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河北 滄州 061001)
冠心病患者對麻醉藥物的耐受性較差,對其進行非心臟手術時其在麻醉誘導期易出現強烈的應激反應,從而可加大手術的難度[1]。因此,臨床上在對冠心病患者進行非心臟手術時應采取積極的措施減輕其麻醉誘導期的應激反應,保障手術的順利實施[2]。本文主要比較對冠心病患者進行非心臟手術時在麻醉誘導前為其應用不同劑量的右美托咪定聯合依托咪酯對減輕其麻醉誘導期應激反應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8 年9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我院進行非心臟手術的58 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對右美托咪定或依托咪酯過敏、合并有免疫系統疾病、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或病歷資料缺失的患者[3]。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n=29)與對照組(n=29)。在研究組患者中,有男15 例,女14 例;其平均年齡為(64.86±12.41)歲,平均體重為(60.31±8.01)kg,冠心病的平均病程為(2.11±0.79)年,手術的平均時間為(69.86±10.57)min;其中,接受胸腔手術、腹部手術、骨科手術和其他手術的患者分別有6 例、7 例、11 例和5 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17 例,女12 例;其平均年齡為(64.25±11.82)歲,平均體重為(61.04±7.23)kg,冠心病的平均病程為(2.46±1.07)年,手術的平均時間為(74.14±11.28)min;其中,接受胸腔手術、腹部手術、骨科手術和其他手術的患者分別有5 例、8 例、12 例和4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非心臟手術,術中對其均進行靜脈麻醉,方法是:于術前30 min 為其靜脈注射4 ml 的乳酸林格氏液進行擴容。在麻醉誘導前,為對照組患者靜脈推注1.0 μg/kg 的右美托咪定(由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規格為2 ml:200 g),1 min 后為其靜脈推注0.3 mg/kg的依托咪酯(由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生產,規格為10 ml:20 mg),在30 s 內推注完畢。在麻醉誘導前,為研究組患者靜脈推注0.25 μg/kg 的右美托咪定,1 min 后為其靜脈推注0.3 mg/kg 的依托咪酯,在30 s 內推注完畢。在靜脈推注依托咪酯后90 s,用0.3 μg/kg 的芬太尼、4 mg/kg 的丙泊酚和0.6 mg/kg 的羅庫溴銨對兩組患者進行麻醉誘導。麻醉誘導成功后,對其進行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將呼吸頻率設為10 ~12 次/min,將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設為40 ~50 mmHg 之間,將潮氣量設為10 ~12 ml/kg。術中為兩組患者靜脈泵注0.1 μg?kg-1?min-1芬太尼和4 mg?kg-1?h-1丙泊酚進行維持麻醉,手術結束前2 min 停止給藥。
在麻醉誘導前(T0)、氣管插管后即刻(T1)及手術結束前10 min 比較兩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及腦電雙頻指數(BIS)。
用SPSS 18.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T0,兩組患者的MAP、HR 及BIS 相比,P>0.05。在T1和T2,研究組患者的MAP、HR 和BIS 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術中不同時間點兩組患者的MAP、HR 及BIS(± s)

表1 對比術中不同時間點兩組患者的MAP、HR 及BIS(± s)
組別 指標 T0 T1 T2對照組(n=29)研究組(n=29)t 值P 值對照組(n=29)研究組(n=29)t 值P 值對照組(n=29)研究組(n=29)t 值P 值115.54±11.45 98.57±10.51 9.657 0.008 81.51±8.07 74.34±7.62 5.689 0.015 51.22±5.07 45.05±4.21 4.016 0.025 MAP(mmHg)HR(次/min)BIS 105.84±10.39 106.18±9.05 0.864 0.124 74.18±8.64 75.02±7.93 1.354 0.511 92.58±7.41 93.09±6.95 1.140 0.216 92.58±10.37 85.41±7.65 6.041 0.012 98.45±9.61 81.37±6.57 9.084 0.002 54.54±6.54 46.25±5.42 4.218 0.023
對冠心病患者進行非心臟手術的風險較高,術中其血流動力學指標改變較大,易出現嚴重的應激反應,從而可增加其發生心肌缺血性損傷、心肌梗死等并發癥的風險。臨床實踐證實,對冠心病患者進行非心臟手術時為其選擇一種合適的麻醉方案能減輕其應激反應,降低其心肌缺血性損傷、心肌梗死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在T1和T2,研究組患者的MAP、HR 和BIS 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這說明,對冠心病患者進行非心臟手術時,在麻醉誘導前為其應用小劑量的右美托咪定聯合依托咪酯能減輕其麻醉誘導期的應激反應。依托咪酯是一種快速催眠性靜脈麻醉藥,可誘導大腦新皮層的睡眠,抑制腦干網狀系統的激活,使腦血流量、顱內壓和腦耗氧量降低[4]。右美托咪定是一種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具有強效鎮靜的作用。臨床研究表明,對冠心病患者進行非心臟手術時,在麻醉誘導前為其應用小劑量和大劑量的右美托咪定聯合依托咪酯所取得的鎮靜效果相當,但為其應用大劑量的右美托咪定易導致其出現不良反應,進而可使其在麻醉誘導期出現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患者進行非心臟手術時,與在麻醉誘導前為其應用大劑量的右美托咪定聯合依托咪酯相比,在麻醉誘導前為其應用小劑量的右美托咪定聯合依托咪酯能減輕其麻醉誘導期的應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