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新紅
自2010年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招收健身健美專業(專業方向)學生以來,共有500余名學生畢業生,目前從事健身工作的約有300人以上,工作地點分布在廣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東莞、惠州等珠三角地區,部分畢業生分布在上海、海南等地[1]。大多數人認為,心理狀態直接影響其生活狀態和工作狀態,心理狀態關系到就業人員當前及未來工作狀態。基于此,筆者對健身俱樂部就業人員的心理狀態進行調查研究,旨在為同類研究提供參考,為促進健身俱樂部就業人員心理健康提供思路[2]。
以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從事健身工作的100名就業畢業生為研究對象。
研究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分別從健身俱樂部就業人員的焦慮情緒、抑郁情緒、職業壓力、職業倦怠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及訪談。本次研究共發放問卷120份,回收問卷100份,回收率為83.33%,有效問卷100份,有效率為100%;其中,訪談高級主管5人。
采用焦慮狀態量表(SAS)及訪談的等形式,對健身俱樂部就業人員的焦慮狀態進行了解,具體如下。
從工作地域來看,廣州、深圳、上海的焦慮情緒最高,珠海、佛山、東莞次之,中山、惠州、海南的較低;從不同工作期限來看,焦慮情緒沒有特別明顯的工作期限之分,焦慮情緒表現為階段性的,諸如業績壓力過大、換工作崗位等;從不同的年齡段來看,30歲左右的焦慮情緒明顯,此年齡段面臨結婚、購房、買車等,焦慮情緒來源較多;從性別來看,男性的焦慮情緒較女性要大。從訪談得知,女性教練較男性更受歡迎,某種程度上說明女性執教人員更能輕松應對職場。
通過抑郁癥量表(SDS)對及訪談等形式,了解健身俱樂部雇員的焦慮狀況,結果如下:在工作無法完成時面臨離職或失業的情況下,抑郁情緒較集中;此外,地區差異和管理模式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在訪談中了解到,深圳采用的管理模式優點在于效率高、業績突出,不足之處在于缺乏人性化。
表1 研究對象焦慮情緒狀況/%
表2 研究對象抑郁情緒狀況/%
本研究分別對廣州、深圳、上海、中山、東莞、惠州共五個地區健身俱樂部就業人員的職業壓力和職業倦怠進行了訪談,就業人員壓力最大的地區為深圳,主要原因表現為深圳的生活節奏快、物價高、消費高、管理模式注重業績等,導致教練的流動性大,工作的不穩定增加職業壓力;其次,壓力的來源還表現在個人定位及個人對職業的期待值,有些教練只管上好自己的課,還有些教練除了個人業績達標外,還有往更高職位或打造優秀團隊業績的理想,往往后者的壓力表現為更大[3]。不同工作地域、不同工作期限、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人員心理狀態表現不一,一線城市的工作壓力相對于二三線城市要大;產生抑郁情緒的原因與業績無法完成時面臨著換崗或失業時尤為突出;一線城市的執教人員職業壓力更大,更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與職業壓力雖不成正反例,但兩者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俱樂部管理框架,從職業與管理權限從低到高可分為:教練—主管—副經理—經理—小區總監—大區總監—副總經理—總經理[4]。本訪談對象的管理層處于經理和總監層,管理層從業人員從教練身份只注重個人業績到注重團隊業績的角色轉換,如業績壓力大、團隊業績反復、多次處于低谷時,往往此時便開始出現職業倦怠。再者,年復一年重復在同一崗位,業績不突出的老員工也容易出現職業倦怠。職業倦怠不是一成不變的,外部環境變化更有利于個人發展,或個人在職場上有更好的機會,對消除職業倦怠具有一定的幫助;外部環境如果表現較糟的話,職業倦怠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更長,更容易使執教人員的積極性受到打擊;除了外部環境外,自身的心理狀態、對周圍環境的看法等均會影響到職業倦怠,因此,改變主客觀環境對消除職業倦怠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1.就業人員有必要在情緒壓力出現時適時調整。調整的方式有很多,對于健身俱樂部的就業執教人員,一怕業績上不去影響績效,二怕身體狀況不好影響教課。當情緒壓力出現時,應盡早主動調整,如暫且放下工作,短期外出調整心境;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文體活動;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出現的壓力,換位思考,以最快速度調整過來。
2.就業人員有必要在情緒波動時轉移注意力。一旦情緒出現了波動,如果一味處于消極情緒的境地,必定影響工作、影響生活。因此,當就業人員發現情緒不穩定時,要有意識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穩住情緒波動,回歸良好的情緒狀態。
3.就業人員有必要在職業倦怠時放慢生活節奏。如上所述,當業績壓力大、團隊業績處于低谷時,業績不突出的老員工容易出現職業倦怠;前者宜放慢生活節奏,靜心分析影響業績的內外部因素,針對可能存在的原因進行改進,客觀對待影響因素;后者宜改變心態,給予自己確定一個可追求的目標,多給自己一些動力、一些鼓勵,激發工作熱情,消除職業倦怠心理。
4.就業人員有必要掌握心理常見的調節方法。本文以艾利斯的ABC理論為例,從改變認識開始,繼而改變情緒或行為結果。現實生活中,人們通常認為事物的本身(A)會影響個體的情緒(C),即A影響C,而ABC理論認為,A不會直接影響C,在A和C之間有一個B,即看法或理念,個體的情緒如何,取決于對事件的看法,如果看法是正性的,那么情緒或者行為反應將是積極的;如果看法是負性的,那么情緒或者行為反應將是消極的。比如,某一健身俱樂部就業執教人員,因為當月業績沒有完成,沒有拿到獎金,反倒被扣了部分績效,此事發生后,該工作人員整天悶悶不樂,認為這種體制是有問題的,自己那么努力,最后的結果卻不如意,導致自暴自棄,最后因業績非常糟糕而被開除。當事件的本身無法改變時,人們試圖去改變,很有可能會以失敗告終,上述案例中,就業執教人員當無法改變當月業績沒有完成,沒有拿到獎金,倒扣部分績效的前提下,只有改變對此事的看法,以此事件來激勵自己下個月更加努力,結果才可能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健身俱樂部就業人員心理狀態存在地區差異,不同的原因會導致就業人員產生焦慮和抑郁的情緒狀態,職業倦怠的產生與主客觀環境有關,本研究根據就業人員存在的心理壓力問題,提出了就業人員在情緒壓力出現時應適時調整,在情緒波動時轉移注意力,在職業倦怠時放慢生活節奏,即這時掌握常見的心理調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