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祥
(蕪湖市中醫醫院骨四科,安徽 蕪湖 241000)
全髖關節置換術(total hiparthroplasty,THA)是指用人工髖臼和人工股骨頭替換患者發生病變的髖臼和股骨頭,以減輕其臨床癥狀、恢復其髖關節功能的一種術式[1]。進行THA 是臨床上治療髖關節骨折、股骨頸骨折、股骨頭無菌性壞死(ANFD)、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等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對患者進行THA 期間,為了保障手術的順利實施,減少患者術后的并發癥,縮短其術后康復的時間,需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2-3]。本文主要是研究對接受THA的老年患者進行中西醫結合護理的效果。
選擇2019 年4 月至12 月在我院進行THA 的50 例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具有進行THA 的指征,均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且均自愿參與本研究。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比對組(n=25)與試驗組(n=25)。在25 例試驗組患者中,有女性11 例,男性14 例;其年齡為63 ~79 歲,平均年齡為(71.56±4.15)歲;其中,股骨頸骨折、髖關節骨折、ANFD、類風濕性髖關節炎及其他髖關節或股骨頭疾病患者分別有7 例、5 例、4 例、4 例和5 例。在25 例試驗組患者中,有女性12 例,男性13 例;其年齡為63 ~80 歲,平均年齡為(71.29±4.12)歲;其中,股骨頸骨折、髖關節骨折、ANFD、類風濕性髖關節炎及其他髖關節或股骨頭疾病患者分別有9 例、4 例、5 例、3 例和4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THA。在圍手術期,對試驗組患者進行中西醫結合護理,方法是:1)術前護理。(1)西醫護理。在手術前,向患者介紹進行THA 的相關知識(包括手術流程、術中的麻醉方法及與其他手術相比存在的優勢等),使其對該手術有全面的了解,提高其對治療的信心。對于發生股骨頸骨折或髖關節骨折的患者,對其進行皮牽引或骨牽引,并遵醫囑為其應用鎮痛藥,以減輕其疼痛感。配合醫生對患者進行術前檢查,了解其有無手術禁忌證。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全面的評估,重點評估其術后發生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的風險。對于術后發生并發癥風險較高的患者,對其進行預見性護理,將其術后發生并發癥的風險降到最低。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訓練、咳痰訓練及床上排便訓練等,以避免其發生墜積性肺炎、尿潴留或便秘。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其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2)中醫護理。對患者的雙下肢進行按摩,以促進其下肢的血液循環。每隔1 ~2 h 按摩一次,每次按摩8 min 左右。運用中醫辯證理論和整體思路評估患者的身心狀態,采取情志相勝法、移情易性法、釋疑解惑法、發泄解郁法等對其進行情志護理,以改善其不良情緒,增強其戰勝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對于發生便秘的患者,讓其飲用番瀉葉水。對患者進行中藥熏洗護理,以起到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方法是:取黃柏10 g、牛膝25 g、防己10 g、蒼術10 g、白芷10 g、木瓜10 g、獨活10 g,用適量的清水對這些中藥材進行煎煮,將煎好的藥液倒入浴具內,先用熱氣熏蒸患者的患處,待藥液的溫度降至40°左右時再用藥液對其患處進行擦洗。2)術后護理。(1)西醫護理。術后協助患者取仰臥位,使其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其髖關節過度內收、外旋或屈曲。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手術切口的情況及患肢皮膚的顏色、皮溫和腫脹程度等,若發現異常情況需立即向醫生報告。對患者傷口疼痛的程度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的結果對其進行相應的干預(如遵醫囑為其應用止痛藥、指導其進行深呼吸訓練等)。定期協助患者翻身,并為其叩背,以促進其咳痰,在必要時需遵醫囑對其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密切觀察患者全身皮膚和雙下肢的情況,積極預防其發生壓瘡或下肢深靜脈血栓。術后待患者疼痛減輕、生命體征平穩后,指導其逐步進行肢體功能的康復訓練。(2)中醫護理。對患者的三陰交穴、涌泉穴、足三里穴、豐隆穴進行按摩,以緩解其術后的疼痛感。對患者的下腹部進行按摩,以利于其排尿。對于術后失眠的患者,對其進行耳穴壓豆護理,用王不留行籽對其耳上的心穴、神門穴、皮質下穴、枕穴、垂前穴、失眠穴等穴位進行按壓,以改善其睡眠質量。對患者進行辨證實施護理,方法是:對于存在氣滯血瘀證的患者,指導其食用韭菜、生姜、山楂、洋蔥、小米、菜花、胡蘿卜、香菇、牛肉等具有行氣、活血功效的食物。對于存在氣滯濕阻證的患者,指導其食用陳皮、赤小豆、冬瓜等具有行氣通滯、祛濕利水功效的食物。對于存在肝腎虧虛證的患者,指導其食用大棗、枸杞、禽蛋、鯽魚等具有補益肝腎功效的食物。在圍手術期,對比對組患者進行西醫護理,方法與對試驗組患者進行西醫護理的方法相同。
比較兩組患者術前焦慮自評量表(SAS)的評分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患者的SAS 評分越高,表示其術前的焦慮情緒越嚴重。
用SPSS 19.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與比對組患者術前平均的SAS 評分分別為(44.24±3.47)分與(51.36±3.62)分,二者相比,P<0.05。
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比對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臨床實踐證實,對接受THA 的老年患者進行高質量的護理能有效地減輕其圍手術期的應激反應,促進其術后康復[4-5]。中醫護理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形成的一種獨具特色的護理方法。將西醫護理與中醫護理有機結合起來,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進而可大大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6-7]。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接受THA 的老年患者進行中西醫結合護理能緩解其術前的焦慮情緒,減少其術后的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