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
【摘? ? 要】西塞羅曾說:“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課上,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加以培養,有利于促進他們專心學習課堂知識,改善他們不健康的價值觀,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讓他們形成獨立人格。基于此,本文將對小學中年級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策略展開詳細闡述,旨在提高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效果。
【關鍵詞】小學;行為習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5-0183-02
【Abstract】Cicero once said: "The power of habit is huge." In class,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behaviors and habits of students will help them to concentrate on learning classroom knowledge, improve their unhealthy values, guide them to grow healthily, and make them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elaborate on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good behaviors and habits for middle-grad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iming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effect of students' habi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Behavioral habits; Develop
目前,受奢侈主義、攀比思想、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影響,許多學生表現出了缺少正確事物判斷的能力,形成了不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之,中年級學生尚處于是非觀念、自我判斷能力等的形成階段,容易因網絡、社會風氣不良影響誤入歧途,養成不健康行為習慣。面對這個問題,要重視于班級管理工作中關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一、加強班級文化建設
“文化的價值在于它對人類品性的影響。”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時,要重視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用好的文化熏陶學生,促進他們習慣養成。班級文化建設中,要利用好板報、宣傳欄、公告欄等,直觀展示優秀人物事跡,影響學生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自然而然學會互相幫助,形成助人為樂良好品性。同時,我們要扮演好“指揮者”角色,在堅持“一切為了學生”基礎上,針對學生個性特點,組織他們參與課堂管理,讓他們在課堂管理中慢慢形成主體意識,自覺為班級文化建設努力規范自身行為習慣。
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要重視完善相關激勵和評價機制,滿足學生需要得到肯定的需求,激勵他們慢慢進步,最終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西塞羅曾說:“習慣能造就第二天性。”在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進行培養時,首先,可于新學期開始時與學生一起設計一個“由雄鷹搏擊長空和帆船乘風破壞組合”的班徽,彰顯勇敢、拼搏、進取班級精神,熏陶學生。
其次,以班級精神為中心,與學生展開激烈討論,一同制定班訓:自信、自強、拼搏、守紀、勤學、進取。共同編制“我們的公約”:儀容儀表、言語文明、互助同學等,確立十條班規。如自覺維護學習秩序、自覺遵守勞動紀律等,影響學生行為養成。
最后,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期末目標和每天的目標和計劃。如利用晚上6:30至7:00這段時間復習等等。在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熏陶下,學生們將慢慢培養出好的行為習慣。
二、重視積極心理教育
要想讓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應積極關注他們心理健康發展。只有保證心理上健康,才能更加懂得調控自身情緒,積極應對各種問題,處理好人際關系。在對學生心理方面實施教育時,要堅持循序漸進。俗話說:“十年樹人,百年樹人。”要耐心地與學生展開溝通和交流,疏通他們心理問題,引導他們改正不正確的行為。同時,在對學生實施心理教育時,要堅持家校共育。當學生出現不良行為時,引導家長為孩子講清道理,明確告知他們什么是錯,得到他們心理上的認可。另外,要利用好每一個游戲和學習環節向學生滲透心理教育,端正他們品行。如當學生出現固執、偏激行為,產生逆反心理,學習興趣下降,甚至開始放棄自己時,要對他們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活動中,堅持“你說,我聽”原則,尋找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通過聆聽了解學生學習習慣、意志品質、家庭情況等。接著,與學生展開溝通,經常對他們說:“你今天聽課聽得非常認真!”“你回答問題的聲音很清楚。”同時,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要求家長鼓勵孩子于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剝糖果、遞茶等等,再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夸獎,滿足他們需要得到肯定的心理,讓他們心理變得健康,漸漸感到“我能行”,慢慢為正確的行為習慣養成而努力。
三、發揮班干部榜樣作用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日常教學中,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進行培養極為重要。在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要發揮好榜樣作用,引導班級班干部以身作則,用自己勤奮好學、踏實肯干部等好習慣影響其他學生,改正其他學生不良行為。班級班干,是學生們相對熟悉的人,利用好班級班干榜樣作用,能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引領學生自覺模仿榜樣的行為,學習他們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為發揮好班干部榜樣作用,督促他們以身作則,引領其他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可每月組織一次“優秀之星”“進步之星”班干部評選活動,再于每學期期末組織一次班級考核活動。期間,設立“優秀班干部”“優秀團員”“最稱職班長”“最佳課代表”稱號,向優秀班干部頒發獎狀。考核活動進行中,班干部將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且能有意識地規范自身行為習慣,以在考核中得到更高分數。基于班級班干部榜樣作用下,班內將形成良好氛圍,利于促進全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
四、組織閱讀文學經典
弗朗西斯·培根說:“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閱讀能潛移默化地影響班級的文化,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可以通過文學經典讀物熏陶學生,規范他們行為習慣。行為素質,是適應社會所需要的,對學生實施養成教育時,不能局限于講道理的教育模式,要向學生推薦文學經典,引導他們誦讀經典,透過經典讀物閱讀主動學習其中良好信念,自覺接受正確道德觀、價值觀等的熏陶,實現健康成長。同時,在引導學生誦讀經典作品時,要積極組織講故事比賽等活動,讓他們在學以致用環境下將良好習慣落到實處。
如在班級管理中,為了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可專門設置一個閱讀角,向閱讀角投放經典作品。包括《夏洛的網》《綠野仙蹤》《神筆馬良》《草原上的小木屋》等等,鼓勵學生自主利用課余時間閱讀經典。其間,當學生閱讀《夏洛的網》經典作品時,將被蜘蛛夏洛和小豬威爾伯的友情故事所感染,明白友誼重要性;當學生閱讀《綠野仙蹤》經典作品時,將有意識地培養自身所缺乏的愛、智慧、勇氣等優良品質;當學生閱讀《神筆馬良》經典作品時,將變得充滿責任心和正義感。誦讀期間,學生們將慢慢實現修身養性,于經典文化熏陶下慢慢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五、開展實踐教育活動
在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進行培養時,還要重視開展豐富多彩實踐活動,用實踐活動影響學生行為。首先,面對學生不良行為地頻繁出現,可參照“奇葩說”節目組織“微辯論”活動,鼓勵學生針對某一行為習慣談一談自己的看法,于辯論中獲得一些收獲,自覺改善自身不良行為習慣。其次,要積極組織“微影評”活動,引導學生于觀影過程中討論與習慣養成相關的問題,理性思考自身行為的不足。除此之外,還可以積極開展“微建議”實踐活動,通過向學生提建議的方式引導他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例如,為了讓學生行為始終處于良好狀態,通過一次班隊課設計一個“班級影院”,利用“班級影院”為學生播放《來自地球上的星星》這樣一部影片。觀影結束后,組織“微影評”活動,要求學生針對有閱讀障礙的主人公行為變化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寫影評過程中,學生們將有所感悟,深刻認識到要向電影中主人公學習努力改善自身學習障礙,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勇于克服日常學習中的難題。整個觀影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們的行為習慣將有顯著改善,能受到良好熏陶和影響,自覺調整自身不良行為。
六、結語
“習慣是一個人思想與行為的領導者。”日常教學中,為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促進他們健康成長,要重視建設良好班級文化,對他們展開相對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時,要積極實施榜樣教育,向學生推薦優秀文學經典,組織他們參加相關教育活動,引領他們自覺形成好的行為習慣,漸漸樹立起良好道德觀念,實現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帶喜.小學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策略探討[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23).
[2]黎惠平.淺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培養[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1).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