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醫學校區幼兒園 李 藎
設計意圖:地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不光家里的地板上會鋪,幼兒園教室里的娃娃家、建構區、圖書區等區域都會鋪地墊,因此,幼兒對它最熟悉不過了。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利用地墊開展了本節體育活動,通過探索地墊的各種玩法鼓勵幼兒一物多玩,在情景游戲中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增強幼兒肢體的協調性,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1.探索地墊的多種玩法,增強幼兒身體各部位的協調能力。
2.嘗試坐在地墊上向前滑行,發展幼兒的腿部肌肉力量。
3.體驗地墊游戲的樂趣,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正方形地墊若干、立體大樹兩棵、蟲子圖片若干、小河場地、音樂《快樂的小青蛙》。

活動方案[活動時長]20~30分鐘[活動過程]引導幼兒進行走、跑、跳等基本動作的練習。幼兒自主探索地墊的多種玩法,激發其想象力和創造力。以故事情景的方式進行活動更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講述在前,教師總結在后,體現了幼兒自主學習的特點。通過觀察掌握地墊的動作要領和游戲規則。一、開始部分1.隊列隊形練習。2.熱身活動:“快樂的小青蛙”。二、基本部分1.幼兒自由探索地墊的各種玩法。師: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這是什么?幼:地墊。師:你們想一想,這個地墊可以怎么玩?鼓勵幼兒玩出不同的花樣。請個別幼兒講解、示范自己的玩法,其他幼兒進行嘗試。2.創設故事情景,幼兒嘗試坐在地墊上向前滑行。師:猴媽媽打來電話說它家的桃樹上有蟲子,請小朋友們幫它捉蟲,可是去的路上要經過一條小河,該怎樣用地墊過河呢?幼兒思考用地墊過河的方法,并嘗試做過河的動作。師:請你們說說用地墊怎么做過河的動作。教師示范坐在地墊上向前滑行的動作,并請幼兒說出動作要領后再進行練習。請幼兒說說自己哪個身體部位用力了,教師以兒歌的形式總結(小屁股坐墊上,小手放在腿中間,緊緊抓住地墊邊,腳跟點地往前滑),幼兒根據動作要領再次進行練習。3.游戲“過河捉蟲”。師:請你們觀察一下怎樣才能到達小猴的家?請幼兒觀察游戲場地,說說游戲玩法。教師示范游戲玩法并講解規則:聽到哨聲后一排一排地坐在地墊上過河,先到達河對岸的小朋友在岸邊給其他小朋友加油,不能自己先跑到小猴家。幼兒聽口令進行游戲,聽到下雨的口令時手持地墊蓋在頭頂向前跑。帶領幼兒觀察桃樹上的蟲子,然后一起捉蟲子。三.結束部分

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以情景游戲的方式引發幼兒在游戲中自主學習——利用地墊這一材料讓幼兒一物多玩,玩出各種新花樣;最后通過游戲讓幼兒坐在地墊上練習向前滑行的動作,以發展幼兒的腿部肌肉力量。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始終堅持幼兒在前、教師指導在后的教育方式,讓幼兒通過思考、探索總結出動作要領并完成相關動作。整個活動輕松、自然,幼兒從中體驗了玩地墊的樂趣,提升了身體協調以及自身大膽嘗試、積極探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