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舒萍,黃輝娥,顧曉雯,張文婷,賴文娟*
1.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廣東518000;2.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
老年虐待(elder abuse)是指受信任的人(如照顧者)對老年人造成傷害或造成傷害風險的行為,主要包括身體虐待、性虐待以及心理虐待等類型。一項薈萃研究對28 個國家的52 項研究分析發現,16%的老年人遭受不同程度的虐待,性虐待發生率為0.9%,身體虐待為2.6%,被忽視為4.2%,經濟虐待為6.8%、心理虐待為11.6%[1]。世界衛生組織的聲明指出,到2050 年全球60 歲以上的人口將增加1 倍,達到20 億人,按現在老年人遭虐待的比例,受影響的人口將迅速增加,2050 年可能達到3.2 億人[2]。盡早、有效識別老年人遭受的虐待,多方位、早期制定防范策略有利于預防老年虐待的發生[3]。目前,國外針對老年虐待已有較深入的研究[1],國內關于老年虐待較多針對區域性的流行病學研究,缺乏全面性[4-5]。盡管國內外對老年虐待的影響因素、評估工具以及預防策略已有文獻報道,但是文獻質量參差不齊,研究結果亦存在較大差異。本研究通過系統檢索關于老年虐待在早期識別、評估和預防策略的最佳研究證據,旨在為臨床醫護人員識別老年虐待及防范其發生提供全面、高質量的理論依據。
1.1 證據檢索 按照“6S”證據模型[6],檢索UK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Global Information Network (GIN)、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ework(SIGN)、PubMed、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CINAHL)、Wiley、ProQuest、Psycinfo、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萬方、知網、維普數據庫和中國指南網。英文檢索詞為:“older adult*/elder*/elderly/oldage/aging/senior/old/geriatric*/pensioner/veteran/aged/old-age/senectitude/agedness”“intervention*/prevention/program*/training/model*/law*/enforcement/regulation*/policy/safeguard*/safeguard/reduc*/protect*”“abuse/neglect/mistreatment/maltreatment/violence/uncare/restraint/exploitation/anger”。中文檢索詞包括“虐待”“老年/虐待老人”“預防措施”等。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19 年3 月6 日。
1.2 文獻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研究對象年齡≥65 歲;涉及老年虐待評估、預防、干預的研究;結局指標包含老年虐待的預防;與研究主題相關的原始研究、系統評價、指南等;語種為英文或中文。排除標準:研究內容為非老年虐待;文獻質量低。
1.3 文獻質量評價 根據文獻類型選擇相應的評價標準進行質量評價。指南的質量評價標準使用英國2012年更新的《臨床指南研究與評價系統》(The 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 Evaluation Instrument,AGREE Ⅱ)[7]。隨機對照試驗、類試驗、系統評價等采用澳大利亞JBI 循證衛生保健中心的評價標準(2016)[8]進行評價。
1.4 文獻評價過程 2 名具有循證醫學背景的研究員獨立完成文獻評價,評價意見差異較大時,由本院循證小組進行裁決。當證據結論沖突時,納入原則為循證證據優先、高質量證據優先、最新發表權威文獻優先。
2.1 納入文獻的一般情況 經過篩選最終納入22 篇文獻,其中系統評價15 篇[9-23],隨機對照試驗4 篇[24-27],類實驗研究1 篇[28],指南2 篇[29-30]。見表1。

表1 納入文獻的一般情況

(續表)
2.2 納入文獻的質量評價結果
2.2.1 系統評價的質量評價結果 本研究納入15 篇系統評價,5 篇[9,14,17-19]來自Web of Science,4 篇[10,16,21-22,24]來自EMbase ,1 篇[11]來自Cochrane Library,3 篇[12-13,23]來自MedLine,2 篇[15,20]來 自CINAHL。其 中,Cooper 等[12]的研究,除條目4“研究論文的來源是否恰當?”的評價結果為“否”外,其他條目的評價結果均為“是”;Mont等[13]的研究,除條目8“綜合/合并研究的方法是否恰當?”的評價結果為“否”外,其他條目的評價結果均為“是”;Yunus 等[19]和Hirst 等[20]的 研 究,除 條 目8“綜 合/合并研究的方法是否恰當?”的評價結果為“不清楚”外,其他條目的評價結果均為“是”;Ploeg 等[21]的研究,除條目9“是否對可能的發表偏倚進行評估?”的評價結果為“不清楚”外,其他條目的評價結果均為“是”;Alt 等[23]的研究,除條目4“研究論文的來源是否恰當?”的評價結果為“不恰當”、條目5“采用的文獻質量評價標準是否恰當?”的評價結果為“不清楚”外,其他條目的評價結果均為“是”。除以上研究外,其余研究所有條目評價結果均為“是”。
2.2.2 隨機對照試驗的質量評價結果 本研究共納入4 篇隨機對照試驗,1 篇[26]來自Web of Science,2 篇[25,27]來自EMbase,1 篇[25]來自Wiley。Fatemeh 等[25]的研究,除條目4“是否對研究對象采取了盲法?”和條目5“是否對干預者采取了盲法?”的評價結果為“否”,條目2“分組方案是否采取了分配隱藏?”和條目8“隨訪是否完整,如不完整,是否采取措施處理?”評價結果為“不清楚”外,其余條目評價結果均為“是”;Loh 等[25]的研究,除條目5“是否對干預者采取了盲法?”和條目6“是否對結果測評者采取了盲法?”的評價結果為“否”,條目2“分組方案是否采取了分配隱藏?”評價結果為“不清楚”外,其余條目評價結果均為“是”;Richardson[26]的研究,除條目4“是否對研究對象采取了盲法?”的評價結果為“否”外,其余條目評價結果均為“是”;Fgsa[27]的研究,除條目2“分組方案是否采取了分配隱藏?”和條目4“是否對研究對象采取了盲法?”和條目5“是否對干預者采取了盲法?”的評價結果為“否”外,其余條目評價結果均為“是”。
2.2.3 類實驗研究的質量評價結果 本研究共納入1 篇[28]類實驗研究,來源于EMbase。Sahar 等[28]的研究,條目6“隨訪是否完整,如不完整,是否報告失訪并采取措施處理?”評價結果為“不清楚”外,其余條目評價結果均為“是”。
2.2.4 指南的質量評價結果 本研究共納入2 篇[29-30]指南,1 篇[29]來源于CHINAHL,1 篇[30]來源于MedLine,2 篇納入指南的質量評價結果見表2。

表2 納入指南的質量評價結果
2.3 證據描述及匯總 采用澳大利亞JBI 循證衛生保健中心證據分級及證據推薦級別系統(2014 版),對納入的19 條證據進行等級劃分。根據研究設計類型將證據等級及研究設計的可靠性與嚴謹性,按推薦等級劃分為A 級推薦與B 級推薦。見表3。

表3 最佳證據總結
本研究總結了目前關于老年虐待在研究類型、影響因素、評估工具以及防范策略的最佳證據,為更好地識別及早期預防老年虐待的管理提供了循證依據。但老年虐待涉及公共衛生、社會服務、健康管理、法律等多個領域,受國情等環境和文化差異的影響,應用證據時應結合科室實際環境、醫療環境、社會環境及其相關的促進/阻礙因素等,充分考慮其是否具有可行性、適宜性,促使基于證據的老年虐待防治工作落到實處。根據全國婦聯、國家統計局實施的“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統計顯示,農村、女性、無配偶、不識字、生活來源于個人與其他資助救濟的、需要照料但沒人照料的老年人更容易暴露在虐待的風險下。社會經濟地位低、身體自理能力差是老年人遭受虐待的重要影響因素[30]。目前我國對老年虐待的相關研究仍較少,尚無我國自主制定的老年虐待評估量表,如何建立更具體、更符合我國國情、可操作的老年虐待防范措施,是下一步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