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林彪 王琪 趙小花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和單側分期全膝關節置換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時間: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研究對象:我院收取的80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隨機進行分組,每組患者數量:40例。分期組采用單側分期全膝關節置換。同期組采用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手術情況、膝關節功能、關節靈活度、不良事件情況等數據。結果同期組患者術中輸血量、術后失血量、術后疼痛感、住院時間等指標數據均低于分期組,P<0.05。同期組患者膝關節功能數據高于分期組,P<0.05。同期組患者關節靈活度數據高于分期組,P<0.05。同期組不良事件數量低于分期組,P<0.05。其中,同期組不良事件數量:1例(2.50%);分期組不良事件數量:8例(20.00%)。結論在針對膝骨性關節炎的治療中,為患者予以單側分期全膝關節置換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膝關節功能,提高關節靈活程度,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建議在實際的治療工作中予以借鑒和應用。
【關鍵詞】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單側分期全膝關節置換;膝骨性關節炎
【中圖分類號】R687.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12--01
膝骨性關節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膝關節疾病,患者發病機制相對復雜,通常需要為患者進行手術治療[1]。而在傳統的手術中,通常是為患者予以單側分期全膝關節置換手術,但是患者需要進行二次手術,會導致患者出現術后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幾率大大增加,并同時增加患者的疼痛感[2]。這就需要為患者選擇更為安全、有效的方法進行手術治療。而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能夠通過一次手術完成治療工作,在手術時間、出血量等指標上更為理想,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3]。因此,本文將選擇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間我院收取的80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針對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和單側分期全膝關節置換的臨床效果展開分析。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研究對象:我院收取的80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隨機進行分組,每組患者數量:40例。一般資料:同期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58.81±11.43)歲;分期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58.69±11.72)歲。采集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的一般資料分析。數據顯示:P>0.05,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1.2方法
分期組采用單側分期全膝關節置換:在膝關節一側手術后一個月再對另一側予以手術治療。
同期組采用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在為患者麻醉后,在膝關節正中位置行創口,通過內側清理半月板、交叉韌帶、滑膜等位置[4]。再低關節囊和周圍組織進行處理;然后將脛骨、股骨的骨贅組織鑿除。[5]通過定位系統清除股骨關節面,截骨面傾斜角度為5°。最后對創口進行處理,設置引流管,并閉合創口。
1.3觀察指標
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手術情況、膝關節功能、關節靈活度、不良事件情況等數據。(1)手術情況:術中輸血量、術后失血量、術后疼痛感、住院時間。(2)膝關節功能:通過HSS量表獲取患者數據,分數與膝關節功能呈正相關。(3)不良事件:創口感染、出血、愈合不良、肺部栓塞等。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軟件處理各項數據。通過率(%)表示不良事件情況的計數數據,通過X2檢驗。通過±標準差表示手術情況、膝關節功能、關節靈活度等計量數據,經t檢驗。數據判定標準:P<0.05。
2結果
2.1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同期組患者術中輸血量、術后失血量、術后疼痛感、住院時間等指標數據均低于分期組,P<0.05。表1。
2.2患者膝關節功能比較
在治療后,同期組患者膝關節功能數據高于分期組,P<0.05。表2。
2.3患者關節靈活度比較
同期組患者關節靈活度數據高于分期組,P<0.05。表3。
2.4患者不良事件比較
同期組不良事件數量:1例(2.50%),其中愈合不良1例(2.50%);分期組不良事件數量:8例(20.00%),其中創口感染2例(5.00%)、出血2例(5.00%)、愈合不良3例(7.50%)、肺部栓塞1例(2.50%)。數據顯示:同期組不良事件數量低于分期組,P<0.05。
3討論
膝骨性關節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骨科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患者發病后會膝關節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疼痛感,關節活動情況也會受到限制,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干預[6]。當前,在針對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治療中,住院是通過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進行干預。在傳統手術中是通過單側分期全膝關節置換,但是需要為患者進行二次手術,效果并不理想,并增加了患者術后出現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風險[7]。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手術治療方式,能夠有效降低手術時間,減少患者由于手術產生的疼痛感,并同時降低患者手術出現并發癥的幾類,具有更高的安全性[8]。根據本文數據顯示:在為患者予以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治療時,患者手術各項指標數據均優于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同時,患者術后膝關節功能以及關節靈活程度恢復情況更好?;颊咄ㄟ^予以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治療后,出現不良事件的風險更低。由此可見,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對于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針對膝骨性關節炎的治療中,為患者予以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膝關節功能,提高關節靈活程度,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建議在實際的治療工作中予以借鑒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楊昆,解小彬,郭維忠,馬小軍,霍建鳳.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效果觀察[J].臨床誤診誤治,2020,33(07):75-79.
[2]宋思桐.同期和分期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雙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J].黑龍江醫藥科學,2020,43(01):76-77+79.
[3]劉聚,明立德,明新廣,王珂英.同期和分期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雙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比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17):162-163.
[4]秦雨,趙剛.對比膝骨性關節炎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與單側膝關節置換的療效[J].臨床研究,2018,26(04):28-29.
[5]樸俊杰.同期與分期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雙膝骨性關節炎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7):66-68.
[6]茍清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和單側膝關節置換的臨床療效比較[J].大醫生,2017,2(04):54+68.
[7]夏衛民.同期和分期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雙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J].臨床醫藥實踐,2016,25(12):893-896.
[8]朱廣偉.膝骨性關節炎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和單側膝關節置換的療效對比[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04):736-737.
125550078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