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中心幼兒園 錢敏卿
伴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現代信息技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也走入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園在開展“家鄉文化資源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應用”的課題研究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有利優勢,優化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資源,有效開展家鄉文化資源的美術活動。
云盤一種專業的互聯網存儲工具,提供信息的儲存、讀取、下載等服務,可以存放視頻、圖片、文檔等,安全性比較高而且還能共享。我們在家鄉文化美術課題組確立后,馬上創建了一個課題組專用的云盤,課題組一邊開展課題研究活動,一邊收集家鄉文化素材型資源和應用型課程資源上傳到云盤,共同建設活動的資源庫,同時在活動中隨時利用云盤里的資源,優化資源整合,高效促進家鄉文化美術活動的開展與實施。
我們的家鄉——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位于富庶的珠江三角洲區域,境內三江匯流,自然生態美。近年來三水區既保持良好經濟發展勢頭,同時還保留著優質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地方傳統歷史文化資源,有著“廣東首個富裕型中國長壽之鄉”“中國飲料之都”等美譽。三水區有多處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有著荷花世界、森林公園、三水廣場等旅游及購物中心,還有賽龍舟、醒獅等民俗活動和傳統文化活動。
家鄉文化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寶藏,我們把其中有美育價值的資源融入到幼兒園的教育課程,以美術活動為切入口,探索家鄉文化資源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應用。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下稱《指南》)指出:和幼兒一起感受、發現和欣賞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家鄉文化美術課題組把最貼近幼兒生活的和幼兒耳濡目染且非常熟悉的家鄉文化資源融入美術活動中。我們密切家園合作,讓家長利用節假日通過組織幼兒游覽、參觀家鄉特色文化景觀、直接參與傳統節日的有關民俗活動等方式,讓幼兒對家鄉文化獲得直接體驗并收集與家鄉文化有關的圖片、視頻,課題組老師再把這些資料分類整理上傳到云盤的素材資源庫,為美術活動提供豐富、鮮活的素材和材料。

圖1.家鄉文化素材資源庫分類
在開展家鄉文化美術活動的過程中,每個成員都會不斷生成各種應用型的電子資料,并把資料上傳到我們云盤的資源庫,達到資源共享。

圖2.課題研究的應用型課程資源
多媒體教學課件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資源,借助其聲、形、色、光交互的特點,能夠極大地豐富美術活動的內容。我們利用多媒體創設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使美術作品更具感染力,使無趣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抽象的事物變得更加形象、模糊的定義變得更加具體。多媒體教學符合幼兒學習需求特點,激發出幼兒進行美術創造的興趣以及愿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只有對美術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而多媒體技術能夠把圖片、影像、聲音、光線等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創設出各種生動、靈活多變的情景,這樣的情景極大地刺激了幼兒的感官,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在家鄉美術活動“荷花”主題系列活動中,我們從資源庫里調出各種荷花的資源,利用多媒體制作精美的課件“三水荷花世界”,讓幼兒仿佛置身于家鄉的荷塘,看到了形態各異的美麗荷花,聽到了風吹荷動的聲音,也仿佛聞到了荷花清香……在如此美好情景的熏陶下,幼兒的眼睛、鼻子、耳朵等感官被調動起來,自然而然地激發了幼兒用各種美術方法創作、表現家鄉荷花美的積極性。
在美術活動中,美術欣賞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美術作品,感受形式美和內容美,豐富審美的經驗,從而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為進一步開展幼兒美術創作活動渲染良好的活動氛圍。
在美術欣賞活動“家鄉古村美”中,我們用多媒體課件把三水美麗的長崎古村從整體到局部,多角度、多層次地呈現在幼兒的面前。在柔和的音樂中,隨著畫面的變換孩子們感受到了家鄉古村的寧靜與祥和,領略到了嶺南民居建筑的基本特色。之后我們再引導幼兒欣賞屋檐下彩色的灰雕和古樸的木雕,感受和欣賞前人留給我們的圖案美和色彩美,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受到美的熏陶,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審美的能力。
《指南》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多媒體技術與現代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使幼兒在科學和藝術的整合中感受抽象、理解繁雜,給幼兒更多的想象和創作的空間。
在繪畫活動“賽龍舟”中,以前是老師給孩子們提供范例,讓孩子去模仿,畫面呆板、千篇一律。現在老師設計多媒體課件,把賽龍舟的場面呈現在幼兒面前,順勢引導幼兒觀察龍舟的形狀、顏色,觀察龍舟隊員的動作、神態、服裝、打扮以及觀賽場面等,再引導孩子們大膽想象,按自己的意愿設計畫面。這樣,一幅幅生動有趣的賽龍舟圖在孩子們的手中出現了,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表現賽龍舟的熱鬧、大眾同樂的場面以及選手們團結一心、奮力拼搏的精神面貌,畫面豐富飽滿,充滿了童真童趣,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達到了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的教育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為幼兒創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理解和欣賞。可見,評價和分享美術作品在美術活動中也很重要。利用投影儀直接把作品投放到屏幕上,讓每個孩子都看到作品,再進行相關的評議和分享。每個孩子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找到優點,增強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悅。
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數碼的普及和迅猛發展,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的特點,在幼兒園的美術活動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幼兒年紀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相對短,而微課短小、精悍,在短時間內把活動的重點、難點引出來,符合幼兒認知心理規律。教師在微課中配上精美的圖片、動畫、聲音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在中班美術活動“荷花”的微視頻中有優美的配樂,展現了荷花繪畫技法并配上兒歌:荷花荷花真美麗,許多花瓣圍一起。先畫中間那一瓣,再添左、右各一瓣,后面來了好多小伙伴,手拉手,圍一起,重重疊疊真好看。幼兒邊看視頻邊跟著念詩歌,一邊用手指畫著荷花,激發了其創作荷花的興趣。
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微課具有短、小、精的特點,家長可以將其下載到移動移動設備上,實現移動學習。這樣一方面家長們可以從中了解到幼兒園美術活動開展情況,更好地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另一方面家長與孩子一起觀賞手機上的微視頻進行親子互動,增進了親子感情,家園共育進一步提升。
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利用微課自主進行美術活動。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選擇學習內容;根據學習情況,自由地調整微課播放節奏的快慢或反復播放,對美術活動中的重難點反復思考、推敲,最終完美地掌握美術技能。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資源,幫助幼兒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更多元素和事物直接呈現到幼兒的面前,極大地豐富了幼兒對家鄉文化認識,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