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惠彬
【摘? ? 要】歲月如梭,轉(zhuǎn)眼間我已踏上特教崗位六載。當我踏上特教教師講臺的那一刻起,就希望能做一名學生和家長心中的好老師。然而作為一線教師,特別是特教班的班主任,學生管理、班級管理、家校合作……一大堆的瑣碎事情有時真讓自己感到力不從心,特別是在與個別“刁鉆”家長的溝通方面,那簡直是“世紀難題”。
【關(guān)鍵詞】特教;班主任管理;愛
中圖分類號:G63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5-0010-02
【Abstract】The years have passed, and in a blink of an eye I have been on a special education post for six years. From the moment I set foot on the podium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I hope to be a good teacher in the hearts of students and parents. However, as a front-line teacher, especially the head teacher of special education classes, student management, class management,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 lot of trivial things sometimes really make you feel powerles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with individual "tricky" parents. That is simply "the problem of the century."
【Keywords】Special education; Head teacher management;Love
一、做好特教班主任工作,要學會換位和感謝
我經(jīng)常參加學校組織的班主任交流會,并和同事一起交流帶班經(jīng)驗。在交流會上,小教的同事常抱怨孩子一二年級時家長都很積極,什么事都主動和老師聯(lián)系,高年級就不一樣了,孩子各方面都不錯的家長很主動,孩子問題比較多的幾乎都躲著老師。我卻納悶:特教班的孩子殘疾程度和類型不一,有的是智力發(fā)育遲緩或腦癱的孩子,有的是言語發(fā)育遲緩的孩子,有的是不懂交往的“星兒”。他們不分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可新來的家長都躲著老師,倒是老生的家長比較主動。這是為什么?是工作忙還是不知道該怎么配合老師,或是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tài)度出了問題?
愛就是尊重、信任、理解和接納。家校關(guān)系本質(zhì)上是兩種關(guān)系:消極意義上的契約關(guān)系和積極意義上的合作關(guān)系。不僅是教師,每個家長的教育觀也是各不相同的,對學校、對教師的期待也不一樣。其實,一個智慧的班主任應(yīng)該要站在家長的角度看問題,多了解學生,愛學生,讓每一個家長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孩子的熱愛。可我卻忽略了先了解家長不交流的真正原因:家長對特殊教育的認識不夠,對孩子有著過高的期望,他們雖然把孩子送進了特教班,但內(nèi)心其實是排斥的。只要我們換位思考,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骨肉,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和99.99%的家長一樣,希望聽到孩子的亮點,哪怕是很糟糕的孩子。因為每一個孩子對于每一個家長來說都是亮點,都是希望,都是未來。誰不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沒有一位家長愿意自己的孩子被說是有問題的孩子,更沒有一位家長心里愿意一下子承認自己的孩子是特殊兒童。找到“問題家長”的根源,我便開始思考:該怎樣幫助家長重新樹立正確的育兒觀,讓家長更愿意配合老師,更快接受自己的孩子是特殊兒童的事實,并相信孩子只要經(jīng)過持之以恒的康復(fù)訓練也會學有所成,進而達到家校合作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總結(jié)經(jīng)驗,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行動:其一,換位思考,感謝家長。換位思考,不急于求成,感謝家長對孩子的悉心照顧,感謝他們在百忙中抽空輔導孩子;其二,善于表揚,關(guān)注心理。對家長和學生的要求降低,關(guān)注家長和學生心理;其三,傳遞正能量,正視問題,解決問題。
二、做好特教班主任工作,就要學會“刨根問底”
回顧自己帶班歲月里的點點滴滴,其實都沒離開過家校合作。那如何做好家校合作呢?“追根刨底”是個好方法。我們班上有一個自閉癥孩子,記得我剛接班上課時,他幾乎每一節(jié)課都在班級里手舞足蹈,哭哭啼啼,無法正常上課。課后和班主任了解到他剛上學時幾乎是讓家長用棍子趕進教室的。我尋找一次契機將這位孩子的媽媽留下,并和她做了一次深聊。孩子媽說他不愛讀書的原因可能是五歲時去一所特殊教育培訓機構(gòu)寄宿,一周接回一次嚇到了,孩子還總是說:“我要吃雞屎。”慢慢地,家長自己也有點嫌棄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同齡兒,鄰居也欺負他憨實,當時她忙著照顧襁褓中的二胎,沒放心上。了解完孩子行為和情緒異常的來龍去脈,我不禁感慨這對母子的早期親子關(guān)系怎會如此糟糕,這個孩子幼兒時期是承擔了多大的心理負擔才會如此緊張、焦慮!因此,要讓孩子在心理上有穩(wěn)定感,就必須讓家長理解與接納自己的孩子。于是,我從家庭的親子關(guān)系、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態(tài)度兩方面和家長梳理出問題行為的真正原因,并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如建議家長盡量給孩子創(chuàng)建溫馨和諧的環(huán)境,堅持每天上學時笑著跟孩子說:“爸爸媽媽愛你,好好上學,放學來接你。”放學時早點來接孩子,讓孩子有安全感。至于糾正孩子不說“我要吃雞屎”,我用了“鸚鵡學舌”和替代法,抓住每一次單獨輔導他的機會,如寫字、讀兒歌、個訓、運動等,一手牽著他的手,一手擺正他的臉,讓他看著我,跟我說:“我愛讀書。”家長可能經(jīng)不起我的“窮追不舍”,從質(zhì)疑到配合。大概半個學期的時間,這孩子在課堂中哭泣和碎碎念的現(xiàn)象逐漸少了,自三年級起到現(xiàn)在七年級,沒再提起那句話,有時還會自己念叨“我愛讀書”,笑臉也顯得天真無邪,讓我倍感欣慰。許多專家傾向于將兒童、青少年的情緒與行為障礙歸咎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guān)系,因為兒童的行為模式受家庭的影響很大,親子關(guān)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兒童的心智成長。“追根刨底”這個方法的確有效地減少或避免了學生一些問題行為的發(fā)生,讓我在班級管理和處理師生關(guān)系上游刃有余。
三、做好特教班主任工作,要做到“不吝嗇”
特教班主任工作是做不完的,是煩瑣的,在一線教學中,我一直在“研究”如何管理得“新”,如何讓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我在工作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當班主任不吝嗇對學生的贊美,不吝嗇花時間與家長溝通,將懲戒變成了包容和引導,將學習變成了“師父”與“徒弟”的事情,將閱讀變成了家長關(guān)心的事時,班級就充滿生機活力。只要我們愿意用心去感受每一個與孩子接觸的瞬間,就可以每時每刻享受學生的喜愛,享受一線教學給自己帶來的幸福和快樂。
現(xiàn)在微信是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所有家長即使再忙也會抽時間來看看微信消息,因此通過微信、微信群開展溝通交流工作是一個很好的渠道。我平時一般在班群里不僅發(fā)一些與學生相關(guān)的學校、班級的通知或批量性學生的成長照片,還照顧到家長的需求:照片私發(fā)。俗話說得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記得有一次活動課,我把一個孩子最認真搭積木時的那一刻拍下來傳給家長,家長連發(fā)了三次感謝,還說了很多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最后發(fā)過來帶著玫瑰的表情,她那一時刻可能感受到了教師對學生的關(guān)愛,打開心扉和我就孩子在家和在校表現(xiàn)、心理問題等溝通了一個多小時,家校有效溝通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四、做好特教班主任工作,就要做一個有魅力的人
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對學生和家長都會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應(yīng)該具有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成為一個班級“活”起來的表率。
自身方面,我不斷地學習特教和班主任管理知識,在實踐中總結(jié)經(jīng)驗,嚴于律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在學生面前情緒高昂、用語幽默、態(tài)度親和,充滿朝氣,做學生的榜樣。
學生方面,我對學生的養(yǎng)成習慣十分重視,制定班級公約、上課遵循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下課后和學生一起運動、聊天,讓他們對我有好感,信賴我。
家長方面,因為我的學生是特殊兒童,所以我平時對家長比對學生更加嚴格,每堂課的知識點都會通過釘釘請家長在晚上給孩子加以鞏固,并根據(jù)每個學生的認知特點對學生的作業(yè)提出要求,不允許上課無故早退、請假。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堅持學習,樹立自身形象,在班級管理中始終堅持“以德為先、以愛為本、以理服人、大膽創(chuàng)新、善于總結(jié)”,在處理學生問題和家長問題時,做到傾聽、善意、平等尊重,贏得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和尊敬,營造寬松和諧的魅力班級。
一線帶班是苦的,也是甜的。教師無法選擇學生和家長,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教育方式和溝通手段。雖然我所帶的班級、所教的孩子不同于普通兒童,我的學生、家長多少存在著自卑心理,但我相信只要目光中有愛,不起眼的小草也能開出美麗的花兒;只要我們心中有愛,這些被差點遺忘在角落里的星星也能在湛藍的天空中綻放生命的光芒;只要我們用心去愛,用心去行動,婆婆媽媽的生活會日日精彩,融合愛與希望的教育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鄒勇.智慧教學,用“愛”鑄造一雙隱形的翅膀,教育理論研究(第九輯)[C].2019.
[2]劉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