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芹
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小學體育教學模式有了很大的轉變,其中一個轉變就是運用了小組合作到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有效地運用進小學體育教學之中,不但能夠使學生相互合作相互激勵來完成課堂制定的學習目標,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不止如此,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能夠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從而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升上去。通過實踐性和操作性,在興趣的激發以及長期開展后,體育教學可以實現“強體”“教育”的功能,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綜合能力,對學生以后的發展來講,無論是學習技能、心理發展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小組合作活動對體育教學的意義
根據教學實踐表明,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地運用進體育教學活動中,不但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進體育活動之中,并在相互鼓勵與合作中完成課堂學習任務。這樣的教學與以往常規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相比,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增加他們的自豪感,再加上我們的鼓勵性評價,從而為學生樹立起體育鍛煉的自信心。在小學合作學習過程中將不同運動能力的學生劃分到一起。組成一個新的小團體,從而使學生為了自己小團體的榮譽努力提升自我,同時還能夠推動學生之間相互促進和切磋,從而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不斷提升上去。除此之外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以此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促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積極主動地參與進體育鍛煉活動之中,因此,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小學體育從教者來說,我們應該積極研究和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為學生樹立起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與小學體育教學融合中的問題
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導致小組合作停留于形式化、表面化,并沒有將小組合作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潛意識里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并沒有什么意義,在教學中依然采用常規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難以達成既定的教學任務。由于教師的這種消極心理存在,導致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難以取得實效。而小學時期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他們在沒有教師的引導與監督下,合作學習往往成為了合作游戲,故教學效果不理想。另外,學生課堂參與度較低,雖然有些教師提前設置好了合作學習小組,但卻沒有調動起學生體育鍛煉的參與度。比如,在尋找合作訓練失敗原因的時候,有的學生可能會滔滔不絕地講,而有的學生卻沉默寡言,一個字不說,這樣的現象自然也使小組合作學習成為空中樓閣。除此之外,還有的教師在評價環節中依然只是注重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并沒有認識到對小組合作評價的重要性,即便有的教師對小組進行了評價,往往也是一種應付心理,在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可想而知教學效果難以得到提升。
三、小學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策略
1.制定科學合理的分組計劃
在運用小組合作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中需要我們科學合理地劃分小組,這也是順利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更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所以我們在劃分小組時候必須要具有科學性和實質性,這樣才能夠確保我們后續教學的順利開展,從而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不斷提升上去。作為一名新時期下的小學體育從教者來說,我們首先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基本能力、人際關系、學習能力等,并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展開科學合理的小組劃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劃分的小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做出調整,如半個月對小組成員做一次調整。另外,確保在每個小組中都各有一名學習能力強、身體素質強以及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這樣才能夠使小組學習更加多元化,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有效溝通交流,并強化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從而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效率不斷提升上去。比如,在教學跳遠這項體育運動的時候,當我們為學生詳細地講解完相關的體育理論知識之后,將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并由學習能力好和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帶領其他同學展開鍛煉,這樣的方式可以避免出現部分同學難以跟上進度的問題。通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并及時在他們訓練的過程中糾正其所出現的錯誤,指引其他同學在體育鍛煉中明確認識到鍛煉內容以及學習準確規范的體育相關動作要領,通過這種學習能力強帶動學習能力差的教學方式一定能夠將班級教學質量與效果提升上去,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友誼。
2.舉行分組競賽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要想有效地融入進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之中,那必須要師生共同努力。所以,我們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將不再是學生學習的領導者,而是組織者和引導者,雖然我們在教學中的地位發生了變化,但我們在學習中所發揮的作用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想有效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那我們作為教師來說就必須要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共同努力,更好地掌握運動的本質,同時還能夠提升班級凝聚力,將教學質量與效率不斷提升上去。比如,在教學籃球投籃的時候,我們可以將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這個時候需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并巧妙地制定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運動技巧。在開展小組比賽中哪個小組投籃命中最多,那這個小組就取得了最后的勝利。當分好組之后,我們還需要在每個小組中來回走動,從而及時發現學生在鍛煉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給予糾正和指導,以此規范學生的發球動作,如果發現表現較好的學生,那我們也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如果小組整體運動存在問題,那就需要鼓勵他們共同努力,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斷提升學習技能和整體素養。
3.構建良好活動環境
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利用小組之間的互動來集思廣益,從而實現特定任務的聯合探索,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并將各種能力不斷提升上去。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我們必須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協作,因為協作式教學需要良好的情境支持。在基礎體育教學中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從而促進基礎體育教學順利實施。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我們需要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展開互動練習,并引導學生認識到合作練習的重要性。其次,我們還需要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合作氛圍,并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合作方式方法,并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和理解展開合作實踐,以此將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斷提升上去。比如,在教學籃球傳球這項體育運動的時候,我為每個小組都分配了相同的學習任務,并要求學生能夠在自己小組長的幫助下完成訓練。最后,建立一個競爭項目,通過這樣的競爭項目檢測學生團隊之間的寫作,從而將小組合作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在競爭環境下一定能夠激發學生的集體意識,從而使學生朝著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充分了解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并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仔細觀察小組之間的情感交流,以便及時解決和處理小組之間矛盾,從而使每個小組都樂意參與進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之中,以此將小學體育教學活動質量不斷提升上去。
4.鼓勵學生參與,樹立突破自我的信心
由于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所以他們的興趣愛好也會有所不同,而學生所喜歡的體育項目勢必也會存在很多的差異。所以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我們需要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對體育活動造成的影響,并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同時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之中,為他們樹立起體育鍛煉的自信心,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逐漸突破自我,并取得優異的成績。比如,在教學乒乓球這項體育運動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體育水平展開了小組分層訓練,從而使學生在原基礎上都能夠有所提升,同時在這樣的氛圍下還能夠為學生樹立起體育鍛煉的自信心,以此順利完成課堂既定的教學任務。
5.完善小組課程評價
要想將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地運用進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之中,那就需要將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因為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活動中,我們需要對每個小組成員將做出評價,在評價小組整體成效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個人評價,確保每個小組成員都具有學習的主體性以及學生整體水平的提升與共同發展。鑒于此,我們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做出及時有效的評價,以此將學生的自身能力水平不斷提升上去。比如,在教學跳繩教學的時候,可以將學生科學合理地劃分為幾個小組,并組織學生展開跳繩項目的快跳、后跳、交叉跳、來回兩人跳和一搖一跳等內容。學生可以與自己小組中的成員展開溝通交流并練習,最后選取表現優異的成員進行小組之間的競賽,從而確保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以及特點進行鍛煉,并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確定本班表現最為優異的學生。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樣的合作氛圍下,我們不但要評價最終獲勝的小組,同時還要對班級每個學生做出正確的評價,只有這樣的評價才能夠提升學生體育鍛煉的自信心,當然如果有在體育活動中表現消極的學生,我們也要提出批評教育,這樣才能夠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加高質高效。
總之,將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地運用到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之中,一定能夠將學生的整體素質切實提升上去。小組成員的合理劃分和體育項目的選擇直接影響著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我們在運用這種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必須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能力,并以此為立足點,科學合理地劃分學習小組,從而將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斷提升上去,為學生以后更好地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