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益民 Gerasimov Ruslan
(浙江師范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華 321004)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增長迅速,成為外貿發展的新亮點。同時國務院也發布系列文件,做出了重要部署以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借助跨境電子商務推動實現中國制造品牌出海倡議。當前,跨境電子商務已成為推動外貿轉型升級重要手段,并已經成長為我國外貿的很重要一部分[1]??缇畴娚痰陌l展已成為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渠道,促進了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并推動世界經濟貿易的變革[2]。
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給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成為了當前炙手可熱的行業之一。在行業快速發展的推動下,對相關人才的需求急劇上升,跨境電子商務行業人才需求缺口巨大[3],為滿足行業對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國際型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各大院校紛紛在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商務外語等專業中開設跨境電商課程或方向,中職、高職、本科也相繼增設了跨境電商專業[4]。但跨境電商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同時又具有發展變化快、對從業人員綜合素質要求高等特點,因此如何把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與快速發展的行業現狀相適應,培養出既具備基礎的跨境電子商務知識與技能,同時又擁有利用內外部數據進行運營管理、創新優化、分析決策等方面的綜合能力的人才仍然是院校教學亟需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在新技術和新行業的背景下如何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跨境電商實踐教學體系就顯得尤為必要[5]。
目前主流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大多對入駐平臺的商家有一定的資質要求,盡管一些平臺允許以個人身份開設店鋪,但學生在平臺上開通真實賬號經營網店往往會面臨貨源、資金、物流、平臺賬號關聯以及風險把控等問題,且對于教學來說,大量地開通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賬號顯然是非常難以實現的,另外在教學結束后,賬號的后續經營處理也成為了一大問題[6]。同時,跨境電子商務的運營也越來越專業化、細分化,各跨境電子商務經營主體間的競爭越來越回歸到產品、服務、品牌、研發等核心競爭力上來,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入駐門檻將進一步提高,平臺的資源也將進一步向擁有供應鏈和品牌的商家傾斜,因此靠流量紅利來打造學生創業典型的案例將越來越難實現,對于絕大多數學校來說,即使有通過“真實平臺、真實貨源、真實物流”的實戰模式來支撐實踐教學尤其是第一課堂的教學的意愿,在實際操作中也會遇到重重阻礙。
目前大多數院校的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是通過傳統的模擬軟件來實現的,通過對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或跨境電子商務經營環境進行模擬來訓練學生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上開設和運營店鋪的能力。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第一課堂的教學壓力,但也會帶來以下兩個問題。首先,真實跨境電子商務運營環境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生態,平臺的規則、平臺的功能、競爭對手的情況、外部環境等都處在不斷變化之中,而傳統模擬平臺則缺乏這方面的適應能力;其次,模擬平臺受設計和更新頻率的限制,使得其與真實平臺之間存在巨大差異,這導致學生的“學”和“用”之間存在困惑。學生通過模擬訓練后,由于模擬平臺與真實平臺的差異性,導致了在真實平臺上進行經營時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績,同時學生在進入企業工作后,所學內容并不能良好地支持在企業工作,不得不重新開始學習相關知識,即產生所謂的“二次學習”問題。因此在產教融合不斷深化的今天,院校的實踐教學也將從傳統的“模擬實訓”向新模式下的“生產性實踐”進行轉變[7]。
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規則和功能更新速度非常快,新平臺和新模式也層出不窮,對于特定的某個平臺規則和操作的學習是非常便捷和快速的,但相關技能和知識的生命周期非常短,容易失去時效性。然而作為高校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不能拘泥于某個或多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實訓,更多的還是需要讓學生掌握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背后的運營邏輯,以較高的視角跳脫出平臺,提煉出共性的知識,培養跨境電子商務運營思維。不僅要熟悉選品、物流、供應鏈、倉儲、營銷、客服、知識產權、國外法律等跨境電子商務基本流程的知識,同時也要提升學生在數據分析、跨境文化溝通、品牌管理、團隊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當今社會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長,要求也日益提高。企業不僅對熟悉電子商務的跨學科專業技術人才青睞有加,而且更注重對創新創業綜合型人才的引進?!昂粚嵒A、強化實踐、提升能力、突出創新”是新技術背景下應用人才培養的原則,需要教育工作者透過跨境電子商務模式變化,抓住教書育人的本質,為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跨境電子商務模擬平臺是真實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鏡像,通過建立平臺沙盒使規則與真實平臺保持一致,學生可以快速注冊成為各大跨境電子商務仿真平臺商戶,以實現產品管理、物流和運費管理、訂單管理、營銷推廣和售后管理等方面的訓練。在此模式下的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主要是通過模擬亞馬遜、速賣通、eBay、Wish、阿里巴巴國際站等主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來實現的,學生可以通過模擬平臺掌握平臺注冊、商品刊登、訂單處理、物流發貨等基本操作和相關知識點,通過學習能夠讓學生對跨境電子商務有一個基本的認知。然而模擬實訓的練習較為單一,其他相關的如ERP練習、大數據以及視覺營銷等方面的教學沒有得到進一步深入細化,不利于學生對跨境電子商務背后邏輯共性的把握和綜合能力的訓練。在實際教學中,傳統的平臺模擬顯然已無法滿足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需求,只有將最新理論知識與實操實訓有機結合起來的綜合實訓才能滿足行業人才發展要求。另一方面,隨著跨境電子商務行業走向成熟,其經營管理也趨向規范,崗位劃分也越來越細,學生畢業后很少有機會全面、系統地操作整個跨境電子商務管理系統,通常是承擔部分細分的任務,然后企業通過ERP系統將所有崗位的工作協同起來。因此,單純地進行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模擬實訓已經無法滿足院校實踐教學的需要,而應該進行基于ERP系統的跨境電商綜合實訓。
在這一模式的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呈現綜合和細分的特點。在綜合訓練方面,逐漸關注學生對平臺背后運營邏輯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局限地對某個電商平臺進行簡單的模擬訓練和操作。隨著跨境電子商務ERP的引入,讓學生擺脫了單一平臺實訓的限制,學生可通過跨境電子商務ERP對多個平臺實現管理,囊括了從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到跨境電子商務模擬等一系列跨境電子商務全流程環節。通過引入ERP系統,可以實現包括多渠道、多庫存統一管理,自動化訂單處理,多物流渠道全面覆蓋,多維度報表等等。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平臺可以實現會員管理,訂單管理,渠道管理,訂單追蹤,訂單報表管理,自定義面單等等。通過智慧化的方式實現刊登、物流、客服、倉儲、訂單、采購、財務等的高效管理。
在細分方面,跨境選品、跨境物流、跨境營銷、跨境支付、視覺營銷、海外倉管理、跨文化溝通交流等專項能力訓練進一步強化,以跨境電子商務9610和1210為代表的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模式的實訓也進入了課堂,通過再現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倉儲、跨境物流場所、跨境監管場所以及離境口岸四大場景,讓學生以第一視角熟悉跨境電子商務直郵監管業務流程。另外在這一模式下,教師尤其是教學管理者對實踐教學與大數據融合的意愿強烈,希望以大數據加實踐教學的形式開展課程,但受制于師資、課程、平臺、數據資源等方面的制約,大多數學校對于相關教學的開展仍然處于無從下手的狀態,這就導致了相關教學一直難以順利推進。

圖3.1 跨境電商綜合實訓平臺
隨著數字經濟以及大數據的迅猛發展,行業競爭越發激烈,數據化思維方式的指導和數據分析方法的應用在競爭當中越來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此需要深入跨境電商的實踐過程,使跨境電商能夠以大數據的視角去觀察發展趨勢和新機遇?,F今,以數據化運營為主要特征的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更是使人才培養進入全新的3.0階段,大數據的加入順應行業發展潮流,使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煥發新的生命力。對跨境電子商務行業來說,從行業分析、競爭分析、競品分析、消費者輿情分析到藍海市場挖掘、營銷效果評估、銷售額預測等都離不開數據的支撐,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將大數據應用在各個企業的運營環節,大數據分析技術人才得到了各行業企業管理者的重視。而目前我國的大數據專業人才與企業崗位的供需關系嚴重失衡,同時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員工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具有數據分析能力的人員往往更受企業青睞。
大數據應用教育重在提升學生從事商務智能行業工作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在目前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應用人才不僅需具備基礎的知識與技能,更多的是要擁有利用內外部數據進行運營管理、創新優化、分析決策等方面的綜合能力??缇畴娮由虅諗祿\營能力的培養并不是本科生的專利,高職學生同樣需要相關能力的培養。跨境電子商務數據化運營能力分為不同層次,每個層次的要求和目標也有很大區別。
第一層次可概括為數據化運營與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的初步融合。以電商數據化運營平臺為支撐,開展相關課程教學,使學生可以掌握跨境電子商務數據化運營的體系架構、數據化運營的流程和指標維度,能夠利用數據平臺、Excel等工具進行行業分析、店鋪分析、輿情分析等,并進行數據分析報告的撰寫。第二層次要求學生除具備第一層次的能力外,還需要具備比較扎實的數學和統計學基礎,需要掌握跨境電子商務領域常用到的數據挖掘模型和算法,能夠利用商業智能工具完成客戶聚類、商品推薦、營銷響應預測等常用數據挖掘案例,并可以根據實際業務場景需要設計數據分析與挖掘模型。第三層次對學生的要求會更高一些,除了具備一二層次的能力之外,還需要掌握Python等數據分析語言,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業務進行更加靈活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院??梢愿鶕W情、師資和培養目標等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數據化運營實踐教學內容。

圖3.2 跨境電商數據化運營與決策系統

圖3.3 跨境電商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平臺

圖3.4 Python數據分析與應用平臺
跨境電商實踐教學3.0階段,數據化運營更多的還是作為具體的一門或幾門課程的實訓內容加入到了跨境電商實踐教學體系當中。在可以預見的跨境電商實踐教學4.0階段,數據將和更多的課程進行融合,比如海外市場調查分析、消費者行為學、跨境電商網絡營銷、跨境電商客戶管理等,甚至是跨文化溝通與交流這種傳統的人文社科類課程也將融入大數據的元素。在跨境電商實踐教學4.0階段跨境電商知識體系將被重構,也將對院校人才培養產生深遠影響。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5G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新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變化異常迅速,對院校人才培養,尤其是商科人才的培養帶來了新的挑戰,也驅動著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理念、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變革,對傳統的人才培養體系進行重構,更好地和新技術進行融合。在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1.0階段,教學的開展較為注重平臺模擬方面的訓練,到了2.0階段,發展為以綜合訓練為主要特征的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在目前所處的3.0階段,應該以數據化運營為主來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推動數據化運營與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深度融合,重構跨境電子商務知識體系,將最新的前沿高新技術與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相結合,構建全新的人才培養體系。因此,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既需要政、產、學、研、用多方協同,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相互促進,以及加強其中的機制創新,同時更重要的是對教育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跨境人的辛苦付出,才能更好地推動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和人才培養的不斷進步,從而使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向更高更強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