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全媒體記者 曹萌
市域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在市域范圍的具體實施,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石。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南通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凌屹提出的議案,便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關。
日前,凌屹在接受《法人》記者采訪時表示,2017年,南通市組建了全省第一家大數據管理局,強勢推進政務數據共享歸集與交換。較好的信息化基礎,為市域治理現代化夯實了數據底座。加之南通市委、市政府將“把治理效能轉化為發展動能,推動市域治理現代化”列為重點工作,主動探索,南通市最終建成全國首個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
數據顯示,南通市市域治理指揮中心不僅融合了“12345”、數字城管、網格化的職責,還和市大數據局“一體化運行”。目前全市65個部門和單位的78條熱線均已整合進入“12345”,每日受理各類民眾訴求1萬余件,同比上升56%。
自上述指揮中心正式運行以來,共產生各類預警信息6.4萬條,第一時間向“領導駕駛艙”推送突發事件信息233條,編撰經濟形勢、社情民意、防汛防澇、高質量發展、 “決戰過萬億”等分析研判報告20余篇,實現了精準決策、精確管控、精細治理。

凌屹資料圖片
凌屹指出,雖然南通市已經建成“1+10+96”的市縣鎮三級指揮中心體系,但省級乃至國家層面尚沒有相關管理機構,業務與數據對接存在一定困難。不僅如此,指揮中心是一項全新的事業,無論是在業務辦件受理與交辦,預警信息分析與處置,還是在數據歸集共享與交換等方面,都需要法律法規支持。
凌屹建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首先,從國家層面強化頂層設計,建立全國省市縣鎮五級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領導小組,強勢統籌推進此項工作。其次,應該加強制度建設,增強相關法律法規支持,尤其是關于數據歸集共享的法律法規,要注重法律法規落地見效。
要理順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運行模式,要樹立省市縣鎮“一盤棋”思想,增強各級指揮中心管理能力,將指揮中心納入政府工作部門。
最后,還要強化數據歸集,夯實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底層基礎。要自上而下統籌數據資源,強化數據治理,確保數據鮮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