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實施前瞻性護理干預后對降低患者感染發生率和住院時間的效果。方法:將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膽囊炎手術病人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30例。參照組病人選擇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選擇在參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前瞻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病人在手術后的感染發生率和住院時間。結果:實驗組病人在手術后的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的感染發生率(P<0.05);且實驗組病人在手術后的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參照組的住院時間(P<0.05)。結論: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實施前瞻性護理干預,有利于降低病人術后的感染發生率,縮短病人住院時間,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前瞻性護理;急性膽囊炎手術;常規護理
Effect of prosp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and hospital sta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Zhang Ping
Shuangqiao Hospital of Chaoyang District,Beijing 10012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osp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and hospital sta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Methods:60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chos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hose prosp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reference group.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P<0.05);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P<0.05).Conclusion:prosp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nd 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It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prospective nursing;Acute cholecystitis surgery;Routine nursing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12--01
膽囊炎在臨床上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膽囊性疾病,此類疾病是由于膽汁成分的改變所引起的。近年來,因為迅速發展的物質生活,人們的飲食喜好漸漸地偏向至肉食化,從而使膽囊炎的發生率有著明顯上升的趨勢。治療急性膽囊炎的方式主要有手術治療以及藥物治療,對于比較嚴重的急性膽囊炎病人,臨床上一般會利用外科手術對病人進行治療,而手術治療雖效果明顯,但病人在手術后極易出現感染的情況[1]。而除了基礎的治療外,對急性膽囊炎手術病人實施有效的護理方式干預,有利于降低病人手術后出現感染的情況,也是促進病人康復的關鍵。因此,本文對急性膽囊炎手術病人實施前瞻性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了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膽囊炎手術病人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30例。參照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33-58歲,平均年齡為(45.24±6.12)歲。實驗組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齡35-57歲,平均年齡為(46.15±7.28)歲。全部病人一般病例信息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所有病人均遵循自愿原則,經詳細了解后均簽署相關文件并參與研究,審批通過。
排除標準:重要器官受損嚴重者;精神意識障礙,交流不暢;哺乳或妊娠期婦女。
1.2方法
1.2.1參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其中包括認識和宣傳疾病相關知識、指導正確用藥、引流管護理、注射護理等。
1.2.2實驗組
采用在參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前瞻性護理干預。(1)術前干預。手術前一天,醫護人員需對病人及其家屬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并幫助病人緩解緊張等不良情緒,同時樹立病人對治療的信心,對病人講解手術的注意事項和一些相關的流程,做好對病人手術前的禁食禁水工作,必要時給予病人一些鎮靜藥物保證其睡眠;(2)術中干預。手術前半小時,醫護人員需對手術室、手術器械、以及敷料等進行消毒滅菌處理。手術時,確保手術室的溫濕度在適宜范圍之內,護理人員要配合好手術醫師的工作,以防出現不必要的時間耽誤。同時,對病人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若發現異常須立即上報,并協助醫師進行相關處理;(3)術后干預。病人回到病房后,給予常規靜滴抗生素。待病人排氣后,醫護人員需逐漸調整其飲食,將流食轉換成低脂肪、低蛋白、且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平時可多吃蔬菜和水果。對病人的手術切口進行定期檢查,觀察是否有感染的情況,并及時換藥,維持手術切口的清潔和干燥。日常協助病人翻身以及拍背,當病人咳痰費力時及時進行霧化治療。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病人手術后的感染發生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和住院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全部以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取t檢驗方式: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采用X2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由表1數據可知,實驗組病人的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而實驗組病人的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
3.討論
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急腹癥就是急性膽囊炎,其主要是由于膽囊結石的嵌頓、膽囊管出現細菌感染、膽管出現梗阻、以及膽囊壁出現不良的血液循環等因素引起的[2]。隨著我國的生活條件不斷提高,飲食里的油膩食物占比逐漸增加,以至于人們患有急性膽囊炎的情況逐漸上升。急性膽囊炎病人在發病時通常會出現惡心、發熱、嘔吐、以及劇烈的腹痛等表現癥狀,若梅得到及時的治療,嚴重時可導致病人的生命受到威脅[3]。而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以及護理干預有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復。手術治療是治療急性膽囊炎的主要方法,由于膽囊病變合并感染,在病人手術后極易出現切口感染的情況[4]。由于手術后的病人需要臥床休息,抵抗力減弱,這時的病人很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情況[5]。護理人員通過前瞻性護理,準確評估病人的病情,對病人制定針對性的防治護理措施,及時對導致病人術后出現感染癥狀的因素實施防治處理,能有效的降低病人出現感染的情況,同時還可以提高病人的配合度,讓護理工作能順利開展,從而促進病人在手術過后能盡早康復[6]。本研究結果證明,對急性膽囊炎手術病人實施前瞻性護理干預有著降低術后出現感染情況的作用,使病人病情的恢復能更加順利,并減少了病人的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將前瞻性護理應用到急性膽囊炎手術病人中,可有效降低術后病人出現感染的情況,并縮短了病人的住院時間,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春.急性膽囊炎手術感染采用不同護理干預措施的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8,5(8):135-136.
[2]魏欣瑩.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對急性膽囊炎手術感染的價值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16):152-153.
[3]劉琴.急性膽囊炎患者腹腔鏡術后的護理干預對康復進程和切口感染發生的影響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63):104,111.
[4]郝曉華.優質護理干預對急性膽囊炎圍術期的臨床護理價值的探討[J].飲食保健,2020,7(17):96-97.
[5]席靜.圍手術期整體護理干預對急性膽囊炎患者術后康復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淮海醫藥,2020,38(5):534-536.
[6]吳景輝.前瞻性護理干預對膽囊結石合并急性膽囊炎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19):180-181.
265150170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