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濤 王琴鳳



【摘要】 目的:探討在手術室外來器械管理中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自2019年6月開始在手術室外來器械管理中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隨機抽取實施前(2018年5月-2019年5月,施行傳統管理模式)和實施后(2019年6月-2020年6月,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各160臺手術中的外來器械的管理資料,對比實施前后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器械準備差錯率、器械與手術使用不符發生率、器械數量不符發生率、涉及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并隨機抽取10名工作人員,對比實施前后工作人員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及工作投入度評分。結果:實施后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98.13%)、器械完好率(98.75%)均較實施前(87.50%、88.75%)更高,且器械準備差錯率(1.25%)較實施前(6.25%)更低,實施后器械與手術使用不符發生率(0.63%)、器械數量不符發生率(0.63%)、涉及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0.63%)均低于實施前(5.00%、6.25%、5.63%),實施后工作人員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及工作投入度評分均高于實施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手術室外來器械管理中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有助于增加外來器械管理質量,提高器械消毒合格率,對手術順利開展具有良好促進作用,且工作人員工作投入度更高。
【關鍵詞】 手術室 外來器械 無縫隙護理管理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 Instruments in the Operating Room/XIA Tao, WANG Qinfe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31): -11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 instruments in the operating room. Method: Since June 2019,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 instruments in the operating room. The management data of 160 foreign instruments in surger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s before implementation (from May 2018 to May 2019, when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was implemented)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from June 2019 to June 2020, when the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was implemente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the equipment qualification rate, instrument pipe, instrument preparation error rate, the equipment does not accord with operation using the incidence, the incidences of discrepancies on equipment, involving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and randomly selected 10 staff,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ff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score and the degree of job involvement scores. Result: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qualified rate of equipment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98.13%) and the intact rate of equipment (98.75%)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mplementation (87.50%, 88.75%), the error rate of equipment preparation (1.25%)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implementation (6.25%), the rate of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use of instruments and surgery (0.63%), the rate of inconsistencies in the number of instruments (0.63%),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involving patients (0.63%)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mplementation (5.00%, 6.25%, 5.63%), the staff’s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score and work engagement scor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mplementati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the management of external equipment in the operating room can help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external equipment management, improve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equipment disinfection, and have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operation, and the staff is more engaged in work.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Foreign instruments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 Hubei Provinc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Wuhan 430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31.027
手術室屬于醫院重要科室之一,亦是救治患者的主要場所[1],而在手術治療期間,需借助手術器械才能完成手術治療操作[2],近些年隨著醫學技術飛速發展,手術器械種類顯著增多,且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導致在實際工作中,較多醫療機構因成本因素無法全部采購所有的先進器械,因此,較多醫療機構常會向其他醫院或醫療設備廠家租借所需器械,以滿足手術需求[3-5]。由于外借器械的價格和常規手術器械相比差異較大,導致在管理過程中易出現收費錯誤、器械進貨和出貨錯誤、器械丟失等問題,給器械驗收、把關等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難[6-7],加上手術室外來器械的管理質量和醫護人員利益存在直接關聯,嚴重者甚至可引發醫療糾紛[8],因此,加強管理手術室外來器械十分重要。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屬于常見管理模式,其強調管理過程中的連續性及完整性[9],從而保證管理工作做到無縫對接,為探究上述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本院在手術室外來器械管理中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19年6月開始在手術室外來器械管理中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隨機抽取實施前(2018年5月-2019年5月)和實施后(2019年6月-2020年6月)各160臺手術中的外來器械的管理資料。納入標準:骨科手術;同一批工作人員。排除標準:資料不完整。另隨機抽取10名工作人員為調查對象。10名工作人員年齡為26~52歲,平均(32.75±2.73)歲;男3名、女7名;工齡為2~22年,平均(8.36±1.61)年;學歷:大專7名,本科3名。10名工作人員在調查期間均未出現離職現象。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對手術室外來器械施行傳統管理模式,當工作人員接到外來器械時,對器械進行消毒、滅菌處理(使用高壓蒸汽滅菌法),當接到手術通知后,值班工作人員立即和器械科聯系,使其提前做好器械準備工作,并送至手術室,手術結束后,值班工作人員對器械進行清點、簡單清洗,并做好打包工作,最后通知器械廠家前來驗收。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手術室外來器械管理中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1)加強流程無縫隙管理。為便于加強外來器械管理,相關部門應完善、規范相關流程(如清點、接收及登記手術器械-器械入庫清點、登記-器械消毒、滅菌-器械使用-器械使用完畢后消毒、登記-入庫等),確保手術外來器械進入醫院后直至使用過程均實現無縫隙。為減小差錯,可專門固定外來器械供應商,并和供應商完善器械交接流程,手術前,和供應商取得聯系,在接收外來器械時,工作人員應詳細清點器械數量及種類,并和廠家提供的出貨單一一核對,以確保外來器械的質量和數量符合要求,確認無誤后,做好登記工作。然后將器械送至消毒、滅菌室,做好清洗、滅菌消毒處理,結束后,將器械及其廠家出庫單送至手術室,進入手術室后,和巡回護士一起做好器械清點工作,若和實際需求有出入,需立即聯系供應室確認。(2)加強手術過程無縫隙管理。手術結束后,和巡回護士做好器械交接工作后,將手術器械送至清洗室,對器械施行初步清洗,然后將其送至供應室,供應室認真查驗確認無誤后,對其進行再次清洗、打包做好相關記錄工作,并通知器械廠家前來回收。若患者手術過程中需植入外來器械,應詳細做好記錄工作(物品名稱、廠家名稱、數量等),并將器械廠家提供的合格證貼于患者病歷本上,確認無誤后,方可收費,以免錯收或漏收。(3)加強監督管理。院感科、供應室、器械科等科室均需加強監督外來器械管理,對于器械廠家的工作人員,應要求其提供職業資格證,確認無誤后,才能準許其進入手術室,并復印其資格證,以備復查,對于不能提供資格證或無法勝任的人員,應及時和廠家聯系,要求其更換人員,以保證手術安全性。(4)加強工作培訓管理。為確保每位工作人員熟悉流程,還需定期對其施行培訓,詳細向其講述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項,并重點強調按流程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時,為增加工作人員重視程度,將外來器械管理工作和績效掛鉤,對于多次出現差錯者,需責令其整改,并給予對應處罰。(5)加強高耗器材管理。醫院相關管理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制訂高耗器材管理制度,如《醫用高耗器材申請程序》《醫用高耗器材暫行管理辦法》等,以便于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能夠做到有章可循,同時,在選購高耗器材方面,需廣泛調查,確保所有供貨商品證件齊全,供貨商必須具備“五證”及授權書,所供器材必須為經國家注冊的準字號產品,遵循“同類產品、同等質量、價格最低”原則選擇高耗器材,并結合患者不同需求引入同品種但價格不同的耗材。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比較實施前后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器械準備差錯率、器械與手術使用不符發生率、器械數量不符發生率、涉及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2)比較實施前后工作人員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及工作投入度評分。護理管理質量評分使用自制問卷(總分100分)對工作人員風險意識(30分)、工作差錯情況(40分)、工作流程熟練程度(30分)進行評分,評分越高表示護理管理質量越高。工作投入度評分使用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計分制為0~6分,低度投入:<2分、中度投入:2~4分、高度投入:5~6分)對奉獻、活力、專注3個維度進行判定,評分越高表示工作投入度越高[1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施前后一般資料比較 實施前160臺手術中,33臺為急診手術,127臺為擇期手術;實施后160臺手術中,35臺為急診手術,125為臺擇期手術。實施前后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實施前后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器械準備差錯率比較 實施后,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98.13%)、器械完好率(98.75%)均較實施前(87.50%、88.75%)更高,器械準備差錯率(1.25%)較實施前(6.25%)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實施前后器械與手術使用不符發生率、器械數量不符發生率及涉及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比
較 器械與手術使用不符率(0.63%)、器械數量不符率(0.63%)、涉及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0.63%)均低于實施前(5.00%、6.25%、5.6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實施前后工作人員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及工作投入度評分比較 實施后工作人員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及工作投入度評分均高于實施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手術室是臨床各個科室開展治療的重要場所,手術治療期間常需使用多種器械,其中有部分器械可能為外來器械,有調查顯示,在使用常規管理模式管理外來器械過程中,可能出現多種差錯,從而導致其使用效率下降[11-12],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手術治療進程,嚴重者甚至引發醫療糾紛,對維護醫院良好服務形象十分不利,因此,有必要優化管理模式。
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屬于近些年提出的新型管理模式,是在零缺陷護理質量控制基礎上發展而來[13-15],最早由美國佛羅里達州湖地醫療中心提出,相比于其他管理模式,其更注重護理管理流程的連續性及完整性[16-18],對提高醫療服務專業化具有積極影響。本研究在手術室外來器械管理中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獲得了較好的效果,經上述護理管理模式干預后,工作人員能充分意識到減小差錯對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性,從而自主增強工作責任感,另外,相關部門在管理過程中更注重加強流程、手術過程及監督管理,從而有助于管理過程中問題的減少,對減少手術室外來器械丟失及增加外來器械清洗質量具有良好促進作用。
此次研究顯示,實施后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98.75%)均較實施前更高,且器械準備差錯率較實施前更低,提示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外來器械清洗合格及完好質量,且能減小差錯發生,對手術順利開展具有積極意義。實施后器械與手術使用不符發生率、器械數量不符發生率以及涉及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均低于實施前,亦提示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有助于滿足手術對外來器械的需求,從而保證手術順利開展。實施后工作人員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及工作投入度評分均較實施前更高,亦提示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能明顯增加工作人員對工作的認真程度,對增加管理質量及提升醫院良好服務形象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19]分析了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通過對比發現,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器械數量不符率、手術與器械應用不符率、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等問題,故其認為,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有助于減少差錯,增加外來器械應用率,該結論和本研究較類似,均認為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具有良好效果,但本研究還對工作人員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及工作投入度評分進行分析,從而更能說明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外來器械管理中施行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有助于增加外來器械管理質量,提高器械消毒合格率,對手術順利開展具有良好促進作用,且工作人員工作投入度更高。
參考文獻
[1]馮瑰麗,岳亮亮,尹小衛,等.對手術室骨科外來器械實施無縫隙管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20,18(16):229-230.
[2]姜紅萍.手術室對骨科外來器械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2):199-201.
[3]鞏艷菊.手術室外來器械規范化管理[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8):158,166.
[4]沈蓮花.流程化管理用于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清潔的效果[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2):164,167.
[5]裴曉麗.對手術室骨科外來器械進行精細化管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20,18(8):244-245.
[6]韋小琳,蒲桂玉,趙菊,等.加強手術室外來器械質量改進與監控研究[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1):172-173.
[7]王壯.手術室對外來骨科器械的規范化管理[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24):139-141.
[8]陳玉萍,陳瓊.流程化管理在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7):54-55.
[9]黃紅霞.手術室對骨科外來器械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的經驗及效果[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4):166.
[10]朱新宇,徐昌霞.骨科外來器械標準化管理模式在骨科手術取消器械跟臺人員中的應用[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1):179-180.
[11]黃平秀.手術室外來醫療器械的消毒及規范化管理[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16):171-172.
[12]胡梅嬌,李珍,劉佳.多科室合作規范管理外來手術器械及植入物的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11):187-189.
[13]朱秀靜,郭曉麗,邵蔚.精細化管理在手術室骨科外來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9,57(20):4-7.
[14]田艷妮,閻效紅.手術室骨科外來器械的規范化管理模式[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9):1227-1229.
[15]姚煒,瞿春華,宋彩紅.質量追溯管理系統在骨科外來器械消毒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21):3484-3486.
[16]孔妙娟,陳衛珍,王彩玲.流程化管理措施在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清潔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5):92-94.
[17]賈寧.對外來醫療器械的全面質量管理與效果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0,26(19):159-160,171.
[18]吳芳,戴玲.手術室應急外來骨科器械的規范化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8,24(33):129-131.
[19]陳燕.手術室對骨科外來器械應用無縫隙護理管理的效果研究[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1):138,146.
(收稿日期:2021-02-18) (本文編輯: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