦能為教育評價的效果提供重要的保障。而其中的發展性是指,要在保障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實現學生學習潛能的全面開發,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英語學科的學習,進而使其英語學科的素養能夠實現逐步提高。教師只有正確把握形成性評價中的完整性與發展性,才能使學生英語學科的學習潛能被激發出來。對此,教師在對學生使用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要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制定出相對應的教學評價準則,從而使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課堂管理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二、初中英語課堂管理中應用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增強學生對初中英語的學習動機
形成性評價相較于終結性評價,更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行為方式,其采用學生互評或自評的方式。教師在傳統的終結性教育評價過程中占據著主導的重要地位,但在形成性評價中是由學生掌握英語課堂的主導權,在此評價過程中學生會將注意力關注到自身的學習過程中,并感受到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樂趣,進而提高自身英語學習的動機。
(二)有助于切實關注學生初中英語學習水平的發展
過去傳統的終結性教育評價,借助一次考試成績就決定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是不夠客觀的。因此,進行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觀察,包括學生的認知能力、英語學習的態度和方法等,根據觀察結果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綜合性的評價,能促進學生學習的個性化發展。
(三)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在對進行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學生作為參與評價的主體,在學習和評價的過程中也會發現自身的問題所在。此外,通過參與各項課堂活動來展示自我的才能,學生能在活動參與中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在收獲中不斷提升自身對初中英語學習的自信心,進而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初中英語課堂管理中應用形成性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對形成性評價的認知存在偏差
經調查研究表明,有些教師并不能正確地認識形成性評價的內涵,對其理解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形成性評價的開展在浪費時間的同時還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不到任何的幫助,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也起不到長期激發的作用。甚至還有部分教師誤認為形成性評價等同于檔案袋評價。由此可見,很多教師對形成性評價并未形成相應的正確認識,繼而導致學生對其評價方式感到陌生,致使其無法與教師合力,共同形成良好的形成性評價。
(二)教師對學生形成性評價的內容不夠全面
很多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內容僅僅圍繞其單詞發音以及詞匯與語法的掌握所展開的,對其英語學習的態度、習慣與跨文化意識等方面的評價幾乎很少或并沒有涉及。例如,在講授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停留在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逐句翻譯,使學生掌握課文大意,但是忽視了課文中所包含的文化習慣、閱讀技巧和英語學習情感的評價,從而存在教師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的內容不夠全面的問題。
(三)教師對學生形成性評價的反饋不夠合理
評價反饋作為形成性評價的關鍵,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教師的口頭與書面評價反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教師的口頭與書面評價反饋往往只有“Good”“Better”等,甚至有些教師并沒有口頭反饋,在書面反饋上也只有一個日期,從而使學生不能及時知道自身在英語學習過程存在的優勢與困難,且教師的點評往往只著眼于對其語言知識,對其在英語課堂的學習表現等并不給予相應的點評。
四、初中英語課堂管理中應用形成性評價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教師自身的評價素養不高
多數英語教師都未對形成性評價進行過較為系統的學習和了解,致使對學生實施形成性評價的具體措施與國家教育部門所提出的具體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不能將形成性評價熟練地掌握并應用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此外,受自我更新與專業發展意識缺乏的影響,教師不能根據相關的規定和現實需要來及時進行先進評價理論的學習。
(二)教師的教學理念還較為陳舊
某些初中英語教師仍存在學生是接受知識的重要個體,而教師是課堂評價的主人的觀點,從而致使對學生的評價也往往是以教師作為主體的。教師在英語課堂中過多的講解,導致其無法有效開展相對豐富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不能充分提高。此外,教師將教學任務的關注點仍舊放在對學生基礎英語知識的掌握上,忽視對學生進行其他方面的教學活動,導致對學生的英語學科開展形成性評價僅僅成了一句口號。
(三)受到中考政策影響
在我國中考制度體制下,學生若不能取得好成績,將對自身今后的求學之路產生重大的影響。正是基于這種影響,中考的考試范圍中的內容就等同于教師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水平評價的內容。多數教師仍認為當前初中英語教育的重點和難點仍舊是緊抓學生的成績,幫助學生順利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致使其根本無暇顧及評價要求中所提出的要對學生進行多樣方式和多面內容的形成性教育評價的要求。
五、初中英語課堂管理中應用形成性評價的策略
(一)使用多種評價手段進行綜合性評價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學習的過程具有動態和連續的特點,僅僅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考查,難以對其英語學習的水平進行全面的了解,同時也不利于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的不足。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上冊When is your birthday?教學時,教師可以指定關于生日的談話提綱來檢測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隨機反應能力或用其他方式來全面檢測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
(二)倡導多元評價主體參與評價
評價的信度是由評價主體是否多元而得以實現的,從而使評價的結果更加科學。同時也能使各方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而多元評價主體中應當包括教師、家長、學生同伴與學生自己。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課堂管理中開展形成性評價,能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教師應對其教學目標進行適時調整來解決當前英語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以使英語課堂能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應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實現英語課堂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