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黎沖森

智能汽車承載著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新使命。作為中國智能汽車領域2021 年開年第一賽,它吹響了智能汽車奔向新征程的沖鋒號角,將助推無人駕駛汽車時代的早日到來。
1 月14 日,為期3 天的2021 中國長春(國際)無人駕駛汽車冰雪挑戰賽在長春圓滿落幕。大賽以“冰雪智馭,E 行時代”為主題,來自全國最具代表性的約30 支參賽隊參與競逐。
本次大賽由長春市人民政府、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共同主辦,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北方)示范區、長春國際影都板塊(凈月區、蓮花山區)承辦。
1 月12 日上午,長春市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長春市凈月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孫洪健、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駕駛專業委員會主任鄧偉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羽和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中國區總經理徐秉良等出席了開幕式,并共同啟動了賽事。在開賽儀式上,裁判代表和參賽隊代表分別進行了宣誓。
3 天的冰雪挑戰賽設置了不同的挑戰科目,檢驗參賽車輛的各項創新技術成果,將掀起新一年中國智能汽車發展的新熱潮。3 天賽事,數十家業內主流媒體進行了全程報道,引起了業內外廣泛關注。
在冰雪嚴寒氣候條件下,3 天的賽事均在復雜的冰雪場景下開展測試、競技和科技探索。這是本次大賽的一大特點。它填補了智能駕駛測試場景的空白。
冰雪路況是智能汽車的三大挑戰之一,也是智能汽車發展必須要闖的難關。而寒冬一月,長春銀裝素裹,最低溫度達到近零下30 度。低溫環境對于感知套件、慣導、車載工控機和電池等都是極大的考驗。冰雪場景成為我國智能汽車創新發展進程中亟待彌補的空白,也是檢驗智能汽車技術水平的試金石。
據悉,本次大賽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以中國東北冬季冰雪嚴寒氣候條件下的典型道路為場景,以智能汽車為參賽“選手”,攻克技術難點,提升行業占位,打造集創新性、技術性、季候性、生態性、觀賞性“五位一體”的智能汽車賽事。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駕駛專業委員會主任鄧偉文教授表示,本次大賽以中國北方冰雪嚴寒氣候條件下的復雜道路為測試場景,開展于測試、競技和科技探索于一體的競賽,為智能汽車的科技創新和實踐驗證提供支撐,為國家決策、產品技術提升、社會科普認知提供了權威、公正的服務,意義重大。
“無人駕駛的比賽有很多,但冰雪挑戰賽是世界首次。”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羽接受《汽車縱橫》采訪時說,“在暴雨和暴雪天、高海拔狀況下,無人駕駛能否像正常路況下行駛還是面臨比較大的挑戰。長春的冰雪環境讓我們可以塑造不同的場景,來考驗車輛能否在冰雪環境下正常運轉。”
賽事間隙,參賽隊代表、一汽集團智能網聯開發院智能駕駛研究所所長厲健峰接受《汽車縱橫》采訪時說:“這次紅旗有4 輛車參加所有場景的比賽,其中小巴2 輛,越野車1 輛,城市道路車1 輛。在零下30 度等低溫條件下,我們車輛的可靠性能都沒問題。”
東風汽車也派出了參賽隊。東風參賽隊代表、智能駕駛技術開發工程師蔡營接受《汽車縱橫》采訪時也表達了相似觀點。他說:“東風的智能駕駛都是按車規要求設計,在低溫條件下能正常運行。我們有一套完整的開發體系,包括在高寒地區測試。在北方寒冷地區的主要挑戰是,傳感器要經受得住低溫環境考驗。其實,智能駕駛性能必須滿足這個要求,不能在低溫條件下出現降級或性能衰減。在冰雪區域的比賽對我們挑戰不大,因為我們之前已經在比這更復雜的場景下試驗過。”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駕駛專業委員會主任 鄧偉文(左)
智能汽車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本次大賽設置了小巴環潭表演賽、城市冰雪挑戰賽和越野冰雪拉力賽三個部分,讓冰雪挑戰賽難度逐級加碼,全面測試智能汽車在嚴寒環境下的“耐力”。
1 月12 日,小巴環潭表演賽在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舉行,賽區全程約1.6 公里,以封閉園區短途接駁場景為主,包括起點、環島同行、行人識別及響應、掉頭、停靠接駁和終點等6 個場景,重點考核自動駕駛小巴的示范運營能力,將智能場景與自然景色融合,提高公眾對無人駕駛汽車的認知。
這是國內首次舉辦無人小巴的比賽。記者現場了解到,無人駕駛小巴車內沒有方向盤、剎車和油門踏板,是典型的L4 級自動駕駛汽車。此次參賽隊,既有整車廠的紅旗小巴和東風小巴,也有高科技創業公司,他們代表了行業最高水平。在比賽中,各參賽隊的表現均可圈可點,深受媒體追捧。網絡直播也吸引了眾多觀眾。
東風汽車是此次賽事的重要參與者,參賽車輛備受關注。“我們這次參賽有2輛車,都是智慧小巴。東風在無人駕駛方面有很多積累,最早是做乘用車的無人駕駛,2018 年開始做智慧小巴,這次參賽的車輛是第二代智慧小巴。如果按L4 級的標準,我們的參賽車已經達到L4 級。”蔡營接受《汽車縱橫》采訪時說,“其實,這只是我們的一款車型,我們還開發了智慧巡邏車、無人清掃車、無人快遞車等車型。我們的無人駕駛車已經在國內許多地方交付運營了,目前主要在封閉限定區域,比如科技園、一些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在他看來,盡管在開放區域,L4 級還處于討論階段,但如果在限定區域,L4 級的車輛運行是沒有問題的。
另外,還開通了小巴體驗環節,長春市民從1 月12 日至14 日可以到凈月潭游客中心進行體驗。
1月13日,城市冰雪挑戰賽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北方)示范區(啟明軟件園)舉行。據悉,原定有19支參賽隊,但由于疫情因素,最終有13支參賽隊參與此項比賽,他們來自整車企業、科技創新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這是在北方冰雪環境下對智能駕駛的一次大考,也是國內首次。賽區全程約2.2 公里,賽道設置殘雪路面通行、冬季作業區域避讓、降雪后車輛識別與跟行等18 個典型場景,主要考核自動駕駛系統在冰雪環境下城市交通環境的感知及執行能力。
現場比賽異常激烈。最精彩的場景出現在降雪天氣通行。降雪機以中雪的雪量還原自然之威,這對傳感器影響非常大,對決策算法和控制構成巨大挑戰。盡管此類場景在現實中常見且非常危險,但對推動智能駕駛水平提升和商用大有裨益。據悉,此次城市冰雪挑戰賽成功圈粉460 萬。

長春市凈月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 孫洪健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柳 燕
1 月14 日,越野冰雪挑戰賽在天定山滑雪場壓軸上演。賽區全程約13 公里,東靠天定山滑雪場,西依長春冰雪新天地,賽道穿越民宿小鎮、開心農場和橋洞通行等場景,主要評測自動駕駛系統在冬季低溫環境下的耐久性,復雜越野路段的自動駕駛能力以及在網絡信號不穩定情況下的通行能力。這是冰雪旅游與智能汽車深度融合的獨有場景,也是最精彩的賽事和最美的風景,讓大賽難度再度升級。
據了解,越野冰雪挑戰賽有13 支參賽隊。轉彎、加速、上坡、過雪、踏冰,最高速度達到了70km,冰雪環境下特殊道路場景為參賽車輛的里程和數據再添亮色,也讓賽隊能力再度得到錘煉。
最吸引眼球的還是那個綠色的無人駕駛拖拉機,憨憨的外表圈粉無數,被大家叫作“小綠”。作為裁判車的紅旗HS7 緊隨其后,一上路大家說這牌面和氣勢,就像個帶頭大哥!賽事順利結束,通過網絡直播成功圈粉1000 萬+。
3 天的賽事看起來輕松和有趣,但組織者卻克服了重重困難。“比賽規則制定就不容易,既不能太超前,也不能滯后,尤其在冰雪環境下,存在許多不可預測性,更增加了工作的難度。”王羽接受《汽車縱橫》采訪時說,“這個比賽從2019 年開始策劃,前期做了很多研究和探索,準備工作花了一整年,但執行只用了一二個月,因為前期準備工作做得很充分,可謂厚積薄發。”
顯然,冰雪環境對智能汽車而言是一大現實的挑戰,但它也是極大的機遇。據了解,此次賽事旨在推動智能汽車在高寒氣候和冰雪環境下的跨越式發展和產業生態發展,全面展示我國智能汽車發展水平和創新成果,加速智能汽車商業化落地。據公開資料,目前搭載智能網聯技術的新型車滲透率約為45%,到2025 年市場滲透率將超過75%。
在開賽儀式上,長春市凈月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孫洪健說,近年來長春市加快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以及優勢充分釋放的城市轉型發展之路。無人駕駛冰雪挑戰賽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旨在讓智能汽車走出實驗室,拓展智能汽車的場景適應能力和環境適應性,促進其商業化進程。
而作為汽車行業組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一直在推動國內智能網聯汽車全面、深入的發展。賽事期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接受《汽車縱橫》采訪時說,在推動智能汽車戰略落地方面,今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重點圍繞以下四個平臺展開:一是通過中德智能網聯汽車中心政策法規協調、數字化檢測認證、數據地方節點、大數據實驗室和產業孵化等方面工作,大力推動ICV 新技術和新模式的創新應用。二是建設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汽車行業數據交互平臺,打造汽車行業的底層數據交互共享基礎設施,構建汽車產業數據合作共享生態。三是通過智能網聯汽車委員會聯合產業上下游開展深入研究,聚焦產業共性問題和基礎技術平臺。該委員會下設軟件定義工作組(SDV 工作組),協同整車廠和汽車電子產業鏈相關企業單位共同定義面向未來的汽車新架構,打造新生態。四是通過智慧車聯產業生態聯盟,解決智能汽車與智能手機之間互聯互通互助問題,構建汽車和手機跨界融合的生態體系。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北方)示范區總經理 巴 勇

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陶 暉
柳燕表示,本次無人駕駛汽車冰雪挑戰賽,不僅是在極限氣候條件下考驗所有參賽車輛,是一次在全新冰雪場景下的特別賽事,更為行業搭建了交流平臺,為新技術提供了驗證的舞臺,可以說是對智能汽車在未來更廣泛領域應用的一次預演。因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聯合主辦方的身份,積極支持此次大賽,希望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等方面為行業搭建多維度的平臺,共同推進智能汽車產業健康持續地發展。
而一汽集團就是國內智能汽車發展和實踐的重要代表。厲健峰接受《汽車縱橫》采訪時說:“我們堅持創新驅動,這次參賽的4 輛車都是L4 級的,都是我們自己開發的。‘十四五’期間,我們爭取在L4 級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紅旗以前參加過在重慶、天津舉辦的智能汽車挑戰賽,這次比賽在我們的主場長春舉辦,我們爭取拿到更好的成績。”據他介紹,紅旗將開發L4 級的新車型。
據了解,在“旗偲”智能網聯技術戰略布局下,一汽在不斷強化技術攻關和技術積累,著力搭建L3 級、L4 級和L5 級三大技術平臺,以形成智慧系統、線控底盤和萬物鏈接等5 類核心能力。此次一汽紅旗參賽的L4 智能駕駛小巴、紅旗EV-L4 等車輛均實現L4 級自動駕駛功能,在比賽中經受了嚴苛考驗,用硬核實力詮釋著“中國智造”。
1 月14 日下午,所有賽事順利完成,并在天定山滑雪場舉行了隆重的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大賽主辦單位、承辦單位有關領導、贊助企業代表、來自全國各地的裁判和參賽隊成員代表參加了閉幕式。
閉幕式由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北方)示范區總經理巴勇主持,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陶暉致辭。陶暉表示,無人駕駛汽車冰雪挑戰賽的舉辦是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時強調的必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實現技術自立自強,做強做大民族品牌重要講話精神的落實和部署,啟明信息將和國內智能汽車同行共同努力,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奉獻聰明才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書寫壯麗華章。大事總裁判長鄧偉文教授從賽事技術特點、比賽的整體情況及車隊比賽過程等進行了點評和賽事總結。最后,長春蓮花山生態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國濤宣布2021中國長春(國際)無人駕駛汽車冰雪挑戰賽圓滿閉幕。
閉幕式上,揭曉了此次大賽的最終獲獎車隊,有關領導及嘉賓對獲獎車隊進行了頒獎。據悉,東風悅享2 隊、紅旗小巴二隊、東風悅享1隊、中科原動力和紅旗小巴一隊榮獲最佳商業價值獎;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渝躍車隊、中國一汽紅旗城市賽一隊、江蘇大學清研智能隊、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創智藍鯨車隊、浙江越影科技有限公司越影智行車隊和蘇州駕駛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清華智駕榮獲城市冰雪挑戰賽大獎;中國一汽紅旗越野一隊、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盤古開天車隊、吉林省聯通公司5G 增長吉、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創智藍鯨車隊、江蘇大學清研智行車隊和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渝躍車隊贏得越野冰雪挑戰賽大獎。另外,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渝躍車隊還榮獲城市冰雪挑戰賽技術突破獎。
作為中國智能汽車領域2021 年開年第一賽,中國長春(國際)無人駕駛汽車冰雪挑戰賽吹響了智能汽車奔向新征程的沖鋒號角,將助推無人駕駛汽車時代的早日到來。智能汽車承載著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新使命,市場前景廣闊,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