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芳,王 璐,陳 潔,孫 輝,陸紹玉,劉 幸
(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藥學部,昆明 650041)
肺結核是臨床常見疾病,也是發病率最高的結核病,屬于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目前常見的肺結核治療方法是應用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雖然在治療中發揮良好的藥效,但長期使用這些藥物,毒副作用不可避免,易產生耐藥性,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1〕。肺結核在中醫上屬于“肺癆”范疇〔2〕,尋找新的抗癆藥物是未來研究的熱點。治療肺結核的機制主要是抑制和殺滅結核分枝桿菌。
貓爪草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Ranunculus ternatusThunb.)的干燥塊根,具有抗菌消炎、消腫解毒、化痰散結等功效,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偏頭痛、牙痛、咽喉腫痛、肺結核等疾病,現代研究表明貓爪草具有抗腫瘤、抑菌、保肝、抗氧化等作用,并對耐藥肺結核患者有較好的療效〔3-5〕,具有較強的細胞內外抗結核作用,對結核桿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貓爪草是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自擬“抗癆補肺湯”的主要成分,抗癆補肺湯主要通過滋陰補肺、抗菌殺菌,優化了血液流變學,抑制細菌的繁殖生長,提高了肺部的抗菌能力〔6-7〕。雖然已有部分研究表明,貓爪草具有多系統的藥理作用,但是單味中藥具有較多的活性成分和多靶點的功效,且中藥的活性成分間具有協同作用的特點,因此,從單一的系統作用去闡述貓爪草的藥理作用,闡述并不全面。
目前,網絡藥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領域,主要建立在藥理學的基礎上,基于系統生物學的理論,對生物系統的網絡分析,可以反映化合物與靶點之間的復雜相互作用,從而更直觀理解中藥和機體間的相互作用,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本研究旨在利用網絡藥理學對貓爪草治療肺結核機制進行研究,更科學地闡述貓爪草的現代藥理作用機制,為更有針對性地深入探索貓爪草的藥理作用機制奠定基礎。
1.1 數據庫和軟件TCMSP數據庫(http:∕∕tcmspw.com∕tcmsp.php);UniProt 數 據 庫(http:∕∕www.uniprot.org∕);GeneCards 數據庫(http:∕∕www.genecards.org);STRING 數據庫(https:∕∕string-db.org∕);Bioconductor數據庫(http:∕∕www.bioconductor.org∕);Perl軟件(https:∕∕www.perl.org∕);R 軟件(https:∕∕www.r-project.org∕);Cytoscape 3.6.1軟件(http:∕∕www.cytoscape.org∕)。
1.2 貓爪草活性成分篩選及潛在靶點預測將“貓爪草”輸入TCMSP 數據庫檢索框中,限定詞為“Herb name”,搜索貓爪草所含活性成分,依據TCMSP 數據庫官網推薦,以口服利用度(OB)≥30%和類藥性(DL)≥0.18 為篩選條件。同時通過TCMSP 數據庫的成分靶點預測模型,獲得貓爪草的靶點,利用Perl軟件在Uniprot 數據庫中提取活性成分對應的靶基因,限定物種為“Homo Sapiens”。
1.3 肺結核靶點篩選通過GeneCards數據庫搜索肺結核疾病相關基因,在搜索框中以“tuberculosis”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獲得已經報道的肺結核相關基因(即疾病靶點),去除假陽性基因,與貓爪草的活性成分靶點進行匹配生成韋恩圖,從而獲得共同靶點。
1.4 貓爪草“活性成分-作用靶點”網絡的構建根據貓爪草的活性成分及預測的靶點,建立“活性成分-作用靶點”的相互對應關系。將活性成分與靶點作為網絡中的節點(node),制成后綴為txt 的文本文檔,導入Cytoscape 3.6.1 軟件中,構建貓爪草“活性成分-作用靶點”網絡圖。
1.5 蛋白互作(PPI)網絡構建將共同靶點基因傳至STRING 數據庫中,其物種為“Homo Sapiens”,去除離散的點,構建貓爪草的PPI網絡圖。
1.6 GO 功能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將交集基因傳至Bioconductor 數據庫,運用R 軟件進行基因本體的GO 功能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此過程中,限定物種為“Homo Sapiens”,以P值反應生物功能的顯著性及通路的富集程度,P<0.05 表示該富集結果具有顯著性;P值越小,其顯著性越高。
2.1 中藥活性成分及對應靶點篩選結果通過TCMSP 數據庫共檢索到貓爪草化學成分79 個,496個靶點。以OB ≥30%和DL ≥0.18為篩選條件,從而獲得化學成分12 個,見表1。首先利用Perl 軟件提取12 個化學成分的對應靶點,再在UniProt 數據庫中找出化學成分對應的靶基因名稱,物種限定為“Homo Sapiens”,去除重復的基因,共獲得40 個 靶點基因,分別為ADH1C、ADRA1A、ADRA1B、ADRA2A、ADRB1、ADRB2、AKR1B1、BAX、BCL2、CASP3、CASP8、CASP9、CHRM1、CHRM2、CHRM3、CHRM4、CHRNA2、CTRB1、GABRA1、JUN、KCNH2、LTA4H、MAOA、MAOB、MAP2、NCOA1、NCOA2、NR3C2、OPRM1、PGR、PLAU、PON1、PRKCA、PTGS1、PTGS2、RXRA、SCN5A、SLC6A2、SLC6A3、SLC6A4。
2.2 肺結核靶點篩選結果通過GeneCards 數據庫搜索,去除假陽性基因,共獲得2 316 個疾病基因。根據上述“2.1”所獲得貓爪草活性成分靶點基因40 個和疾病肺結核靶點基因2 316 個,通過繪制韋恩圖獲得共同靶點基因14 個,分別為ADRB2、PTGS2、OPRM1、BCL2、BAX、CASP9、JUN、CASP3、CASP8、PRKCA、PON1、PLAU、LTA4H、MAOA。見圖1。

表1 貓爪草活性成分篩選結果

圖1 藥物靶點與疾病靶點韋恩圖
2.3 貓爪草“活性成分-作用靶點”網絡圖構建將貓爪草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點輸入軟件Cytoscape 3.6.1,構建“活性成分-作用靶點”網絡圖。見圖2。其中三角形圖標為活性成分,橢圓形圖標為作用靶點,菱形圖標為疾病,六邊形圖標為藥物。

圖2 貓爪草“活性成分-作用靶點”網絡圖
2.4 PPI 網絡圖構建將“2.2”所獲得的14 個共同靶點基因傳至STRING數據庫進行PPI分析,去除孤立點,該網絡包括14 個節點、27 條邊,平均節點度為3.86,其中節點間相互關系評分前20位見表2。

表2 節點間相互關系的評分
2.5 GO 功能分析將“2.2”共同靶點基因傳至Bioconductor數據庫,運用R軟件對貓爪草靶點進行GO 功能分析,閾值設置P<0.05,共得到GO 條目14個,主要包括生物過程、分子功能、細胞成分,結果見表3,并將其可視化展示,結果見圖3。
2.6 KEGG 信號通路分析KEGG 富集分析,閾值設置P<0.05,得到20 條信號通路,以P值大小為條件進行篩選,并將其可視化展示,結果見圖4,前10條信號通路及其涉及的基因見表4。貓爪草治療肺結核的機制包括細胞凋亡、p53 信號通路、IL-17 信號通路。其中與肺結核相關的通路為細胞凋亡、p53 信號通路、IL-17 信號通路,對應基因為BCL2、BAX、CASP9、CASP3、CASP8、JUN。
貓爪草1977年開始收載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8〕,屬于毛茛科植物小毛茛的干燥塊根,該藥為一種非常用草藥,性溫、味甘辛,具有消腫散結、清熱解毒的功效,現今逐步發現貓爪草用于治療腫瘤、淋巴結核和肺結核等疾病,療效顯著,特別是對耐藥肺結核患者具有較好療效〔5-7〕。近年來有研究表明貓爪草具有抗腫瘤、抗結核、免疫調節功能、抗氧化等多種活性,是因為貓爪草活性成分中皂苷類具有抗腫瘤作用,甾醇類具有抗結核、抑菌作用,其抑菌作用較異煙肼稍強,多糖類具有抗氧化、減輕和修復肝損傷及保肝作用、機體免疫調節功能〔6-9〕。
本研究通過TCMSP 數據庫共檢索到貓爪草活性成分12 個,其中有對應作用靶點的活性成分為5個。由貓爪草“活性成分-作用靶點”網絡圖可見,上述5 個活性成分作用于14 個靶點,體現了中藥治療疾病多成分、多靶點的特點。有研究已證實,貓爪草作為一種新的抗結核藥,不僅能有效地抑制結核分枝桿菌,還可增強患者的機體免疫力,改善患者肺部血液循環和病灶周圍的營養,對耐藥菌株有一定療效,并可以抑制持留結核菌,從而更有效地治療肺結核〔10〕。有研究發現,貓爪草中的多糖、皂苷成分可使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數顯著升高,還可顯著促進溶血素的形成并提高外周血中T淋巴細胞的數量,可能通過減少結核分枝桿菌HspX 蛋白表達水平,影響結核菌的正常代謝發揮抑菌作用〔11〕。貓爪草“活性成分-作用靶點”網絡中,節點度最高的是β-谷甾醇,其次是豆甾醇,貓爪草的醇提取物可增強耐多藥結核病(MDR-TB)感染小鼠的細胞免疫功能,通過促進GLS mRNA 的表達,增強機體細胞毒性T 淋巴細胞(CTL)殺菌能力,從而達到抗結核休眠菌的作用,醇提取物中的吡咯丁酸4-[formyl-5-(hydroxymethyl)-1H-pyrrol-1-yl]butanoicacid 對結核分枝桿菌標準株(H37Rv)、耐多藥菌株(MDR)、廣泛耐藥株(XDR)均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9〕,而其余三種活性成分與肺結核相關性的報道不多,可作為學者后續研究的重點之一。貓爪草“活性成分-作用靶點”網絡中排名前5 位的靶蛋白分別為CASP3、ADRB2、CASP8、CASP9、PTGS2。陳柯宇等〔12〕研究發現,CASP3 可抑制肺腺癌細胞的生長、增殖、遷移和侵襲,促進其凋亡的分子機制。有研究表明,ADRB2這個基因的變化與支氣管及血管反應都有一定的相關性,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13〕。CASP8 是死亡受體凋亡通路的重要起始型蛋白酶。馬明等〔13〕研究發現CASP9 廣泛表達于人類的正常組織,如神經組織、肝臟、胃和肺等,且參與線粒體介導的凋亡途徑。PTGS2 能夠促進細胞凋亡、阻滯細胞遷移、黏附及抑制血管生成,在炎癥、各種癌癥的治療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鑒于上述靶蛋白在機體炎癥、腫瘤、肺功能等方面產生作用,筆者認為其可能成為貓爪草治療肺結核的相關靶點。

表3 GO功能分析結果

圖3 GO功能分析圖

圖4 KEGG信號通路富集分析圖

表4 KEGG信號通路分析結果
從韋恩圖可知,貓爪草與肺結核的交集基因共14 個,提示貓爪草對肺結核的治療具有多靶點協同作用的特點。PPI 網絡共包含14 個節點、27 條邊,平均節點度為3.86,說明這些交集基因的編碼蛋白之間相互作用緊密。
GO 分析結果顯示,疾病的靶點主要是針對生物過程,涉及半胱氨酸型內肽酶活性參與凋亡過程、死亡受體結合、泛素蛋白連接酶結合、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結合等,提示這些生物過程在治療疾病中起到了關鍵作用。KEGG 通路富集分析發現,貓爪草與肺結核最相關的通路包括細胞凋亡、p53信號通路等。其中細胞凋亡通路涉及的靶點基因為BCL2、BAX、CASP9、JUN、CASP3、CASP8;p53信號通路涉及的靶點基因為BCL2、BAX、CASP9、CASP3、CASP8。有研究表明,BCL2基因表達可抑制肝癌HepG2 細胞增殖及侵襲,促進其凋亡〔13〕;BAX 抑制傳遞線粒體的抗凋亡信號,在鼠急性腎損傷(AKI)模型中能夠減輕腎衰竭、炎癥和腎小管死亡〔14〕;在順鉑處理后,CASP9 與細胞凋亡和抗性有關〔15〕;CASP8 是細胞凋亡的外在途徑所必需的蛋白酶,在細胞死亡中起著雙重作用,其中在腫瘤細胞死亡和耐藥性中起重要作用〔16〕;CASP3 可對肺癌組織較癌旁組織凋亡分子進行調節,它可能成為進行藥物干預的分子標志物和靶點〔17〕;JUN 是ATP 刺激的血管生成基因表達的必需因子〔18〕。由上述研究可知,與肺結核通路相關的基因包括BCL2、BAX、CASP9、CASP8、JUN、CASP3,它們可能是貓爪草活性成分發揮治療肺結核作用的靶點。此外,本研究挖掘出ADH1C、ADRA1A、ADRA1B、ADRA2A等其他靶點基因,也可作為后續的研究對象。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網絡藥理學的方法探討了貓爪草的活性成分,貓爪草中的豆甾醇、β-谷甾醇等有效化合物可能通過細胞凋亡、p53信號通路、IL-17 信號通路,作用于BCL2、BAX、CASP9、JUN、CASP3、CASP8等靶點,進而發揮對肺結核的治療作用,呈現多成分、多靶點和多通路的特點。除已有報道的活性成分外,還有一些有潛在治療作用的活性成分以及靶點蛋白,可作為后續研究的重點之一,可為貓爪草治療肺結核及實驗驗證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