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恒,盧幻真,張妹寧,李 黎,丁利萍,于嘉翔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yī)院,廣西530011
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居惡性腫瘤的首位[1],其中發(fā)病率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長[2],研究發(fā)現(xiàn)有越來越多的因素[3-4]影響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熓欠伟┎∪顺S玫闹委煼绞街?,病人會發(fā)生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加之疾病負擔、精神壓力等負性情緒影響,病人易出現(xiàn)疲乏、睡眠障礙。Leak 等[5]研究表明,肺癌化療病人疲乏發(fā)生率在80%以上;Palesh 等[6]指出在癌癥病人中,睡眠障礙發(fā)生率最高的是肺癌病人;杜秀婷等[7]對肺癌病人(以氣虛證為主)進行中醫(yī)辨證,指出中醫(yī)護理技術(shù)易于操作、副作用較低,有較高安全性,能有效緩解癌癥病人疲乏癥狀;國內(nèi)還有多項研究將中醫(yī)護理應用于癌癥病人疲乏中,但應用雷火灸干預肺癌病人疲乏鮮有報道[8-9]。雷火灸以針灸經(jīng)絡學說為理論,集針、灸、中藥外治于一體,是由艾絨、黃芪、麝香等中藥組成的藥艾條,與普通艾灸相比,雷火灸藥效更強、火力更猛、滲透力更強,具有溫經(jīng)通絡、溫陽補虛、扶正培本等功效[10]。本研究以辨證施護為指導,將雷火灸應用于氣虛證肺癌化療病人,以期改善病人疲乏癥狀,提高其睡眠質(zhì)量和生存質(zhì)量。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1.2.1.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向病人講解化療常見不良反應及化療期間注意事項,對化療引起的不良反應給予對癥護理,給予病人營養(yǎng)支持、心理疏導等常規(guī)護理。
1.2.1.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雷火灸護理,用趙氏雷火灸進行恒溫灸護理[生產(chǎn)企業(yè):重慶市渝中區(qū)趙氏雷火灸傳統(tǒng)醫(yī)藥研究所,每支25 g,每盒3 支],點燃雷火灸條一端,將燃燒的一端朝下插入手柄,蓋上頂部蓋子,病人取仰臥位或俯臥位,將灸具置于腧穴上,用毛巾環(huán)繞灸具底端,保證藥效和熱力,固定灸盒,再用大毛巾遮蓋整個灸具,保持溫度恒定,施灸過程以病人感受皮膚溫度舒適為準。取穴:中脘、關(guān)元、氣海、神闕、雙足三里、肺腧、脾俞,雷火灸距離皮膚3~5 cm,每天1 次,每次20~30 min,從化療第1 天起至化療結(jié)束后5 d 為1 個療程,兩組均干預3 個療程。
1.2.2 評價工具
1.2.2.1 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 該調(diào)查表為自行設計,由人口學資料和臨床資料組成,包括年齡、性別、職業(yè)、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有無吸煙史、疾病分期、病理類型。
1.2.2.2 Piper 疲乏修訂量表(The 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PFS-R) 該量表由Piper 編制并修訂,共4 個維度、22 個條目,主要用于評估行為、認知、感覺和情緒方面的疲乏程度,行為和認知各包含6 個條目,感覺和情緒各包含5 個條目,采用李克特11 點評分法,總分由4 個維度的平均分得出。輕度疲乏:0~3.3 分;中度疲乏:3.4~6.7 分;重度疲乏:6.8~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疲乏程度越重。So 等[15]翻譯的PFS-R 中文版量表重測信度為0.98,總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91,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16]。薛秀娟[17]也證實PFS-R 的內(nèi)容效 度 為0.87,4 個 維 度 的Cronbach′s α 系 數(shù) 為0.603~0.742,具有較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
1.2.2.3 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該量表由Buysse 等[18]于1989 年編制,用來評價被試者最近1 個月的睡眠質(zhì)量,量表包括18 個條目和7 個維度(睡眠質(zhì)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組成,每個維度按0~3 分計分,最高分為21 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zhì)量越差。國內(nèi)學者劉賢臣等[19]于1996 年將PSQI翻譯成中文,研究表明中文版PSQI 具有很高的信效度,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84,重測信度系數(shù)量表總的為0.81,該量表可以應用于國內(nèi)人群睡眠質(zhì)量測評。
1.2.2.4 安全性指標 皮膚反應以發(fā)紅或微紅為度[20],病人出現(xiàn)燙傷、水皰、潰爛等為不良反應。
1.2.3 資料收集方法 兩組均進行3 次測評,研究對象開始第1 次化療前1 d 即干預前由研究人員指導兩組病人填寫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PFS-R、PSQI。干預完成時收集兩組PFS-R 和PSQI 得分,觀察組在干預完成當天進行測評,對照組在第3 次化療結(jié)束后當天進行測評。在干預后2 周即病人住院進行第4 次化療的入院當天進行兩組病人疲乏和睡眠質(zhì)量測評。測評前研究者再次向病人解釋研究的目的、意義以及問卷填寫注意事項,問卷填寫完成后,研究者檢查有無漏填等問題,如有疑問及時向病人核對。
1.2.4 質(zhì)量控制 課題組由1 名主任護師、1 名副主任護師、2 名臨床帶教老師和4 名護理研究生組成,小組成員進行統(tǒng)一培訓和指導,包括雷火灸操作流程、研究的目的及意義、問卷填寫注意事項、如何與病人及家屬溝通等。將科室分為A、B 兩個區(qū)域,隨機分組后將觀察組病人安排在A 區(qū),對照組病人安排在B 區(qū)。雷火灸干預小組由1 名帶教老師和2 名護理研究生負責施行,科室負責中醫(yī)外治的資深、副高級職稱的老師全程指導;對照組由1 名帶教老師和2 名護理研究生負責常規(guī)護理。
1.2.5 數(shù)據(jù)整理及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收集的調(diào)查問卷進行整理及編碼,剔除不合格問卷,由兩名小組成員配合將數(shù)據(jù)錄入Excel 軟件,錄入完成后由第3 人根據(jù)原始資料進行核對。采用SPSS 22.0 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描述,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以及構(gòu)成比表示,一般資料采用t 檢驗或χ2檢驗進行比較,兩組間差異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進行比較。若Manuchly 球形度檢驗P>0.05,則滿足協(xié)方差矩陣球形檢驗,不需要對結(jié)果進行校正,若P<0.05,則采用Greenhouse-Geisser 法校正自由度。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2 例失去聯(lián)系,2 例因病情加重而退出,1 例死亡;對照組2 例轉(zhuǎn)院治療,2 例病情加重退出。觀察組失訪5 例,對照組失訪4 例,兩組失訪人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男29 例,女8 例,年齡(47.96±8.04)歲;對照組男32 例,女6 例,年齡(47.65±7.67)歲。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其他資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單位:例(%)
2.2 兩組干預前后疲乏得分比較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兩組PFS-R 總分及各維度得分組間效應、時間效應及交互效應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時間疲乏得分比較(±s) 單位:分

表2 兩組不同時間疲乏得分比較(±s) 單位:分
①為Manuchly 球形度檢驗顯示,P>0.05。
維度情緒組間效應組別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例數(shù)37 38 37 38 37 38 37 38 37 38干預前5.17±0.50 5.04±0.34 4.79±0.61 4.72±0.57 4.59±0.29 4.47±0.35 4.30±0.46 4.15±0.51 4.68±0.31 4.57±0.25干預完成時3.21±0.33 5.45±0.61 3.16±0.3 5.02±0.55 3.09±0.33 4.65±0.33 2.81±0.26 4.40±0.56 3.06±0.23 4.84±0.24干預后2 周2.25±0.38 5.83±0.61 2.33±0.36 5.38±0.54 2.37±0.29 5.04±0.36 2.18±0.37 4.85±0.44 2.29±0.27 5.25±0.28時間效應交互效應F 組間P F 時間P F 交互P 437.459<0.001 151.027<0.001 531.907<0.001感覺306.819<0.001 113.509<0.001 323.639<0.001認知612.440①<0.001 180.668①<0.001 477.239①<0.001行為264.489<0.001 109.997<0.001 371.127<0.001總均分1 312.800①<0.001 277.446①<0.001 817.760①<0.001
2.3 兩組干預前后睡眠質(zhì)量得分比較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兩組PFS-R 總分及各維度得分組間效應、時間效應及交互效應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同時間睡眠質(zhì)量得分比較(±s) 單位:分

表3 兩組不同時間睡眠質(zhì)量得分比較(±s) 單位:分
①Manuchly 球形度檢驗顯示,P>0.05。
維度睡眠質(zhì)量組間效應組別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例數(shù)37 38 37 38 37 38 37 38 37 38 37 38 37 38 37 38干預前2.14±0.58 2.38±0.59 1.73±0.56 1.84±0.5 1.35±0.48 1.19±0.39 1.92±0.72 1.76±0.49 1.86±0.34 1.97±0.28 0.89±0.39 0.95±0.32 2.14±0.34 2.16±0.37 12.03±1.04 12.24±1.38干預完成時1.14±0.58 2.41±0.49 0.73±0.56 1.97±0.37 0.65±0.63 1.54±0.55 1.11±0.69 1.92±0.49 1.05±0.52 2.00±0.41 0.59±0.55 1.30±0.46 1.03±0.49 2.03±0.55 6.30±1.35 13.16±1.83干預后2周1.00±0.57 2.19±0.56 0.59±0.49 1.84±0.37 0.57±0.50 1.57±0.55 0.97±0.60 1.86±0.53 0.89±0.51 1.95±0.57 0.54±0.51 1.05±0.41 0.84±0.44 1.95±0.62 5.41±1.21 12.41±1.95時間效應交互效應F 組間P F 時間P F 交互P 57.822<0.001 90.492<0.001 62.684<0.001入睡時間72.125<0.001 102.939<0.001 1 257.500<0.001睡眠時間29.562<0.001 8.631<0.001 73.431<0.001睡眠效率16.534<0.001 38.217<0.001 68.096<0.001睡眠障礙65.458<0.001 50.847<0.001 49.237<0.001催眠藥物27.309①<0.001 3.940 0.022 17.484①<0.001日間功能障礙58.206<0.001 112.411<0.001 61.162<0.001總分254.688<0.001 216.323<0.001 288.837<0.001
2.4 安全性 兩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
3.1 雷火灸能夠降低氣虛證肺癌化療病人疲乏程度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干預前兩組均為中度疲乏,干預完成時和干預后2 周觀察組疲乏程度轉(zhuǎn)為輕度,且隨著時間變化疲乏程度逐漸降低,表明雷火灸可以有效降低氣虛證肺癌化療病人疲乏程度。盧璐等[21-22]研究表明,雷火灸能夠緩解乳腺癌、胃癌化療病人癌因性疲乏,提高生存質(zhì)量。癌因性疲乏從中醫(yī)角度看屬于“虛勞”的范疇,符合“虛癥”的臨床表現(xiàn)和特點[23],氣虛證肺癌化療病人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氣短乏力、神疲懶言,《靈樞》中提到“虛則補之,陷下則灸之…陰陽皆虛,火自當之”,因此,癌因性疲乏可用雷火灸扶正固本、調(diào)節(jié)陰陽,提高機體免疫力。雷火灸將針灸、艾灸、中藥相結(jié)合,中藥在熱力作用下滲透到深部組織,進入體內(nèi)循環(huán),促使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zhì)交換,達到扶正氣、補陰陽、調(diào)臟腑的作用[24]。Weis[25]研究表明,59%~100%的癌癥病人會出現(xiàn)癌因性疲乏,化療期間病人疲乏會加重;趙明月等[26]的綜述中提到雷火灸有理氣和胃、調(diào)節(jié)臟腑氣機的功效,能夠升高白細胞,緩解化療帶來的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從而緩解化療病人癌因性疲乏癥狀。馮群星等[24]研究顯示,雷火灸具有抗炎作用。目前,學者們最關(guān)注的癌因性疲乏的機制是炎癥假說[27]。從作用機制角度來講,雷火灸能夠緩解肺癌化療病人疲乏癥狀,提高其生存質(zhì)量。
3.2 雷火灸能夠改善氣虛證肺癌化療病人的睡眠質(zhì)量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干預前兩組病人睡眠質(zhì)量較差,干預完成時和干預后2 周觀察組睡眠質(zhì)量得到改善,且隨著時間的變化睡眠質(zhì)量得分逐漸降低。中醫(yī)學認為睡眠障礙屬于“不寐”?!吨T病源候論》中指出,虛勞及大病后陰陽俱虛,榮衛(wèi)不和,故不得眠;虛勞和疾病導致的臟腑功能失調(diào)會引起陰陽兩虛、氣機不調(diào),引起睡眠障礙。肺癌病人病變在肺臟,臟腑功能虛弱,陰陽失調(diào),加之化療不良反應更易引起病人睡眠障礙。氣虛證病人正氣不足,不寐更甚。雷火灸通過溫熱刺激和藥力作用,達到溫陽補虛、溫通經(jīng)絡、平衡陰陽、調(diào)節(jié)臟腑氣機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肺癌化療病人的睡眠障礙[28]。顏雯晶等[29]對住院治療的220 例肺癌化療病人進行聚類分析,表明肺癌化療病人存在疲乏-負性情緒-疼痛-睡眠障礙癥候群;Lin 等[30]研究表明,疼痛、睡眠障礙、負性情緒和癌因性疲乏四者相互影響,嚴重影響癌癥病人生活質(zhì)量。雷火灸在緩解肺癌化療病人疲乏癥狀的同時,也一定程度改善了病人的睡眠質(zhì)量,在改善睡眠質(zhì)量的同時,降低了肺癌化療病人的疲乏程度。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雷火灸能夠有效緩解氣虛證肺癌化療病人的疲乏癥狀,改善其睡眠質(zhì)量,具有一定安全性。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仍需擴大樣本量進一步驗證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且本研究僅隨訪觀察2 周,雷火灸的長期干預效果仍需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