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宇昕
摘 要: 實踐中存在不少以虛假身份信息騙取結婚登記的情形,由此產生的婚姻登記糾紛不能依據民法典直接撤銷,當訴諸于行政訴訟時,因起訴期限等問題導致此類撤銷婚姻登記糾紛程序空轉,最終淪為難以化解的矛盾糾紛。檢察機關發揮行政檢察職能,以調查核實權為基礎,查明事情真相,及時監督相關部門撤銷瑕疵婚姻登記,積極探索在程序空轉前解決撤銷婚姻登記行政爭議的可行性,構建法檢司聯動格局,實現線索共享,推動司法資源優化,助力案結事了政和,化解人民群眾煩心事。
關鍵詞:撤銷瑕疵婚姻登記 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虛假身份 起訴期限
一、以虛假身份信息騙取婚姻登記的兩種情形
司法實踐中不乏出現以虛假身份信息騙取結婚登記而難以撤銷的情形。根據民法典第1052、1053條之規定,婚姻登記可撤銷的情形只有因脅迫結婚或一方患有重大疾病在結婚登記前未如實告知。以虛假身份信息騙取婚姻登記屬于婚姻登記瑕疵,此類情況并沒有被明確規定可直接撤銷。然而,在實際生活中,以虛假身份信息騙取結婚登記的情形并不少見,特別在一些農村地區,為了規避從云南、東南亞等地“買老婆”的違法行為,常常用虛假的身份信息進行結婚登記,主要分為以他人真實身份登記結婚和以虛構身份登記結婚兩種情形。
(一)以他人真實身份騙取婚姻登記
在以他人真實身份登記結婚的情形中,往往是被利用真實身份的當事人發現自己“被結婚”后想要撤銷婚姻登記。在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案件中,緬甸人李某冒充云南西盟縣的娜某,導致娜某“被結婚”,還有云南省普洱市的艾某在2020年結婚登記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于2012年和陳某某在云和縣進行了結婚登記。這些“被結婚”的案例歸根到底都是因為個人身份信息泄露,相關身份證件被他人利用進行了瑕疵婚姻登記,給“被結婚”的當事人帶來了一系列麻煩。
(二)以虛構身份騙取婚姻登記
在虛構身份登記結婚的情形中,當虛構身份的當事人下落不明后,另一方當事人想要離婚或者撤銷該婚姻登記時,卻發現事情并沒有那么容易。特別是早些年在婚姻登記未聯網、登記材料不夠規范的時期,該類情形更是屢見不鮮。[1]如云和縣人民檢察院行政檢察部門辦理的2起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案件中,云和縣的彭某某經人介紹與一名自稱叫陽素娥的人于2002年在云和縣安溪鄉登記結婚,結婚證上沒有身份證號碼,后陽素娥離家出走,去向不明,彭某某無法提起離婚訴訟;云和縣的柳某某也遇上了相似的情況,同一名自稱為楊仁東的女子于2002年在云和縣霧溪鄉登記結婚,后在楊仁東逃離后,發現其系以非真實身份辦理的結婚登記,導致難離婚。
由于前述兩類婚姻登記瑕疵產生的糾紛不能依據民法典直接撤銷,最終訴諸于行政訴訟手段解決,卻因為起訴期限等問題導致程序空轉,造成上述撤銷婚姻登記糾紛最終淪為難以化解的行政爭議,而檢察機關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正是為了解決程序空轉導致的行政爭議。本文結合云和縣人民檢察院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的實踐,探討檢察機關以行政檢察監督手段撤銷此類婚姻登記瑕疵問題的新路徑。
二、以虛假身份信息騙取結婚登記的不同處理結果
前述兩類婚姻登記瑕疵都不屬于民法典中婚姻登記可撤銷的情形,而且根據《婚姻登記條例》、行政訴訟法等相關規定,民政局從2003年10月1日開始不再具有撤銷除受脅迫結婚之外的其他情形的撤銷婚姻登記職權。當事人向民政局提起撤銷婚姻登記,民政局通常拒絕或不予答復。在“被結婚”的情形中,根據結婚自愿的原則,此類結婚登記瑕疵明顯違背了結婚最基本的原則,而且結婚登記是一種行政行為,在行政行為的程序中出現瑕疵而影響了根本目的的,應該屬于重大明顯違法,理應交由行政訴訟手段解決。在難離婚的情形中,當事人往往下落不明,根據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民事訴訟起訴必須有明確的被告,因此不論是直接起訴離婚還是要求撤銷婚姻,或者訴請確認婚姻無效的,都無法提起相應的民事訴訟[2],用民事訴訟手段解決顯然是不合適的。最終,上述婚姻登記瑕疵的撤銷問題大多都訴諸于行政訴訟解決。
然而,在不同地區,民政局、法院的答復和判決都不盡相同。比如“被結婚”五次的尚女士在知道情況后,選擇了多渠道維權,一方面向公安機關報案,一方面向五個地方的民政局請求撤銷相關的婚姻登記。有兩個地方的民政局根據公安機關提供的調查材料直接撤銷了尚女士的婚姻登記信息,另外三個地方的民政局均答復稱沒有撤銷權限,拒絕了她的請求。后尚女士分別向各地法院提起了民事或行政訴訟,法院支持了尚女士要求撤銷婚姻登記的訴求并確認了冒名婚姻登記無效和冒名婚姻關系不成立。也有民政局不執行法院撤銷婚姻登記判決的情況,比如法院判決支持了重慶市開州區王某的訴訟請求,要求民政局受理王某的撤銷婚姻登記申請,但是民政局以無證據表明王某的相關婚姻登記存在違法情形為由不履行相關義務,最終在檢察監督下才履行了撤銷的職責。除此之外,云和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相關類案,都是因法院認為當事人的請求已過起訴期限,最終在檢察監督介入下,以矛盾化解的形式由民政局自行撤銷婚姻登記。各地做法不一,導致當事人在民政部門和法院之間兜兜轉轉,演變成了難以解決的行政爭議,亟需統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解決此類問題。
三、檢察機關實質性化解婚姻登記瑕疵行政爭議的可行性
(一)必要性
從前述案件的不同處理結果來看,即便把撤銷瑕疵婚姻登記的問題都歸集到行政訴訟上,仍舊會碰壁,主要是因為婚姻登記是一個具體的行政行為,而具體行政行為的起訴是有期限的。根據行政訴訟法第46條之規定,知道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6個月內起訴;不知道具體行政行政內容的,除不動產外,最長的起訴期限是5年,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就算結婚當事人不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最長起訴期也僅有5年,而實踐中,當事人在想要撤銷瑕疵結婚登記時,往往超過了起訴期限。也正是基于這點,法院才在此類案件是否立案上存在兩難,不立案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婚姻登記瑕疵撤銷問題不能解決,立案處理則于法無據[3]。訴訟是矛盾的終點站,如果連訴訟都無法解決問題,使得程序空轉,行政訴訟就變成了行政爭議。行政檢察正是通過對行政訴訟過程的監督,來推動此類問題的解決。
(二)化解婚姻登記瑕疵行政爭議的實踐
最高人民檢察院從2019年10月開始,在全國檢察機關開展了“加強行政檢察監督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專項活動,推動解決行政爭議得不到實質性化解等群眾反映強烈的行政訴訟程序空轉問題,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4],而本文所述兩類婚姻登記瑕疵導致的撤銷婚姻登記行政爭議也符合檢察機關開展實質性化解工作的要求和初衷。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2020年度十大行政檢察典型案例中,姚某與福建省某民政局撤銷婚姻登記檢察監督案[5],為檢察機關實質性化解撤銷婚姻登記行政爭議提供了參考。在撤銷相關類型婚姻登記的法律法規尚未完善的情形下,以檢察機關介入此類行政爭議進行實質性化解是合理的,有助于及時解決行政爭議,化解矛盾,息訴罷訪,實現案結事了政和。
行政檢察是檢察機關四大檢察職能之一。2021年6月15日出臺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全面深化行政檢察監督,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促進案結事了。因而,檢察機關可以發揮行政檢察監督職能介入此類行政爭議,運用調查核實權查明行政爭議發生的原因,對癥下藥,及時開展檢察監督,合理運用公開聽證、專家論證會、檢察建議等手段發揮行政檢察監督職能化解此類行政爭議。
從實踐中的案例來看,想要撤銷瑕疵婚姻登記的當事人往往是在經歷過“程序空轉”之后,導致行政爭議久拖未決。為避免出現程序空轉,可以把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提前,在即將落入程序空轉的節點,即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因當事人請求撤銷瑕疵婚姻登記已過起訴期限,擬不予立案時,由檢察機關介入,及時開展行政檢察監督。對此,基層已有實踐。2020年,云和縣人民檢察院以行政檢察監督手段介入成功實質性化解的4起涉及撤銷婚姻登記的行政爭議,就是在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中總結經驗做法,建立起法檢司聯動格局,當明知會發生程序空轉,在法院不予立案前,由法院向檢察機關移送撤銷婚姻登記行政爭議線索,由檢察機關進行調查核實,提出檢察意見,聯合法院、司法局及時組織調解或利用公開聽證等手段,監督民政局撤銷瑕疵婚姻登記,及時化解行政爭議,節約司法資源,減少當事人訴累。
四、檢察機關實質性化解婚姻登記瑕疵行政爭議的主要經驗
(一)明確案件受理范圍
檢察機關在開展撤銷婚姻登記瑕疵類案件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時應當將婚姻登記瑕疵的范圍進行嚴格限定,將范圍限定為以他人真實身份和以虛構身份來進行婚姻登記的兩種情形,并進行細分。在上述范圍內,如果是實際結婚雙方以離婚為目的來申請撤銷婚姻登記的,要考慮是否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因為對于實際結婚的雙方來說,是符合婚姻登記實質要件的,不能作為無效婚姻來對待,如果按照行政訴訟方式單純予以撤銷,會導致擴大行政審判撤銷婚姻登記的范圍,造成司法權“棒打鴛鴦”。在云和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4起類案中,有2起是冒用他人真實身份進行結婚登記,其一是雙方想要撤銷以他人身份辦理的結婚證來以真實身份進行結婚登記,其二是冒用他人身份的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來申請撤銷結婚登記;另外2起都是以虛構身份來進行結婚登記,虛構身份的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來申請撤銷結婚登記。
(二)穩定案件來源渠道
司法實踐中,想要撤銷婚姻登記的當事人往往是訴諸于民政、法院、公安等部門解決問題。為了更好地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提升行政檢察質效,應當構建穩定的案件來源渠道,加強上述各個部門的聯動配合,為履行職責搭好橋梁,并建章立制形成長效。為了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云和縣人民檢察院同互為行政訴訟案件管轄地的慶元縣、龍泉市人民檢察院召開座談會,明確了由行政爭議發生地的檢察院管轄行政爭議案件,解決了行政訴訟案件異地管轄造成的監督管轄權問題。同時,這三地檢察院也分別和對應法院建立了行政爭議案件共享機制,云和縣人民檢察院與慶元縣人民法院依托共享機制成功辦理了行政爭議案件4起。云和縣人民檢察院還與本地法院、司法局出臺了《共同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實施辦法》,構建好本地的案源渠道,依托該機制成功辦理了5起行政爭議案件。云和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4起撤銷婚姻登記行政爭議案件都是依托上述機制掌握了相應的線索。依托完善的案件來源機制,云和縣人民檢察院的行政檢察工作在2020年度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績。
(三)用好調查核實權
在辦理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案件中要注重用好調查核實權,在化解爭議的同時也要審慎撤銷婚姻登記,防止撤銷婚姻登記權力濫用。云和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類案的過程中,法院在受案后立案前便將線索共享給檢察機關來開展行政爭議化解工作。法院在立案前并不主動對案件開展調查,而檢察機關在行政檢察監督介入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調查核實權對當事人申請的撤銷瑕疵婚姻登記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在云和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4起撤銷婚姻登記行政爭議案件中,都是由檢察機關行使調查核實權,前往民政、當事人所在社區(村)等地查閱材料、開展詢問等,再得出是否適合撤銷婚姻登記的意見。檢察機關得出意見后,依托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以下簡稱“矛調中心”),召集法院、司法局、民政局等部門,就事實開展討論,并發表意見。通過出具會議紀要的形式,明確問題解決舉措,再由民政局進行自行糾錯,撤銷相關的瑕疵婚姻登記。
五、完善檢察機關開展實質性化解婚姻登記瑕疵行政爭議工作的建議
(一)明確相關法律依據
一方面要加強對檢察機關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的法律指引,明確范圍、程序等相關規定,讓檢察機關參與撤銷瑕疵婚姻類案件行政爭議化解更加有底氣。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明確對婚姻登記瑕疵問題處理的法律規定,解決行政行為起訴期限而導致行政爭議的源頭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從根本上化解群眾煩心事,讓社會治理與法治建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二)強化由上至下的指導
在“四大檢察”職能定位提出后,行政檢察監督職能有了更加明晰的定位,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作為行政檢察工作中的一項全新子模塊,自2019年開展以來,各地都開展了相應的實踐。各地檢察機關需要不斷總結歸納,探索出一條合適的、可復制的路徑。云和縣人民檢察院基于婚姻登記瑕疵類行政爭議的實際,探索出一條以行政檢察監督介入化解矛盾的新路子。在總結本地經驗的基礎上,加強上級部門指導,推進檢察機關參與實質性化解婚姻登記瑕疵行政爭議工作規范化,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三)加強部門配合聯動
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中,檢察機關應發揮好協調督促職能,充分發揮行政檢察“一手托兩家”作用,搭建好法院、行政機關及行政相對人等多方參與平臺,依托“矛調中心”一攬子解決難以化解的行政爭議。要加強部門間的聯動配合,形成法治共同體,合理建章立制,推動行政檢察監督工作進一步發展。
[1] 參見郭敬波、鄭秋妍:《用虛假身份登記結婚后下落不明的司法救濟》,《人民司法》2010年第2期。
[2] 參見周祺:《虛假身份婚姻登記案件救濟模式研究》,《卷宗》2016年第11期。
[3] 參見常亞楠、何志:《結婚登記瑕疵的困惑與破解——兼評〈婚姻法解釋(三)〉第一條的缺陷與完善》,《法律適用》2014年第12期。
[4] 參見閆俊瑛、張昊天:《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的理論根據與職責定位》,《檢察日報》2020年11月23日。
[5] 參見《2020 年度十大行政檢察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4_r2th0F8kr3DEq1Owtzg,最后訪問日期 :2021年11月1日。
268750118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