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亞妹


學能力即自主學習能力,其中課前預習是自主學習的重要內容,預習能力是自學能力的基本要求,所以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就需要注重對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預習效果達成的關鍵,在于給學生設立明確的預習目標,而預習目標則需要圍繞單元主題教學的語文要素來制訂。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根據學段目標,立足單元整體目標,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特點來緊扣語文要素,布置預習作業,從而提升學生的詞語預習能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植根單元導讀
統編教材中每個單元都設置有單元導讀欄目,其中單元導語十分重要,它涵蓋了單元教學的核心語文要素,在統領單元、確立目標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成為單元學習的方向標。讀懂、讀透單元導語,就能準確把握教與學的方向。因此,我們應注重對單元導語的學習和運用,提升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單元導語為“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這是本單元的核心語文要素,其目標在于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并逐步做到遷移運用。是對學生已接觸過的通過查閱字典識字詞、借助圖畫理解字詞、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聯系生活識字詞等方法的進一步提升。為了讓學生對本組教材有個整體的了解、認識,筆者布置了單元預習作業(如下表所示)。
以上整組課文預習作業的設計,把本單元的重難點融入預習中,學生通過課前預習理解這些難懂的詞語,消除了預習過程中的閱讀與理解障礙,為閱讀教學打好了基礎,也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二、緊扣閱讀提示
統編教材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少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都精心安排了閱讀提示。這些提示,對于課堂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具有很好的提示和引領作用。圍繞這些提示,就能很好地落實預習的目標和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三年級上冊第7課《聽聽,秋的聲音》的閱讀提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然后和同學交流:你聽到了秋天的哪些聲音?”圍繞這個閱讀提示,教師可以設計如下的課前預習作業:請認真閱讀課文,想想課文前三個小節中都描寫了秋天的哪些聲音?請用圓圈把課文中與秋天聲音相關的詞語圈出來,并和同學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這些詞語的。
閱讀課的教學內容以合宜的形式、在合宜的時候明確呈現出來是很重要的,閱讀提示就為教與學指引了方向。沿著這個方向,我們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三、落實“學習泡泡”
“學習泡泡”是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以學習伙伴口吻提示、用小泡泡圈起的閱讀提示語,它傳遞著教材的思想和意圖,總能在關鍵處推波助瀾,發揮著“導思、導學、導行”的功能,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三年級上冊第6課《秋天的雨》一文中在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出現了“五彩繽紛”這個詞語,而這個詞語的理解對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也是本課一個重要的新詞語。本段末尾寫菊花仙子的顏色時,寫到“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一這就是對“五彩繽紛”這個詞語最好的注解。在其右邊有一個“學習泡泡”:“讀到這里,我理解了‘五彩繽紛’的意思。”據此,筆者設置如下的預習作業:請根據本課第2自然段“學習泡泡”的提示,聯系上下文,說說“五彩繽紛”是什么意思,并嘗試運用這個聯系上下文的詞語理解方法理解其他詞語。學生通過“學習泡泡”的提示,就認識到一原來“五彩繽紛”就是表示各種漂亮的顏色。這就為理解重點詞句提供了解決方法。
一個小泡泡,藏著大智慧。通過對統編教材中的“學習泡泡”的解析與運用,教師就能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明確預習方法,從而布置合理有效的預習作業。
四、立足課后習題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特別注重課后習題的設計和運用。課后習題是進行知識點鞏固以及方法能力遷移運用的訓練內容,集中體現了所學內容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在課前預習中,要充分意識到課后習題的重要性,將習題與預習提示結合起來,有效運用,達成本課的學習目標。例如,三年級上冊第5課《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筆者以課后練習題二的兩個句子為抓手,設置了預習作業(如下表所示)。
學生在完成預習作業時,通過找近義詞的方式理解:“明朗一明亮”,指光線充足;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天空放晴時或者夜晚開燈時是明朗的;聯系上下文理解:“天開始放晴了”,在放晴的情況下,天空變得明朗。在“凌亂”一詞的理解中,同樣以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等方式來幫助學生自主理解詞語,學生在遷移和比較中學會了詞語的理解方式。可見,我們要充分發揮課后練習題的作用,以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五、參照“語文園地”
統編教材每個教學單元后都編排有“語文園地”這個欄目,是單元知識遷移、課外知識積累的有效載體,與單元其他欄目教學組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尤其是“交流平臺”和“詞句段運用”,這兩塊的內容與本單元的單元目標是一致的。備課和布置預習作業時,應該充分利用這兩個板塊。
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語文園地”第一個學習板塊“交流平臺”中的小組學習活動一“讀書的時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我會這樣做……”第二個板塊“詞句段運用”第2題: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加點詞語意思的。布置單元預習作業時,可以結合這兩個板塊設計下面兩個預習作業:(1)請預習閱讀課文,用筆將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圈畫出來,設法讀懂這些詞語,并與同學交流自己理解詞語的方法。
(2)回憶一下,我們學過了哪些理解詞語的方法。你是否有掌握這些理解詞語的方法?
通過設置這樣的單元預習作業,巧妙地把“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這一單元語文要素滲透到課前預習環節之中,單元目標更清晰、更系統,方向感更加明確,直接指向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
教材是最好的例子,它不僅為課堂的教與學提供了良好的范本,而且只要我們善于利用,它也為教師布置預習作業指明了正確的方向。有了與課文相契合的預習作業設計,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得到很好的激發,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從而就能不斷提高教與學的質量。
(作者單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第一中心小學責任編輯:林彥劉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