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娟
現階段的農村幼兒教育中,親子閱讀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往往不能順利開展,即使進行了相應的親子閱讀活動,親子在這些活動中所獲得的實際價值也往往不盡如人意。本文調查了當前農村家庭親子閱讀現狀,剖析了農村家庭親子閱讀影響因素,并探討了農村家庭親子閱讀改進的策略。
在早期的幼兒教育中,幼兒在進行閱讀時大多是需要親子共讀,幼兒在這個過程所獲得的閱讀能力均來自于親子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對于幼兒未來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的養成有很大作用。親子閱讀有助于幼兒健康成長,能促進幼兒理解能力的發展,有助于幼兒良好人格的培養。正因為如此,國家幼兒教育發展事業注重發揮出家庭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與改革,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幼兒園階段所需要掌握的學習品質也越來越高。在閱讀方面主要是希望能夠在幼兒階段就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這一培養過程是需要通過長時間的日積月累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一般來說,對于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最好的時期是3~6歲,這個年齡段對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有很大的關鍵性作用。而在早期的閱讀能力培養過程中,家長發揮著重要的引導與陪同作用。在2018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我國農村幼兒園發展的意見》中擬進一步加大農村幼兒園資金投入,減輕家庭壓力,讓家庭能夠在人力、智力方面給幼兒成長以更多支持。目前對于親子閱讀的研究方向多集中于一些幼兒培養機構,而對于農村親子共讀的研究相對薄弱,農村親子家庭共讀缺乏系統科學的指導。
一、當前農村家庭親子閱讀狀況與影響因素
為了能夠掌握當前農村家庭親子閱讀發展狀況,本文選擇了所在地的幾所農村幼兒園,隨機選擇了30名幼兒園教師、30名幼兒以及30名幼兒家長,就親子閱讀狀況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
(一)農村家庭親子閱讀狀況開展情況
通過調查30名家長,其中能夠堅持每天都開展親子閱讀的家長為5位,占比為16.7%,每周有一到兩次親子閱讀時間的是6位,并沒有將親子閱讀列為日常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項目的家長共計19位,占到63.3%。從中可以看出,農村家庭親子閱讀活動并沒有成為農村家長認識中的一項“必修課”。
(二)農村家庭親子閱讀書籍類型
根據當前市面上親子閱讀方面的書籍,可以將這些書籍主要分類為故事型、智力開發型、文學型、百科大全型等。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家庭親子閱讀中,選擇智力開發型的以及故事型的家長居多。選擇文學類、百科大全型書籍的家長并不多,總占比為23.3%。
親子閱讀書籍選定中,由幼兒選定的占40%,家長與幼兒商定或者隨機選取書籍的占比為30%。從中可以看出,親子閱讀活動中,幼兒選定為主,幼兒在家庭中熱衷于游戲,并且將書籍當做游戲的一種,在沒有家長過多干預情況下,幼兒常常主動地要求家長為自己讀書。
(三)農村家庭親子閱讀方式
在“您家的親子閱讀方式是什么”的調查中,15名家長選擇“替孩子讀,讀給孩子聽”,也有10位家長選擇“讀后,讓孩子談一談”,而選擇“一邊讀,一邊講解”“邊讀,一邊回應孩子”的家長一共為5名。也就是說,家長傾向于為孩子讀,然后孩子談閱讀后的感想,多于在閱讀中展開交流與互動。
(四)農村家庭親子閱讀中的參加家長
當前,農村家庭親子閱讀活動中,選擇由媽媽參加的占到了一半。也就是說,農村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在媽媽,爸爸參與的相對較少。
二、影響農村家庭親子閱讀的因素分析
通過前文對農村家庭親子閱讀狀況的調查,可以了解到農村家庭親子閱讀所折射出的一些現象,進而分析出影響農村家庭親子閱讀的因素。
(一)農村家庭環境
調查中發現,農村家庭中,親子閱讀活動并不頻繁,親子閱讀活動還要受到家長閑忙以及家庭分工等方面的影響。農村家庭環境因素影響到親子閱讀活動的頻次,并影響到由誰來參加幼兒的親子閱讀活動。一般情況下,農村家庭依然有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也就是說,媽媽是家庭親子閱讀的主要參加人,爸爸參加相對較少。如果媽媽都不能有參加親子閱讀的好習慣,爸爸并不很認同、支持親子閱讀活動的話,那么幼兒親子閱讀活動開展就會受到影響。
(二)農村家長育兒觀念
從調查中可以看到,農村家長在幼兒親子閱讀書籍選擇方面,傾向于選擇智力開發型以及故事型的,可以看出農村家長在育兒方面,也傾向于培養幼兒的智力。在親子閱讀方式上,農村家長往往只給孩子灌輸性的閱讀,選擇替孩子讀,讓孩子聽。農村家長一般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對于親子閱讀也不是很了解,因此對不同年齡段孩子要讀什么繪本也不清楚。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家長給幼兒選擇的多數是識字書,幼兒的興趣也大大降低,因此在親子閱讀活動中效果大打折扣。
(三)農村家長的閱讀習慣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農村家庭家長很少閱讀,尤其是很少買實體書來看,一般都是在手機上進行閱讀。這樣的閱讀習慣必然影響到幼兒的閱讀,他們自己靜不下心來閱讀,使閱讀對家長而言變成了一項十分大的挑戰。兒童發展心理學明確指出,父母是幼兒模仿的第一個對象,家長的言行舉止及對待周圍人事物的態度,會對孩子言行舉止及價值判斷產生影響。從調查結果來看,具有較好閱讀習慣的家長所占比例不高,很多家長沒有閱讀的習慣,空下來也就玩電子產品,因此他們孩子也沒有閱讀興趣與習慣。
三、改進農村家庭親子閱讀的策略
針對農村家庭親子閱讀中現狀,以及影響農村家庭親子閱讀的因素分析,啟發了接下來農村家庭親子閱讀的改進。農村家庭親子閱讀改進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創造閱讀環境,培養閱讀興趣
影響到農村家庭親子閱讀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家庭環境。家庭環境有物質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物質環境主要是依靠家長來創造。農村家庭普遍經濟條件有限,但是閱讀氛圍營造并不需要多大的經濟投入,只需要家長能夠讓孩子有一個較為固定的閱讀桌椅以及閱讀繪本放置的地方就行。固定的專用于親子閱讀的位置,這將讓孩子對親子閱讀產生重視,也會讓孩子對親子閱讀活動端正態度,并從中感受到樂趣。塑造心理環境主要是指家長應該多拿出時間與精力去陪伴孩子,最好能夠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做到專心不受其他工作的影響。農村家庭雖然有較多的活要忙,不過,擠出一點點時間還是可行的。這樣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同時,也讓孩子自身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
(二)轉變觀念,讓孩子愛上閱讀
就農村家庭而言,家長自身認識水平相比城市家長要低,他們對教育沒有更為開放的理念,反而固守傳統的知識教育、應試教育理念。而現代社會里,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農村家庭家長應當轉變觀念,在親子閱讀書籍選擇方面,重視綜合性書籍選擇,加強對幼兒的引導。而且,親子閱讀重在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在于學到多少知識,背誦多少內容,重要的是讓孩子能夠從親子閱讀活動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家長應當在閱讀中多與孩子交流,去理解孩子的思想,孩子的眼光,孩子看待事物的方式,讓孩子能夠從親子閱讀活動中發展出更多的潛能。
(三)把握“共讀”的“度”,加強閱讀方法指導
前文調查中可以看到,農村家庭家長在親子閱讀活動中,并不善于指導,更多的是成為“讀書人”角色,沒有給予幼兒充分的引導,也沒有與幼兒互動,更談不上“共讀”。其實,家長在親子共讀過程中主要擔當著引導的作用,不應當有過多的干擾。在閱讀過程中家長應該做到的就是讓孩子處于主動地位,讓孩子通過自己提出相應的問題并加以引導,自己解答,一般不設有標準答案,有利于孩子想象力與閱讀興趣的培養。在閱讀時,大多數小朋友都容易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現象,針對這種多數孩子都會出現的現象,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娛樂活動吸引孩子,讓孩子在參與娛樂活動的同時,達到一定的閱讀效果。
對于幼兒來說,閱讀是他們在最初的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啟蒙。通過閱讀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其思想更加明智,同時還可以讓孩子培養良好的價值觀與品質。親子閱讀對孩子自身學習能力并沒有太大的提升,重要的作用是其能夠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讓孩子從小就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對孩子未來全面發展有重要作用。同時通過家長進行引導的親子閱讀,也可以幫助家長和孩子之間實現更好的溝通,對親子關系也是一種促進。從小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對幼兒未來的發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