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茹 董文婷 張勇
我喜歡夜的靜謐,更喜歡夜的深沉,它總會給人帶來無盡的思考。今天的夜空格外美麗,月高星稀。手中的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不覺翻至第 26條:要教會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其中一段文字一下子吸引住了我:“在課堂上,兒童盯住了樹影投在教室墻壁上的跳躍的光點,看得入了迷,所以對你所講的東西一點也沒聽進去。是的,他沒有聽你講課,這是真實情況,因為他浸沉在童年的河流里,他對于時間的感知跟成年人完全不一樣。”
這讓我想我的一個學生小桐,他是一個上課特別愛走神的學生,就算是他最愛的語文課,他也只能堅持10分鐘,其他的時間他幾乎都在走神,也因此,小桐的成績在班級一直都是最后一名。通過觀察,我發現他大部分時間不知道在想什么,只是一個人直直地盯著某處發呆。一開始,我對小桐的這個行為特別惱火,覺得這個學生不懂得尊重老師,也曾怒氣沖沖地大聲叫他的名字讓他的思緒回歸課堂??墒敲慨斂吹叫⊥┍晃彝蝗缙鋪淼狞c名嚇得身體抖動時,我的心里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難受。經過幾次家訪后,我知道小桐從小就和其他學生不太一樣,不和別人玩,也不太愿意說話,常常一個人莫名其妙地發呆。有時,一個人一坐就一個小時,一動不動,大人叫他的名字,他都沒有反應。了解到了小桐的情況后,我決心一定要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生活,讓他和其他的學生一樣健康、快樂成長。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看到小桐課上一個人發呆時,我都會盡量不去打擾他,而是輕輕走到他的座位邊,用手撫摸他的頭,聰明的小桐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我拉回來了。我看到他眼中的迷茫與臉上的羞澀,我微笑著向他點點頭,繼續上課。有時,一節課我要往返于他的座位與講臺多次,但每一次時間都會間隔比上一次長。漸漸地我發現課堂上,小桐有了明顯的變化。有時,小桐課間總是一個人站著或仰望天空或駐足于花旁,上課鈴響了他都沒有反應。每遇到小桐課下一個人在某處發呆時,我都會靜靜地陪在他的身邊,直到他看到我后,我才會問他:“你在想什么?那么專注?!彼÷暤卣f:“沒,沒什么?!蔽揖湍嘏阍谒磉?。時間久了,他漸漸與我交流了起來,有時一句,有時幾句。記得有一次,他特別困惑地走到我身邊說:“老師,我剛才又看到了藍天和飄動的白云,我不知道為什么天是藍色的?云是白色的?為什么天空不是綠色的?紅色的?為什么云不能是藍色的?黃色的?”他還說,在他的小腦袋里時時刻刻都會冒出許多像這樣的問題,可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當他第一次向我講述他的奇妙世界后,我才意識到,這是個多么愛思考的學生啊。
我把小桐的困惑講給學生們聽,大家都說自己沒有想過這么幼稚的問題,因為天就應該是藍色的,云不是白的怎么會叫白云呢?同學們邊說邊笑,我卻沒有笑。我告訴同學們:“小桐提出這個你們認為幼稚的問題,卻把我這個老師給難住了。我認為小桐是一個愛動腦、善思考的同學,為他的發現與疑問感覺到驕傲。因為只有真正聰明的人,才會遇到什么都問一個為什么。愛思考、肯動腦的學生將來一定會很了不起的!”聽了我的話,學生們都沉默了。我告訴他們,我們大家弄不清楚的問題,不用著急,因為答案都在書中。于是,我給同學們留了一個作業:每天提出3個問題,可以通過自己查找書籍找到答案,也可以第二天把問題交換給其他同學,看別人能不能解答。自己和同學都無法解答的問題,課堂上提出來老師和同學們共同解決。就這樣,班級出現了一個個“問題大王”和“解答專家”,學生們在問答中,積累了知識、提升了能力,學習氛圍更濃了。更讓我高興的是,小桐的注意力越來越集中了,慢慢一節課下來,不再走神了……
蘇霍姆林斯基說:“你不要大聲斥責他,不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他搞成不注意聽講、坐不安穩的壞典型。我勸你輕輕地走到他跟前,握住他的雙手,把他從童年的美妙的獨木舟上引渡到全班學生乘坐的認識的快艇上來。而更為重要的是:你不妨有時候也去乘一乘兒童的船,跟他們在一起待些時間,用兒童的眼光來看看世界?!焙軕c幸,我沒有繼續采用強硬手段去扼殺學生的思維,而是閉上眼睛,走進他們奇妙的內心世界,用心去感受他們眼中的世界。
■ 編輯/陸鶴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