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英,洪 震,劉 嘉,胡容容,鄭宋曉,馮曉然
1.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江蘇211800;2.江蘇省中醫院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留學海外成為許多中國學生的優先選擇之一。出國留學能夠幫助留學生開闊視野,掌握世界領先技術,提升學歷層次,提高外語水平,提升個人成就感。改革開放后,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逐漸增多,并呈“低齡化、大眾化、自費型”發展態勢。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經濟實力及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出國留學人員增速趨緩,但目前我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源流出國。據教育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司相關統計顯示,2018 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達66.21 萬人,其中自費留學生59.63 萬人[1]。作為醫療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護理人員為人類疾病預防、救治、康復、保健做出重要貢獻。然而,護士短缺亦是全球化的難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 年,全球范圍內護士缺口將高達590 萬人[2]。尤其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護士缺口巨大。因此,護理人才的培育一直倍受世界各國高度關注。我國護理專業教育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結合全球范圍內護士短缺現實,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具備良好的出國留學外部條件。同時,對于學生個體而言,出國留學能開闊視野、提升護理技能、強化外語能力、提升綜合能力,最終提高就業競爭力[3]。基于此,為深入了解高職護理學生出國留學意愿現狀及影響因素,提升護理高職教育的國際化水平,本研究從實際工作經驗和高職教育國際化理論中提取有效信息、設計問卷、開展訪談,采取量性研究和質性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調研高職護理學生的出國留學意愿,以期為提高護生出國留學率、助益護理專業國際化、促進相關職業院校教育國際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數據支撐和優化途徑。
1.1 研究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某學院(高職院校)高中起點的護理專業在校生進行調查。納入標準:①具有本學院學籍;②具有臨床實習(見習)經歷。
1.2 量性研究
1.2.1 調查問卷設計 根據先期文獻研究[4-9]和專家咨詢所得信息,結合工作實際,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共設置30 個條目,主要包括:①個人信息,如基本信息、學業水平、家庭收入、父母職業、父母學歷等;②對護理專業的認知與未來職業規劃;③出國留學咨詢與指導途徑;④出國留學意向國家(地區);⑤出國留學意愿及影響因素。
1.2.2 問卷的效度、信度評價 為確保本研究所采用調查問卷的科學性,邀請5 名相關行業或專業專家(包括3 名護理教育專家、2 名教育國際化專家)評定問卷的內容效度。專家均認為問卷涵括項目全面,測評的內容與本研究的目的和指標有較高的相關性,代表性較好。問卷的內容效度指數為0.826。正式調查前進行預調查。2019 年12 月,選取學院10 名護理專業學生進行預調查,預調查結果顯示,問卷各條目表達清晰、易于理解,調查對象可按照要求完成相應問卷內容。問卷Cronbach′s α 系數為0.829,具有較高的信度。
1.2.3 調研實施 依托問卷星平臺實施問卷調查,由專人負責完成問卷制作,由班主任負責調查問卷鏈接的分享。調研時間為2020 年3 月—4 月。調查完成后,專人負責有效問卷的篩選與數據整理。
1.3 質性研究 以半結構化訪談法,隨機抽取參加此次調研活動的40 名學生,對其在出國留學問題上所持的態度、影響因素、真實感受進行深度訪談。受訪者用P1~P40表示。研究小組于2020年3月20日—4月10日采用視頻聊天及現場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展開訪談。其間觀察受訪者的言談舉止、表情變化及音調、語速變化等方面信息,并做好記錄。充分尊重受訪者意愿及隱私,注重受訪者個人感受,確保訪談內容真實性。每人訪談時間在40 min 左右。訪談提綱由研究小組討論產生,主要內容包括:①你有無出國留學意愿,為什么?②你如何看待高職護理學生出國留學與職業發展之間的關系?③你如何看待高職護理學生就業前景?④你出國留學的最大制約/影響要素是什么?
1.4 分析方法 量性研究采用SPSS 20.0 對調查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質性研究借助Nvivo 12.0 定性研究分析軟件,注重材料整理,建立時間節點、樹狀節點,做好主題提取,并認真歸納、合理總結。
2.1 量性研究
2.1.1 調查樣本的基本特征 為提高問卷調研結果的針對性、可靠性,本研究篩選具有實習(見習)經歷、面臨畢業選擇的學生,共入選學生860 名。發放問卷860 份,回收問卷860 份,其中有效問卷812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4.42%。812 名學生中以女生為主,年齡19~21 歲為主。學生的基本特征見表1。

表1 學生的基本特征(n=812)
2.1.2 學生出國留學意愿 812 人中,僅34 人(4.19%)具有強烈的出國留學意愿,有216 人(26.60%)僅有意愿,但無行動,這表明本次調研護理學生出國留學意愿總體較低。對34 名出國意愿強烈的學生開展進一步調研,發現有64.71%的護生準備在國內考取護士執業資格證后再出國留學。選擇出國留學的原因多為國外護理教育理念領先、豐富個人閱歷及工資薪酬高、提高職業競爭力等。部分有移民傾向的學生較為看重意向國家技術移民等優惠政策。出國留學信息獲取途徑以學校外事辦公室和熟悉的親友推薦為主。留學意向地以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熱門留學國家(地區)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因護理人才缺口巨大、政府重視程度高,德國、日本、新西蘭等國家因工作待遇好、環境美、優惠多等因素,也位居出國意向榜前列。具體見表2。

表2 學生出國留學意愿相關情況(n=34)
2.1.3 出國留學意愿影響因素分析 本研究對個體因素、家庭因素進行細化,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個體因素對出國留學意愿的影響很大;從年級成績排名來看,成績越好,出國留學的意愿越高;英語水平與出國留學意愿也直接相關。家庭因素對出國留學意愿影響也較為顯著,家庭收入越高,能負擔的經濟壓力越大,學生出國留學的意愿越強烈。父母學歷越高,對孩子出國留學的支持力度越大,則學生出國留學的意愿越強烈。在職業方面,父母為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醫療行業從業人員的學生出國留學意愿強烈。見表3。

表3 學生出國留學意愿的影響因素 單位:人(%)
2.2 質性研究結果
2.2.1 學生的基本特征 隨機抽取的40 名學生中,男10 名,女30 名。其中,有明確出國留學意愿的僅2 人,占5.00%。
2.2.2 根據訪談材料和軟件抽提、凝練出3 個主題。
2.2.2.1 主題一:學歷受重視度低,工作區分度小 訪談中,幾乎所有受訪者均談到,經了解,實習階段及工作之后,學歷的受重視度不夠高,護理工作內容區分度較小。P3:“在實習中,我觀察到,護理本科生、高職護理學生所從事的工作內容相近,區分度不是特別大。這讓我對進一步深造產生了動搖。”P6:“護理專業比較特殊,很多東西都要靠臨床實踐來積累。職稱評審、崗位晉升中,主要以實踐操作、專家評審、同行評議、病人評價等為主,學歷重要,但是沒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2.2.2.2 主題二:外語、專業要求高,多數難達標 高職學生入校時本身外語基礎不夠扎實,且專科學制短,外語科目作為公共基礎課程,課時較少、強化訓練不夠。因此,多數學生英語水平處于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 級到大學英語四級之間。普遍存在外語詞匯量少、口語基礎薄弱等問題。因此,面對出國留學雅思、托福分數較高的語言要求,多數學生不能達標;此外,醫學教育較之高等教育其他專業,呈現要求高、課業重、課程難的現象。高職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較弱,跨語言攻讀國外衛生健康相關專業,面對大量復雜、難以記憶的專業詞匯,學生普遍存在較大的畏難情緒。P6:“我想去澳大利亞攻讀護理專業學士學位。但是,雅思英語要求很高。我覺得日常對話沒有問題,但雅思很難,專業更吃力。”P26:“國外高校掛科的代價很高,專業和語言方面,我都沒有足夠的信心,不敢挑戰”。
2.2.2.3 主題三:國內就業穩定,驅動力不強 對于學生來說,出國留學多與就業密切相關。就護理專業而言,目前國內的就業形勢看好。同時,國內生活穩定,能夠陪伴家人、營造穩定生活圈、提升幸福感。所以,護理專業學生出國留學的內部驅動力并不強。P9:“我不想出國留學。畢業基本上就可以進醫院,不管是不是三級甲等以上,都比較穩定。我是獨生子女,在國內可以陪伴父母,不需要刻意去融入異國文化、生活,這種生活挺好的。”P33:“就算出國留學,最終多半還是回到自己的國家工作。人脈關系要重新建立,我覺得還不如在國內讀書。而且,現在國內護士的工資待遇還不錯,沒必要出國去折騰”。
3.1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護理人員在提升人民健康福祉、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高職教育培養的護理專業學生作為護理隊伍主力軍,其培養質量、專業水準、國際視野與廣大人民群眾接受醫療服務的質量息息相關。就國家戰略而言,加強人才培養的國際合作,可進一步加強衛生人才流動,加強科技交流,強化衛生技術共享,共育衛生專業人才,助力構建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就高職院校而言,能切實助益衛生高職教育走出去,吸納國外高校相關學科建設及管理經驗,強化師資培養水平,提升高職校院國際化水平[10];就護理學科而言,學生出國留學能夠加強學科國際交流,提升學科建設水平,有助于培育更多外語通、專業強、技術高、視野寬的國際化專業人才;就護理專業學生個人而言,出國留學能夠汲取國外先進技術和教育理念,提升自身學科、外語水平,提高綜合素養[11-13]。
從研究方法來看,量性研究主要注重數據的搜集、分析,而質性研究關注人的系統性、整體性。因此,本研究基于質性研究樣本的不易得,按照主題飽和原則,抽取部分樣本開展深入訪談[14-15]。兩種研究方法的結合能夠更好地了解高職護理學生出國留學意愿,并分析其影響因素。開展此類研究,能深入了解高職護理學生的留學意愿。同時,可分析其出國留學意愿較低的深層次原因,以期提升高職院校國際化辦學水平及能力。
3.2 研究結論 通過前期量性及質性研究數據分析、主題歸納,主要得出以下結論:①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整體出國意愿較低。結果顯示,僅有4.19%的學生有強烈出國意愿。②預期出國時間以在國內考取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后為主。本研究數據表明,當前護理學生出國留學主要看中意向國家護理理念與技能、提升職業競爭力等因素,經濟因素外部吸引力下降明顯。留學意向國家的選擇上,也是看重其護理學科實力、職業發展前景、專業受重視程度。留學信息的獲得途徑以親友推薦、學校推薦為主。③學生個人因素是出國留學的主要影響因素。與其他專業相比,護理專業學生在校期間課程壓力較大,需經專業理論課、實訓課程、見習實習等培養環節。理論課的知識點記憶煩瑣,實操課需精益求精。這也就決定了護理學生要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沉浸。學制短、課程多、比賽多、執業資格證考試壓力大,這些特點都致使他們課外時間、個人精力等方面條件受限,必將導致其備戰出國留學的時間不足。因此,唯有成績排名靠前、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才更有底氣、能力選擇出國留學。④家庭因素也是高職護理學生出國留學的主要影響因素。家庭收入中等偏上、父母學歷較高、父母職業穩定、家庭對待學生出國留學的態度較為明朗等因素,是護理學生出國留學的有力保障。⑤學歷受重視程度低、工作內容區分度小也是影響高職護理學生出國意愿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發現,學歷在護士工作中所帶來的紅利較低。在入職之初,無論是高職還是本科學歷護士,在崗位上從事的工作內容相近、學歷所帶來的職稱和職務晉升等優勢較低。這也導致大部分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放棄繼續深造的想法。
3.3 做好高職護理學生出國留學工作的建議 高職護理學生出國留學能有效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外語水平、綜合素養,提高民生福祉,進而助益構建“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按照本研究結果,結合科研小組實際工作經驗,就如何做好高職護理學生出國留學工作提出以下建議。①社會層面:多措并舉、多方幫扶。針對學生個人準備充分、國內成績優異、家庭經濟條件欠佳者,銀行可設置低利率出國留學貸款金,社會公益組織可設置優秀學生出國留學資助,社會團體可協助辦理出國手續。②學校層面:因材施教、個別指導。做好出國留學意愿調研,結合學生個人實際情況,積極指導,提供具有針對性建議[16]。設立優秀畢業生出國獎助學金,在護理專業學生各方面準備較為充分的條件下,鼓勵其出國留學。學校外事辦公室、護理學院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國際合作與交流水平,加深對護理專業國際市場調研力度,搭建國際合作平臺,結合高職護理學生特點,積極探索具有針對性、可行性的合作院校。提供相關留學推介服務,切實提高出國意愿。針對國內就讀階段學業成績不理想、準備不充分、出國意愿不明確的學生,建議其認真評估,慎重選擇[17-18]。③專業層面:充分調研、對癥下藥。應不斷加強專業調查研究,分析、研判護理專業的國際化的“量”與“質”。通過國外研修、培訓等途徑,強化護理師資隊伍建設與培養;研究國際就業市場的需求,做好護理人才供給側改革;借鑒兄弟院校相關工作經驗,梳理可改進、提升空間。將國際護理標準、教材、理念與專業教材選用、校本教材編寫等教育教學手段相融合,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夯實高職護理學生的專業水準。在日常課程安排中,適度增加專業英語課時,培育學生職業情感,激發學生出國留學熱情。④個人層面:提早準備、未雨綢繆。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職護理學生出國留學意愿的主要影響因素來自家庭經濟壓力。如果確有出國打算,家庭應提早規劃,提升經濟實力,做好充足準備。此外,外語水平決定學生出國后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跨文化適應問題,也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本次調研發現,外語水平較高的學生比較少,而準備不充分則進一步影響其出國留學意愿。因此,建議學生根據家庭經濟水平、個人外語水平提前準備、提早謀劃,切實打好根基[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