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
“雙減”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維護教育公平和教育生態的關鍵舉措。今年秋季學期是中小學全面落實“雙減”有關部署要求的第一個學期,建立健全課后服務體系,是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見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實現“五育并舉”的重要途徑。優質的課后服務不僅要對學生進行作業輔導,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答疑幫助,提高教學質量,切實減輕家長輔導作業的負擔,更需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等個性化服務,拓展學生學習空間,努力滿足學生不同學習需求,實現“全人教育”夢想。讓家長放心,讓學生喜歡,讓校園成為孩子最想來的地方。
一、統籌布局巧種“創意花”
(一)精準定位
課后服務是一項社會工程,也是一項民心工程,優質的課后服務,更是我校打造教育新標桿的口碑、形象工程。學校如何把好事辦好,讓家長滿意、學生開心是我們需要認真面對的問題。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從上到下高度重視,在開展課后服務工作之前,先后召開8次專題會議,進行了4次問卷調查,確立了課后服務的幾個原則:1.興趣為本,課后服務課程要把學生放在舞臺主位,以激發、滿足學生興趣為出發點來優化設計,實現“一生一課表”;2.活動育人,個性化選修課的授課,要求重點以實踐活動的形式呈現,堅決杜絕常規講授式;3.安全第一。落實好學校放學時間和家長接送時間的有效銜接。
(二)創新模式
在探索課后服務開展的過程中,學校形成了課后服務的“一二三四”:即“一套課表”“二三搭配”“四種類別”。在充分考量學校教學場地、教師資源,保服務時間、服務品質的基礎上,我們實施的是一個年級一套課表;每周固定兩天作業輔導、答疑,三天興趣社團(六年級稍有不同);四種類別指的是“作業輔導、答疑(固定一周兩次)”“興趣拓展(一周一次課)”“精品社團(一周兩次課)”“校隊俱樂部(一周三次課)”。
為保證學校特長生學習的連續性和持續性,我們2—6年級的“校俱樂部”“精品社團”遵循雙向互選原則,由社團、校隊老師在報名學生中選拔學生確定名單(這部分學生無需參與當天選課),而“興趣拓展”課程及一年級開設的所有課程都是線上選課。自主開放的選課模式是創新,亦是尊重每一個學生個體發展。
二、課程設置妙栽“特色花”
(一)整體規劃
課后服務的課程應該是一個完整的課程架構系統,要基于培育“完整的人”和培養核心素養的理念,涉及學科知識的輔導以及科學素養、藝術素養和身體素質等各方面的培養。為滿足學生個性化的課程選擇服務,我們綜合學生、家長、社會等多方需求,研發了專屬長郡云龍小學課后服務課程架構,設置了“需求取向”和“動態調整”,還制定了實施過程中的評價測量手段,確保動態地進行適時、適度的調整,保證實施時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靈活性。
(二)參與面廣
長郡云龍實驗學校創辦不到三年的時間,實現了飛速發展。目前小學部共有72個教學班,學生人數3 600人。2021年參加課后服務的人數為3 556人,參與率達99.25%。校內參與老師為186人,參與率為100%。六個年級共開設校隊俱樂部5類;精品社團44類;興趣拓展84類;藝體綜合占比77%。學校充分認識到開展課后服務不僅是切實緩解小學生放學后家庭看護困難的民心工程,更是重要的育人活動和育人場域,讓課后服務成為“五育”并舉的演練場也正是我們所期待的難得平臺。
(三)梯隊打造
就學生來說,興趣的培養、能力的提升需要堅持來助力;就學校而言,好的課程、專業的隊伍需要時間來磨煉。在六個年級的課程設置上,我們十分注重籃球、足球、武術、田徑等傳統項目的梯隊打造,每個年級都開設了以上幾項課程。從一二年級興趣課的開展,到中年級乙隊社團的培養,再到高年級的校隊俱樂部訓練,非常系統地讓學生的興趣逐漸發展為個人特長。
三、管理精細護養“品質花”
課后服務工作開展采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嚴控每一階段、每一環節,以學校校級統籌、行政管理保障、課程發展中心質量管理、授課教師課堂管理環環相扣形成閉環,保證課后服務的高質與高效。
(一)校級統籌
統籌管理課后服務課程的安排與檢查,明確“雙減”政策之下課后服務的指導思想,擬定詳細的實施原則與實施方案。
(二)行政保障
行政管理團隊保障教學中的人員設置,對課程進行設計指導與多元管理,保障學生在校安全。
(三)課堂管理
授課教師課堂管理不僅要保證課堂質量,豐富課堂內容,符合學生所處的年段特色,還要有序組織教學,在保障學生學習效果之外,對學生安全全面負責。
(四)質量把控
課程發展中心與教學組長進行課程設定,推進教學目標,同時成立課題小組對課堂進行追蹤,指導提高每一節課教學質量,課后總結,進行課程評價、課程指導與課題研究。
四、注重學生主體性培育“未來花”
郡園里的每一個學生都是焦點,都是祖國的“未來之花”。高質量的課后服務應始終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潛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平臺”的作用。
(一)評價全方位
作為“雙減”政策下的新課程探索者,長郡云龍實驗學校始終秉持在探索中學習、在評價中成長的方式,以全面多方評價與反饋作為檢驗課程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我校對“新”的課后服務采用目標評價、探索評價、階段評價、成果評價、訪談評價和數據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進行,并將在后期實施與探索中不斷改進與提升。
(二)選擇多角度
基于全面發展、精準育人的理念,學校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幫助學生補短板、強優勢。課堂知識若需查漏補缺,任課老師可單獨施教;課后作業若需指導點撥,學科老師可精準輔導;突破難題,若需要幫助,同學老師可集思廣益。要發展特長的學生,可選擇參與課后活動;要參與競賽的學生,可參加賽前集訓;需傾訴和疏導的學生,可以走進“心距離解憂室”……我們不斷磨合完善課后服務工作機制,不斷擴大服務覆蓋面。
(三)展示多途徑
課后服務的成果展示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我們在學期末舉行的六一活動、元旦匯演給精品社團的學生搭建了自我展示的大舞臺;而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音樂快閃、班級籃球、足球賽、朗誦比賽等也成了興趣拓展班學生鍛煉的好平臺;校園長廊中的文化窗口張貼呈現的是文化拓展班學生的優秀作品。對于學生和家庭來說,學校的課后服務給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空間,展示的平臺,讓每個孩子樹立了自信心,滿足了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能力發展的需求,為今后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課后服務工作的開展是新時代教育發展背景下學校對國家政策的深入學習,對教育舉措的切實落地,對教學改革的不斷嘗試,對建校使命的執著堅守。在長郡云龍實驗學校的校園,課后服務動態開放,每一間教室、每一個活動、每一種要素都彰顯著育人的力量,共護“未來之花”的成長。我們將繼續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育人目標,將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努力創新,用心辦教育,用心服務每個家庭、每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