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優良家風”入法:當代價值及實踐進路

2021-03-22 03:00:11覃晚萍劉曉寧
理論導刊 2021年2期

覃晚萍 劉曉寧

摘要:優良家風是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實踐中所形成的,能夠引導家庭成員在文明、健康、和諧、向上、從善的氛圍中發展的精神風貌、行為習慣、文化傳統、道德風尚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明確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是對現代社會現實需求的回應,具有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彰顯優良家風的法律保障、夯實家庭治理的德治力量等重要時代價值。樹立優良家風的理念不僅要植根于社會民眾心中,更要在法律制定、法律實施和法律遵守三個層面予以踐行,以優良家風作為其方向指引、考量因素和重要教化手段。

關鍵詞:《民法典》;優良家風;家庭治理

中圖分類號:D9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7408(2021)02-0069-07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視域下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研究”(19ZDA170);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廣西世居民族民俗習慣在鄉村治理中的價值研究”(19XMZ038)。

作者簡介:覃晚萍(1971-),女,壯族,廣西融安人,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婚姻家庭法學、民族地方法治;劉曉寧(1994-),女,山東菏澤人,廣西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婚姻家庭法學。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每個家庭的發展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樹立優良家風對家庭成員影響深遠,它不僅關乎千家萬戶,而且關乎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自古以來,我國非常重視家風建設,重視家庭文化的傳承發展,這與我國家國同質的傳統理念密不可分。我國的家風文化肇始于先秦,隋唐時期逐漸發展,至宋明時期達到興盛。傳統家風的培育以家訓、家規、家書、族規等家庭教育作為主要實施手段,除通過口耳相傳或言傳身教等方式流傳外,還訴諸文字,產生了廣為流傳的《朱子家訓》《溫公家范》《顏氏家訓》等經典著作,可謂治家之典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關于家庭、家風和家教的重要講話,強調重視家風建設的重要性。他指出:“優秀家風的傳承與建設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家庭作為構成社會整體的基本單位,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1]我國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其中婚姻家庭編第1043條明確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在立法上明確把“樹立優良家風”寫入法典中,為全社會樹立優良家風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撐,亦是新時代國家婚姻家庭立法的一個突出亮點。優良家風入法既體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追溯傳承,又實現了與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會貫通。樹立優良家風的理念不僅要植根于社會民眾心中,更要在實踐中予以踐行。學界對家風相關問題的研究成果頗豐,但多從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學、倫理學等學科視角予以探討,而從法學的視角對其展開深入探討的成果微乎其微。因而,本文將在深入剖析優良家風基本內涵的基礎上,深入探討優良家風入法的當代價值及其實踐進路,以求教于方家。

一、優良家風的基本內涵

要正確理解優良家風入法問題,首先得明晰何謂家風、何謂優良家風,只有厘清其內涵和外延,才能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好它。

對于何謂家風,學界可謂見仁見智、眾說紛紜。“家風”一詞最早見于西晉文學家潘岳的《家風詩》中,家即是家庭成員共同生活的住所,而“風”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風”在此具有促進蟲類生長作用的意蘊,但其本義其實是指空氣流動的自然現象,是一種難以表現的事物。其實“風”更多地體現為教導的作用,即教化、引導之義。如《尚書·說命下》中有言:“四海之內,咸仰朕德,時乃風。”此外,“風”也有風俗、風土的意思,如《禮記·樂記》中“移風易俗,天下皆寧”。上述關于“風”的解讀,有延伸與擴大之意,這為“家”與“風”的組合提供了可能。至于如何界定“家風”,存在一定的爭議。有學者認為“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在共同生活中,經過培育并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風氣、風尚”[2];也有學者認為“家風,也稱門風或家庭的風氣或風范,是指家庭建設所形成的立身之本、處事之道、生活作風、倫理觀念、道德風尚等總稱”[3];還有學者認為“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德行傳承”[4]。本文認為,家風是指根植于人們家庭生活中世代相傳起著教化育人功能的日常規范及生活作風。其至少應包含三層含義:其一,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家庭規范,具有歷史傳承性和時代性;其二,家風存在于一個家庭內部,故家風有好壞、優劣之分;其三,家風具有教化、引導家庭成員的規范作用。

那么何謂優良家風?一般而言,優良家風的基本內涵包括對優良家風基本含義的界定和對其具體內容的揭示。優良家風由“優良”和“家風”兩個詞組成。“優”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饒也。食部,饒下曰飽也”;“良”為“善也”。“優良”可以解釋為十分美好、善良的事物。綜上,優良家風可理解為: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實踐中所形成的,能夠引導家庭成員在文明、健康、和諧、向上、從善的氛圍中發展的精神風貌、行為習慣、文化傳統、道德風尚的總稱。我國古代傳統社會形成了大量的家法、家訓、家規,在傳統社會發揮著“法人章程”般的作用[5],在學理上也與家風有著明顯的區分,但通常被認為是家風的重要載體,因此可以從中解讀傳統社會中優良家風的內容,并予以傳承發展。傳統社會的家風以儒家思想為核心,以家、國、天下同構一體為價值取向,古人倡導和秉持的優良家風主要包含修身、齊家、勉學、處世、興國等內容。在修身養性方面強調立德樹人、潔身自省、謹言慎行。譬如,司馬光認為“賢者居世,以德自顯”,因此在《溫公家范》中諄諄教導長者要“以德業遺子孫”[6]。而《朱子家訓》則提倡“慎勿談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長”[7]。在勉學立志方面強調立志高遠,刻苦勉學,譬如,諸葛亮《誡外甥書》中提出“夫志當存高遠”[8]1,袁采《袁氏世范》中提出“蓋子弟知書,自有所謂無用之用者存焉”[9]。在齊家興業方面強調家門和順,重視孝悌親情,要求勤儉持家,譬如,《朱子家訓》提倡“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10],司馬光《訓儉示康》曰:“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在為人處世方面倡導要慕賢遠佞,與人為善,樂于助人,譬如,顏之推《顏氏家訓》中規定“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11]。在國家治理方面強調家國一體,清廉自守,譬如,林逋《省心錄》中強調“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8]68。

新時代倡導的優良家風其內涵更為豐富,既要從優秀的傳統家風文化中汲取,又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需求,以契合新時代社會發展的根本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優良家風有著共同的基礎價值追求,但又超越了其基本要求與核心理念。因此,現代社會的優良家風在繼承傳統優良家風的基礎上,還應當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從個人層面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基本價值要求[12],也是現代社會優良家風的邏輯起點,這與傳統優良家風中所倡導的家國一體、廉潔奉公、誠以待人、睦親和善高度呼應,但又包含新的時代價值內蘊。現代社會的愛國情懷是對當前社會主義國家的熱愛,應秉持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信,并將愛國熱情轉化為積極的實踐。愛崗敬業在現代社會包含職業平等、擇業自由、服務人民、敢于創新等新的時代內涵。誠信友善是個人與他人或群體交往的基本道德基礎與處世原則。從社會層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應是新時代優良家風的新內涵,摒棄了傳統社會中的封建等級制度與家長專制觀念,每個成員都擁有平等的地位與自由的空間。培育法治觀念是現代教育的基本內容,尤其是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語境下,優良家風的內涵應彰顯法治精神。從國家層面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優良家風不可或缺的價值內涵,盡管現代社會的家國關系已經發生了變化,但國家富強是家庭興旺的前提與保障,國家的建設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優良家風是銜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日常生活的重要紐帶,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整合與轉化為具體、形象的生活化表達。將樹立優良家風寫進《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也是對《民法典》總則編第1條“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回應。

二、“優良家風”入法的當代價值

立法者把“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寫入《民法典》,既是實現優秀傳統家庭文化的傳承發展,也是新時代滿足人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是改進家庭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更是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家庭治理體系建設的需要。

(一)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逐漸形成的,一個社會共同的生存模式、精神狀態、意識形態、價值取向、社會行為、倫理道德等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傳統文化的形成,基于一個社會的地理環境、經濟模式、政治形態等多種因素,錯綜復雜,尚不能全面論證。但必須承認,每一個社會的傳統文化都具有獨特的內涵和精神風貌,即每一個社會的傳統文化都是極富個性的。我國傳統文化的個性突出表現為家在傳統社會中是處于特殊地位的。我國傳統社會是以家作為基本社會單位的,而我國傳統文化是以家文化為核心的,因而我國自古以來即重視家庭教育及家風、門風等家族制度的建設,且“我國的家族制度在其全部文化中所處地位之重要,及其根深蒂固,亦是世界聞名的”[13]。這種以家庭作為倫理基點,推動個體向社會化發展的模式,為優良家風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優良家風長久以來在家庭建設中發揮著溫情的教化作用,集中體現了一個家庭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氣質。但優良家風的養成絕非在一朝一夕之間,需要經過世世代代的積累和沉淀,因此表現出鮮明的歷史延續性。優良家風既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

傳統與現代絕不是截然對立的,每一個社會的發展都需要發揚優良傳統,“失去傳統就喪失了民族文化的特質,就失去了前進的歷史與文化的基礎”[14]。盡管在現代社會家風的核心地位和功能逐漸削減,但家風是一直存在的。因為無論是傳統社會還是現代社會,家庭自始至終都是存在的。現代社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對傳統優良家風的凝練與升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個人、社會與國家三個層面的要求與傳統優良家風是同源共體、高度契合的。傳統家風是諸多法條的思想來源,如《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第1058條對夫妻共同親權的規定、第1060條對夫妻家事決定權的規定、1077條對離婚冷靜期的規定,與傳統家風中“注重家門和順”的價值追求相一致。第1067條對父母子女撫養和贍養義務的規定、1074條對祖孫之間的撫養贍養義務的規定、1075條對兄弟姐妹之間扶養義務的規定,體現了對傳統家風中“重視孝悌親情”的延續與繼承。

正所謂:“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察國事本則宜。不觀時俗,不察國本,則其法立而民亂,事劇而功寡。”[15]這里的“俗”和“本”必然是包括傳統優良家風的,優良家風積淀著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傳統優良家風的價值在現代社會應當得以延續。“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問題,是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點任務。”[16]而婚姻家庭編明確將“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作為一項倡導性規定,是婚姻家庭立法的一大進步,展現了對現代社會婚姻家庭建設的基本價值倡導,是對具有正向價值的家風文化的保護和弘揚,具有扎實的社會基礎和深厚的文化淵源,實現了家風文化與現代法治精神的有機結合,彰顯了婚姻家庭立法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家風文化的創新與發展。

(二)彰顯優良家風的法律保障

家風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道德文化的范疇,家風的培育也主要通過道德感化的方式實現。將“樹立優良家風”寫進《民法典》,是道德法律化的體現。所謂道德法律化,是指通過立法將道德規范的內容上升為體現國家意志的法律規范。道德法律化的理論前提是承認道德與法律之間的共性和統一性。承認共性和統一性絕不意味著將二者完全等同,而是指在保持各自獨立性的基礎上尋找其中的相同點,再通過技術手段將其結合的過程。“將法律和道德徹底分開的做法,以及將法律和道德完全等同的做法,都是錯誤的。”[17]我國法律在出現之初,是與道德不分的,法律和道德是合二為一的。社會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法律與道德逐漸分離,但二者之間的聯系從未被斬斷,始終是相輔相成、相互交融的。即使是在談論法律與道德的二元關系時,必須談及的我國歷史上的“禮法之爭”,也只是對法律和道德在治國方略中應處地位的爭論,并沒有割裂二者之間的聯系。但法治與德治的地位之爭并非毫無意義的,這是每個社會都面臨的選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治理效果。我國歷史上經歷了德法混同、德法分離、德法合治、依法而治的歷程,現代社會無疑是將法律作為首要的行為規范,但歷史和實踐都證明,“道德至上”和“法律至上”都是行不通的,必須堅持以德治滋養法治、以法治保障德治,堅持德治與法治并行。

道德法律化是實現德治與法治互動的重要形式,是用法律保障道德的內容,但不是所有的道德規范都可以上升為法律,而是“那些被視為是社會交往的基本而必要的道德正當原則,在所有的社會中都被賦予了強大力量的強制性質。這些道德原則的約束力的增強,當然是通過將它們轉化為法律規則而實現的”[18]。早在傳統社會,一個家庭或家族內部的行為規范便可以通過備案或批準的形式,獲得官府的批準,上升為家法族規,在一家內部發揮著與國家法同等的效力。家法族規是培育家風的形式之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以國家政權為保障,但終歸是對家庭或家族內部成員具有約束力,未在全社會形成共識。現代社會,優良家風在建設家庭文明、調節家庭關系、培育家庭美德、維護家庭秩序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作用,仍然具有強大的活力和動能,應當取得法律的支持。將“樹立優良家風”寫進《民法典》,正是將家風這一道德要求上升為法律規范,賦予了優良家風明確的法律地位,使之具有了法律的指引、評價、預測、強制和教育等作用,昭示著樹立優良家風已然成為全社會必須共同遵守的一般規范,意味著樹立優良家風獲得了法律保障,且是最有力的保障手段。

(三)夯實家庭治理的德治力量

盡管在現代社會,家庭的功能逐漸減弱,甚至部分功能逐漸喪失,家庭的職能也逐漸被學校、單位、網絡等所分擔,但家庭仍是個人日常生活、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個人在社會化以前的大多數活動仍是在家庭中實現的。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社會習慣的養成是撫育作用的主要任務,我們要把一個生物的人轉變成社會的分子,這個轉變的初步工作就在家里。”[19]因此,家庭生活仍是社會治理的基本領域,社會治理應注重發揮家庭的基礎作用。現代社會治理以法治作為主要手段,但在家庭領域,通常是在發生難以解決的糾紛,如婚姻關系破裂、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侵犯家庭成員財產利益時,才需要法治的介入。法治能夠保障家庭成員的利益不受傷害,但它通常是硬性手段強制介入的,且法治面向的對象是個人,而不是家庭這一共同體。當家庭發生非不可調和的糾紛時,法治的過度運用可能會導致家庭的崩解。因此,家庭的治理僅僅靠法治是遠遠不夠的,更要依靠道德、情感、習俗等柔性手段共同調整,而這些柔性手段的形成主要是通過家庭自治實現的。強調家庭自治不是否定法治的作用,而是在法治之外給予家庭建構新的思路,在家庭領域實現軟約束和硬約束相互配合,形成良好、和諧的家庭秩序。

優良家風既是家庭治理的重要內容,也是家庭治理的基本手段,更是家庭治理效果的微觀體現,因此優良家風在社會治理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首先,家風乃社風之基,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匯聚成社會整體風氣,社會風氣是社會治理的對象之一,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要求每個家庭都必須培育和弘揚優良家風。其次,社會治理離不開主體的參與,治理主體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社會治理的有效開展。優良家風能夠為社會提供具有優秀道德品質、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的治理主體,這一功能是其他任何組織和機構難以取代的。再次,維護社會秩序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優良家風是家庭內部養成的行為規范,對家庭成員的行為具有積極的作用,優良家風中蘊含的社會道理內化于家庭成員的思想之中,它通過內心信念調整家庭成員與社會的關系,不需要借助外力的強制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最后,社會和諧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目標,具有優良家風的家庭必然會形成健康向上、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優良家風隨著家庭成員延展至社會,就會在全社會形成人際和諧、誠信友愛的民風,從而實現社會和諧的總體目標。優良家風入法,是倡導、鼓勵、督促全社會樹立優良家風,讓更多家庭意識到樹立優良家風的重要性,促進家庭和睦、引領社會風氣,從而持續夯實社會治理的德治力量。

三、“優良家風”入法的實踐進路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明確的“樹立優良家風”的立法表述,不僅僅是一個倡導性條款,更是婚姻家庭法治建設中的立法導向,需要在實踐中予以具體踐行。本文認為,“樹立優良家風”的理念和精神應該貫穿于法律運行的始終,在立法層面應以優良家風作為方向指引,在司法層面應以優良家風作為考量因素之一,在守法層面應以優良家風作為重要的教化手段。

(一)法律制定:以優良家風作為方向指引

《民法典》的出臺意味著我國民事法律實現了法典化和體系化,婚姻家庭法的回歸,是我國婚姻家庭立法在立法理念和立法模式上的重大創新。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婚姻家庭領域的引領與踐行,注重維護我國婚姻家庭文化的特色和理念,重視婚姻家庭關系的人倫本質和人倫關懷,有利于維護婚姻家庭的倫理屬性及團體價值,促進構建和諧穩定的婚姻家庭關系。但這并不意味著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實現了法律萬能主義的理想,法律自身的局限性、穩定性與不斷變動發展的現實生活之間仍然存在巨大的張力,婚姻家庭編仍然要不斷修正以滿足日益變化的社會需要。“法的修改和制定具有同等重要意義”[20],婚姻家庭編的修改應注重維護優良家風的地位和作用,以優良家風作為方向指引,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一是將優良家風的內容直接上升為法律,二是修正違背優良家風的法律條款。無論采取何種途徑,都不可隨意而為,如前所述,并非所有的家風都可以上升至法律,獲得法律的保障,法律的頻繁修改也會削弱法律的權威性,而是應當經過長期的考察和實踐,將那些具有強制性的、社會所必需的內容上升為法律,將那些對樹立優良家風嚴重不利且確有必要的法律條款進行修正。如當前呼聲較高的家庭教育立法,現已開始了家庭教育立法的實踐,其相關的法律條款也應以優良家風作為重要指引,注重弘揚優良家風,和婚姻家庭編共同發揮作用。

此外,由于法律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婚姻家庭編在具體內容的設計上不可能都具體化,難免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其在實踐中無法直接運用,必須借助法律解釋的作用。譬如,婚姻家庭編中第1064條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理解“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必須通過法律解釋進一步明確其內涵和標準。盡管法律解釋中的司法解釋不屬于立法的范疇,但“我國的司法解釋其實具有準立法的性質[21]。因此,司法解釋的條款也應相應地體現出法的價值取向,包含對相關法律規范價值的分析和判斷。進言之,不管是立法解釋還是司法解釋,均應體現出對樹立優良家風的倡導,以優良家風作為基本思想指引,不能僅追求司法操作的簡便,也不宜過多運用市場經濟的理性觀念,突出對個體和財產的保護。個別條款的制定應從維護優良家風的立場出發,作出符合人情常理和民眾期待的解釋。

(二)法律實施:以優良家風作為考量因素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踐中的實施與適用,然而優良家風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僅為一般的宏觀規定,盡管一定會有配套的司法解釋,但法律和司法解釋文本表達的局限性決定了它們為司法裁判留有一定的空間。通過裁判文書網的搜索發現,在裁判理由中明確使用“家風”這一表述的判決有近200份,且大多數判決在“樹立優良家風”寫進民法典之前,集中在贍養費糾紛、分家析產糾紛、離婚糾紛、探望權糾紛等案件中,說明家風在司法實踐中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將優良家風作為法律實施的考慮因素,主要體現在:一是將優良家風作為對當事人的考量因素。如在撫養權糾紛案件中,考量雙方對優良家風和家庭美德樹立和培育的情況,判斷其是否能為被扶養人提供健康的成長環境。在被監護人致人損害案件中,考量監護人是否以優良家風監管和教育被監護人,是否幫助被監護人形成健康的人格、養成和善的品格,判斷監護人是否盡到監護義務。二是將優良家風作為裁判結果的考量因素。如在分家析產案件中對家庭財產的分配,以及繼承糾紛中對繼承份額的分配,考量是否會在家庭成員之間引起爭議,是否有利于維護家庭和諧。在婚約彩禮、離婚經濟補償案件中,對財產的處理、數額的確定,考量是否符合平等、和睦、關愛、文明的家風要求。三是強化優良家風在判決書中的說理作用。發揮優良家風在具體個案中的引導作用,對之與個案的關聯進行明確的分析論證,避免在不同案件中的說理方式完全相同而形成模板化表述,致使優良家風僅發揮口號式的倡導作用。四是在判決中發揮優良家風的教育功能。家庭成員因發生矛盾而提起訴訟,難免會造成雙方甚至整個家庭逐漸疏遠,在判決中應強調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不能因暫時的矛盾而破壞家庭的團結,應當給晚輩起到示范和帶頭作用,與其他家庭成員一起建設和諧家庭、創建優良家風,從而使之教育功能得以充分發揮。樹立優良家風雖然是家庭內部的事情,但需要在司法實踐中發揮強大的效力,通過司法活動加強人們對優良家風的推崇和信奉。

(三)法律遵守:以優良家風作為重要教化手段

由于很長時期內社會對培育優良家風重視不足、認識不到位,因而,家風衰落現象突顯,傳統的家庭美德也在逐漸退位,“德”“孝”“廉”的教育嚴重不足,不僅有父母虐待子女、子女遺棄老人、夫妻家庭暴力頻發等現象,甚至近年還出現北大學子弒母案,廣西教授、律師夫妻被子弒等極端案件。因此,迫切需要強化家庭傳統美德教育,以優良的家風滋潤民心,將之作為公民守法的重要教化手段。法律需要每一個社會成員從內心自愿去遵從,對于法律遵守的重要意義,盧梭曾精辟指出:“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22]對個人而言,從在思想上信仰、尊崇法律,直至在行動上遵守、敬畏法律,需要不斷教育和引導。個人行為的習得、習慣的養成及對社會的基本認知都是從家庭開始的,從幼時對動作、表情的模仿,到對語言、經驗的學習,再到復雜的思想、情感的啟迪,多是以家庭成員為示范對象的。優良家風也是這樣逐代傳遞、逐步影響的,一個家庭具有優良的家風,其晚輩或基于姻親關系中途加入的家庭成員,也就更具耳濡目染、躬體力行的可能性。優良家風對個人的影響也是最優先、最長效、最持久的,這種影響不會因為個人脫離家庭而告終,而是會相伴終生,這是其他制度或規范不可比擬的。

長期以來,我國主要是通過普法教育和法治宣傳等方式培育人們的守法意識,在執法司法過程中也有所運用,但忽視了家庭教育這一最直接、最基礎的途徑。“家庭,作為法律和經濟關系之間的一種庇護所,能夠完成那些目前看來社會還不能完成的任務。”[23]若將法治教育的責任分配至每個家庭當中,將對法律遵守的教導蘊含在優良家風的培育當中,則能發揮其他方式所不能實現的作用。并且,優良家風是從家庭成員的內在精神出發,管理個人的內在世界,再外化于一個人的行為和舉動,其產生的力量是更加廣泛、更加深刻的。

以優良家風作為法律遵守的教化手段,首先要將遵紀守法作為優良家風的基本要求。優良家風不是穩定不變的,它與一個家庭所處的社會環境、經濟條件、文化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遵紀守法是在社會變遷之下對優良家風提出的新要求,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必須遵守。其次要利用優良家風將抽象性的法律文本適當轉化。法律的抽象性在于它高度涵蓋人們觀念和現實的必要,但也和日常生活拉開了距離,這也是普法教育的局限性所在。優良家風可以將法律的要求融入生活的細微之處,發揮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紐帶作用,運用情感溝通、言傳身教的方式,將法律的要求蘊含在家風培育的過程之中,拉近法律文本與家庭生活之間的距離。督促家庭成員自覺按照法律規定管理自己的生活,法律規定獲得了新的發展空間,對整個家庭建設也具有重要作用。最后要回歸法律規定本身。優良家風主要是對家庭成員的道德教育,通常認為道德是比法律要求更高的規范,且許多法律的要求都有道德基礎。“道德理念影響著具體的法律制度設計,而具體的法律制度設計也影響著現實社會中的道德表現。”[24]如果一個人能夠遵守更高要求的道德,也可以認為他不易違反較低要求的法律。當然,將所有法律要求轉化為優良家風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不能偏離和異化法律的要求和觀念本身,而是要注重家庭成員的實際需求,在二者之間找到一種可能契合的路徑,以實現家庭生活受法律的制約和維持,從而逐漸形成遵守法律的社會共識。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6(02).

[2]肖群忠.家風家規與立德樹人[J].中國德育,2014(10)∶16-20.

[3]王歌雅.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價值闡釋與制度修為[J].東方法學,2020(4)∶170-183.

[4]郝亞飛,李紫燁.中國古代家風建設及當代啟示[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0(1)∶76-80.

[5]范忠信.家法人制的公私法基石意義與民法典的中國文化升華[J].中國法律評論,2020(4)∶178-191.

[6]夏家善.溫公家范[M].王宗志,王微,注釋.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31.

[7]劉墨菊,陳兵.朱子家訓解析[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155.

[8]夏家善.家訓要言[M].天津古籍出版社,2017.

[9]治家格言[M].吳敏霞,等注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50.

[10]朱柏廬.朱子家訓[M].李牧華,注解.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0∶3.

[11]余正平,梁明.顏氏家訓[M].廣州出版社,2001∶77.

[12]張力.“優良家風”寫進民法典的法治意義[N].檢察日報,2020-01-08(07).

[13]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7.

[14]張晉藩.中國法律的傳統與近代轉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

[15]商鞅,等.商君書[M].章詩同,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6]陳玉斌,張瑜,劉友田.中國傳統文化的百年變革與復興之路[J].理論導刊,2019(9)∶98-102.

[17]羅斯科·龐德.法律與道德[M].陳林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59.

[18]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391.

[19]費孝通.生育制度[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158.

[20]李培傳.論立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216.

[21]覃晚萍.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房產處理價值取向問題探析[J].廣西社會科學,2013(1)∶79-82.

[22]讓·雅克·盧梭.社會契約論[M].楊國政,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48.

[23]索維.人口通論(下)[M].查瑞傳,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211.

[24]彭誠信.論民法典中的道德思維與法律思維[J].東方法學,2020(4)∶49-73.

【責任編輯:張亞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精品国产91爱|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久久人妻系列无码一区|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九九香蕉视频|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久久伊人操|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99re在线观看视频| 97av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狠狠|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第一页在线| 亚洲精品777| 欧美第一页在线|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av在线手机播放| 欧美精品1区2区|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国产99热| 精品福利网|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国产午夜看片|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国产农村1级毛片|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久久综合婷婷| 国产在线第二页| 欧美在线天堂|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欧美不卡二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色首页AV在线|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草性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久久网欧美|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欧美笫一页|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