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濱湖啟明星幼兒園 李云楚
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是幼兒園健康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組織與實施過程直接關系著幼兒健康領域目標的達成和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本文對現今幼兒園體育教學現狀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再通過轉變教師觀念、改進教育行為等方法幫助教師今后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隨著幼教事業的不斷發展,教師隊伍日趨年輕化。很多年輕教師在帶班時由于經驗不夠,對孩子平時的常規要求不到位,組織體育教學活動時害怕孩子們會出現安全問題,再加上現在家長對孩子過度溺愛,使得老師們通常把孩子看得特別緊,很少組織正規的體育教學活動。
1.教師觀念的轉變
教師在組織體育教學活動時的最大顧慮就是幼兒的安全問題。幼兒身體素質處于發展的過程中,動作不夠協調和靈活,容易興奮、沖動,喜歡冒險,自我保護能力差,所以要讓幼兒安全地進行戶外活動就必須不斷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在運動前,教師可以根據活動需要和內容請幼兒先探討“在體育活動時你認為不安全行為有哪些?追逐跑時相互拉扯衣服會發生什么事情?跳繩時怎樣才能避開同伴繩子的觸碰?不安全的行為會帶來哪些傷害?你認為應該如何避免這些不安全的行為?”等問題。在活動中,教師還應時刻注意觀察幼兒的動作狀況和行為表現,隨時解決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同時保育老師要配合協助帶班教師做好安全工作。
2.培養體育活動的常規
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要從常規的培養開始,每一次外出活動的時候都和幼兒交代清楚常規,比如:上下樓梯時要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能推擠,小手要扶著旁邊的欄桿;跑步的時候要學會保護自己,看到前面有人來了要躲閃;在體育教學活動時,幼兒要聽懂和聽清老師的口令;在體育游戲時要學會遵守游戲規則等。當幼兒養成這些常規后再進行體育教學活動就會大大降低安全風險。
有些教師在組織幼兒體育活動的時候,會以體育游戲或戶外自由游戲來代替日常體育教學活動。這樣雖然保證了幼兒戶外活動時間,幼兒在游戲中也享受到了快樂,但對幼兒肢體動作發展卻起不到充分的促進作用。
1.提高教師的理論專業知識
讓教師意識到戶外體育游戲與體育集體教學活動的不同,最根本是應該先讓教師學習科學的理論知識。體育教學活動能增強幼兒身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使幼兒體格健壯,增加肌肉力量,促進心肺功能、加強新陳代謝,更能使幼兒的動作變得靈敏,使幼兒從無秩序的動作逐步形成和發展為有目的、協調的動作。
2.鼓勵教師設計教學活動
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有明確的目標,教師應該根據班級幼兒年齡特點和身體素質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只有有目的地設計教學活動環節,才能更好地鍛煉幼兒的身體。
為了動作技能目標的達成,有些老師在組織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會一味地強調某一動作技能的學習和反復練習。比如:讓幼兒一直練習屈膝跳的技能會使幼兒感覺枯燥無味。幼兒在其反復訓練的過程中,雖然動作技能得到了鍛煉,但卻對屈膝跳的動作喪失了興趣。
1.創設情景和游戲,增加趣味性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們才會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在體育活動中,增設情景和游戲能增加孩子們的活動興趣,如健康活動“小花傘”,在整節活動中可以貫穿故事情景:以傘棍作為障礙物當小河,老師告訴小朋友們要用剛才學過的本領——屈膝跳跳過小河才能去救美羊羊,不能碰到傘棍,不然就掉到河里了。同樣是練習技能,通過游戲比直接反復訓練讓孩子們興趣更高、效果也更好。
2.因材施教,隨時調整游戲的難度
在體育活動中,教師要隨時觀察幼兒的活動狀況,并適時調整游戲難易程度。對于身體素質較弱的幼兒多給予一些鼓勵,通過不同的動作練習促進其發展;對于動作技能掌握很快的幼兒,要增加一些難度,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興趣。例如:在練習提高平衡及協調能力的活動中,教師運用輪胎讓幼兒練習跨、跳,幼兒先嘗試練習跨的技能,教師發現經過練習有些幼兒已經掌握,還有的幼兒需要再次練習。此時,老師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嘗試進行雙腳跳,難度的增加使他們有興趣持續參加體育活動,對于能力還不能達到要求的幼兒,老師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克服恐懼心理,鼓勵他們繼續加油。
很多年輕的老師在組織幼兒學習新的動作技能時會習慣性地先進行示范,然后讓幼兒模仿,同時進行指導。這樣做雖然能讓幼兒很快掌握動作技能,但幼兒失去了自主探索的機會。還有的老師想讓幼兒自主探索卻不敢大膽放手,所以每一次探索都流于形式。
教師要敢于對幼兒“放手”,但不能“放任”——放手是給孩子時間和空間去探索,而放任則使孩子們不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和提升。一些老師組織體育教學活動,在幼兒自由探索的時候都不敢真正的放手,原因在于教師怕一放手就掌控不了。如:中班健康活動“報紙球”,老師可以說“報紙球除了可以像沙包一樣扔著玩,你還會怎么玩?”,那么孩子們自然會帶著思考去嘗試、探索報紙球的不同玩法,探索后孩子們也能主動和老師、同伴分享自己的玩法。作為教師要盡量做到讓幼兒在前、教師在后,要給予幼兒充分的發揮空間,讓幼兒大膽想象、自由探索。
老師在開展體育活動時,由于環節設計不太合理,幼兒等待時間過長、老師的指導和要求不到位導致幼兒的運動量不足。
1.合理設計教學環節,避免幼兒消極等待
教學活動的合理設計,對于幼兒達到有效鍛煉有著很關鍵的作用。教師在戶外體育教學的時,經常容易對幼兒進行個別關注而缺少集體關注。例如:在小班健康活動“小貓釣魚”的活動中,由于班級人數多,教師的環節設計有誤,造成大部分幼兒都在消極等待,一旁無所事事,而此時教師又只關注正在進行游戲的幼兒,忽視了等待的幼兒。
教師在設計游戲環節時,一定要安排妥當,照顧所有幼兒,雙向排隊,減少消極等待的時間,讓孩子們充分進行鍛煉。
2.教師要求明確,幼兒有目的地鍛煉
在體育活動的時候,幼兒對于教師的要求不理解,所做的動作不規范,或者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通常為了“贏”得比賽,“投機取巧”導致動作完成不正確。而教師此時只關注了游戲結果,沒有關注幼兒運動的過程,也會造成幼兒的運動量不足。
總之,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積極地、保質保量地帶領幼兒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增強幼兒的體質,讓每位幼兒身體、身心都得到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