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超,陳明昆
(浙江師范大學 教師教育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0)
2019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第四次《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Global Report on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GRALE Ⅳ)提出:當前全球范圍內成人學習的參與率仍然不高,成人參與學習存在許多障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另據此前發布的第三次《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顯示,成人學習和教育(為表述方便,以下均簡稱“成人學習”)不僅改善了健康行為和態度,提高了預期壽命,改善了不良生活方式,降低了醫療費用,為勞動力市場上的個人、雇主帶來了好處,而且有利于增強社會凝聚力,提高公民參與社會和社區活動的能力。總之,成人學習對實現諸多可持續發展目標均具有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GRALE Ⅳ有關內容進行量化分析和比較研究,從全球視域揭示影響成人參與學習的諸多障礙,并提出促進成人學習積極性、提高成人參與學習率的有效路徑,以期為我國成人學習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鑒。
通過對GRALE Ⅳ報告的分析,發現自2015年以來,全球范圍內成人參與學習雖然保持了整體向好的態勢,但仍存在種種障礙,進而影響到成人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且各個地區之間也存在明顯的差異。
此次調查,共有152個國家報告了自2015年以來成人學習參與率的變化情況。根據各國報告的本國情況,將其分為“增加”“下降”“不變”“不清楚”四類。如圖1所示,約57%的國家表示自2015年以來本國成人學習參與率有所增加,9%的國家表示呈下降趨勢,28%的國家認為基本未變,余下7%的國家則因為缺乏數據收集系統表示“不清楚”??梢?,自2015年以來,全球范圍內成人參與學習率整體保持著向好態勢。

但就全球成人學習實際參與率的高低來看(如圖2所示),實際參與率超過50%的國家僅占15%,參與率不足10%的國家卻占到55%。表明全球范圍內成人學習平均參與率并不高,離全民學習時代的到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為了方便進行區域間的差異比較,報告將參與調查的地區劃分為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中東歐地區、北美和西歐地區、亞太地區、阿拉伯地區、撒哈拉以南非洲六大區域,并分別比較了各個地區之間的參與率相對變化趨勢以及實際參與率。
表1所示的是2015年以來不同地區成人學習參與率的變化趨勢。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72%的國家表示自2015年以來成人學習的參與率有所增加;北美和西歐地區則僅僅只有38%的國家表示參與率有所增加;六大地區中只有北美和西歐地區沒有報告有參與率減少的國家;其他四大區域報告參與率有所增加的比例相差無幾。需要注意的是,這四大區域中表示對變化趨勢不清楚的國家占比都較高,最高的亞太地區為16%,說明這些地區對于成人學習活動的重視程度相對不高。
表2顯示了六大區域整體實際參與率情況。撒哈拉以南非洲、北美和西歐兩個區域的實際參與率要明顯高于其他幾大區域,兩大區域中分別有21%和29%的國家實際參與率超過50%;稍次的亞太地區、阿拉伯地區實際參與率超過50%的國家的比例分別為16%和14%;最低的中東歐地區則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實際參與率超過50%。
通過比較發現各個地區之間特征各異,可將六大區域分為三類:
第一類,參與率相對變化較小但實際參與率較高(北美和西歐地區)。全球超過50%的發達國家分布在這一區域。發達國家開展有組織的成人學習活動的時間普遍較早,在經歷了較為漫長的成人學習活動發展歷程后,這一區域內大多數國家的成人學習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并進入了較為平穩的發展階段,因此,其報告有所增長的國家占比較低,報告保持基本不變的國家較多,但其絕對實際參與率較高。
第二類,參與率相對變化明顯且實際參與率也較高(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這是全球最貧窮的區域,其中有31個國家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此類國家成人學習發展歷程較短,起點較低。近幾年,在世界銀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大力支持下,開展成人學習活動的資金、設備、人員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區域內的大多數國家成人學習活動的參與率都有了顯著的提升,因此,其相對參與率變化趨較為明顯。因為最不發達國家基礎教育薄弱,大多數成人文化水平較低,急需通過成人學習來提高民眾的知識文化水平,成人學習成為這些國家教育系統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有了外在的支持后,其成人學習活動發展迅速,絕對實際參與率也達到了較高水平。
第三類,參與率相對變化不明顯且實際參與率也較低(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中歐和東歐地區、亞太地區、阿拉伯地區)。這些地區中發展中國家占到了絕大多數,其處于前面兩類國家的中間階段,此類國家主要關注于基礎教育的發展,對于成人學習發展的關注度不高。其既不像最不發達國家急需成人學習活動來提升公民素養,也不像發達國家在基礎教育發展到了較高水平之后開始有余力關注終身學習體系的建設。因此,這些地區的成人學習參與率相對增長比例不高,絕對參與率也不高。
未來發展中國家基礎教育得到一定發展后,行有余力,對于成人學習的重視程度將逐漸提高,定會逐漸加大對開展成人學習活動的人員和資金投入。發展中國家的成人學習發展水平將會逐漸地達到當下發達國家的水平,全球的平均發展水平也將隨之不斷提高。

2015表1 年以來不同地區成人學習參與率變化趨勢比較③

表2 不同地區成人學習實際參與率比較④
導致全球范圍內成人參與學習的比率仍然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存在著許多不利因素阻礙成人參與學習。這些不利因素主要可歸為三類:意向障礙(Dis-positional Barrier)、情境障礙(Situational Barrier)、機構障礙(Institutional Barrier)。三類障礙既相互獨立,同時又相互影響。
意向障礙是指可能阻礙個人參與學習的心理因素,其本質上是社會心理障礙,即個人心理因素不完全由個人主觀內心活動決定,在很大程度還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
1.價值感知不足,缺乏參與學習的興趣
“成人已經擁有相當豐富的實際經驗、社會經驗和職業經驗,他們深知自己的生活目標,以及通過終身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與這些目標的相關性”。[1](Zmcyov,1998)作為成人,主觀的理性價值判斷是決定自身是否參與學習活動最為重要的因素。而這種主觀理性往往是圍繞著人的文化歸屬、身份和生活背景而構建的,尤其是與工作有關的文化歸屬、身份和生活背景。[2](Rubenson,2010)這也就不難解釋那些從事著單調的工作甚至沒有工作的人,做出不參與學習的選擇的原因,因為他們認為學習并不能直接幫助自己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當下以經濟發展為主要任務的社會環境使得大多數成人都僅僅將學習作為一種獲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報酬的工具,而忽略成人學習最為根本的功能——賦權,即通過學習幫助個人、家庭、團體和社區提高行使自身權利的能力,從而達到改善自己狀況的目的。[3](Charles,1993)這一重要功能被忽視導致許多成人對學習價值的判斷存在局限性,許多成人在對是否參與學習的利弊進行理性權衡的時候,往往只考慮參與學習對自身的經濟利益是否有促進作用,這一認識局限成為阻礙成人參與學習活動的主要因素之一。
2.社會環境欠佳,限制了對可能性的想象
森(Sen,1999)在1999年提出了人的“可行能力”(Capability approach)的概念,將其定義為:“可行能力是一種自由,是實現各種可能的功能性活動組合的實質自由,或者可以說就是實現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自由。”表現為按照自己的意愿過有價值生活的實質自由,著重強調的是人們主導自己生活的能力。森還提出,限制這種實質自由的因素是多維的,主要表現為四方面的形態,即貧困、饑荒、不平等和社會排斥。社會環境通過諸多不利因素限制了人主導自己生活的自由,[4]其中也包括平等地參與各級各類教育的自由。更為嚴重的是,這樣的限制會逐漸消磨成人內心對參與學習的可能性的想象,從而限制人的可行能力。正如努斯鮑姆(Nussbaum,2002)所說:“生活在困難條件下的人們往往接受自己的命運,因為他們無法想象任何合理的選擇。”[5]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社會結構限制了其可供選擇的范圍,也限制住了其想象除了眼前能看到選擇之外的可能性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意向障礙可以被看作是通過許多不利的社會因素消磨了人內心對各種可能性的想象,從而限制了一個人的可行能力,進而阻礙了其自由參與學習。
情境障礙也稱環境障礙,指一些只在特定時期所面臨的物質和環境方面的障礙,例如時間、育兒、交通、工作、家庭等導致成人無法參與學習活動的各種因素。情景障礙對于成人參與學習的阻礙主要體現在宏觀社會環境和個人生活情境兩個方面。
1.宏觀社會環境阻礙成人參與學習
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強調,包括一國政府的政治架構以及國家在有利于弱勢群體的領域執行政策的能力等宏觀層面的社會因素在促進或者阻礙成人參與學習的環境中起到重要作用。第六次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區域中期審查報告(The CONFINTEA VI Mid-Term Review regional report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指出,該區域較低的教育和識字率反映了教育和社會環境之間的復雜關系。該地區嚴重的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現象以及該區域的政治文化和更廣泛的歷史進程都對成人參與學習活動產生了影響。[6]雖然全球各個地區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情況大相徑庭,但不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存在著社會不平等的現象。政治、經濟不平等導致了成人獲得參與學習機會的不平等。較不富裕的人越來越難以獲得社會服務,包括參與學習。貧困和經濟不平等并不是阻礙成人參與學習的唯一宏觀因素,許多國家或地區的特殊文化傳統也成為了阻礙成人參與學習活動的不利因素之一,這也是一些國家婦女較難接受教育的原因。
2.個人生活情境阻礙成人參與學習
當下全球范圍內有許多關于成人學習參與度的調查,如“成人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AAC,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dult Competencies)和“成人教育調查”(AES,Adult Education Survey)等一些國際性調查,還有“肯尼亞國家成人掃盲調查”(KNALS,Kenya 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等一些國家級的調查。這些調查都顯示了日常生活是如何阻礙成人參與學習的。如表3所示,肯尼亞參與調查的成人中有18%認為“缺乏時間”是其提前離開方案的主要原因。不僅僅是在肯尼亞這樣的低收入國家存在這一問題,在高收入國家,因為工作繁忙或家庭義務而導致缺少參與學習的時間也是阻礙成人參與學習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如圖3所示,針對OECD成員國開展的調查結果顯示,“工作繁忙”“家庭或孩子”這兩大因素在各個成員國中都占比較大。但通過比較發現,各國之間存在著一些差異。例如,在韓國、意大利和日本等國家提及“工作繁忙”這一障礙的比例相對較高,而在希臘、愛爾蘭等國家則更多地提到了“家庭或孩子的責任”這一阻礙因素。這一差異主要取決于本國的文化、終身學習制度以及社會和經濟支持結構。通過調查發現,在選擇阻礙參與學習的主要因素時存在著重大的性別差異,男性比女性更經常將工作視為一個重大障礙。[7]而婦女往往會比男性更多地提及家庭責任,尤其是有小孩的女性。[8](Massing& Gauly,2017)


表3 在肯尼亞參與和完成掃盲方案的障礙⑥
體制障礙包括阻礙成人參與學習的各類制度、慣例或程序,如缺乏合適的學習地點、無力承擔高昂的學習費用等。這一障礙因素對所有年齡段的成年人都有影響,尤其是對于窮人和受教育程度最低的人。對11個非洲國家的政府代表和監督農村發展方案的教育領導人進行的一次調查發現,缺乏為所有年齡組提供優質教育和培訓的合適機會成為為農村人口服務的最大挑戰。[9]前往最近的學習點所需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往往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成人參與學習活動。而且在農村地區,作為開展成人學習活動重要手段之一的信息和通信技術(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也往往不如城市地區發達,這一現狀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農村地區成人所面臨的不利局面。
1.缺乏足夠的基礎學習設施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成人教育和掃盲方案行政調查(The administrative survey on adult education and literacy programme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第六次亞洲及太平洋地區中期審查(The CONFINTEA VI Mid-Term Review of Asia and the Pacific)等多份調查報告都強調,缺乏足夠的成人學習基礎設施(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是阻礙成人參與學習活動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如表3所示,附近缺乏學習中心被30%參與調查的肯尼亞成人認為是阻礙其參與成人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在肯尼亞東北部省份則有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這是阻礙其參加掃盲方案的主要原因。
在PIAAC針對高收入國家的調查中,也發現因為缺乏合適的學習地點而無法參與學習活動的情況。雖然高收入國家信息和通訊技術的高度發達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一方面的阻礙,但因為并非所有課程和方案都可以通過遠程教育形式獲得,缺乏合適的學習地點仍然是主要障礙。其中,日本和芬蘭的占比最高,分別為22%和21%。總之,由于缺乏足夠的學習中心而阻礙成人參加學習的現象十分嚴重,各國需要考慮進一步通過各種方式增設更多的學習中心,來幫助更多的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2.缺乏適當的費用分擔機制
在PIAAC的調查中,另一個普遍存在的障礙是無法負擔參加學習的費用。如圖3所示,在斯洛文尼亞及希臘等國家這一現象尤為明顯,兩個國家分別有25%和30%的受調查者認為,學習費用過于昂貴是阻礙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主要原因之一。相比之下,芬蘭只有7%的受訪者提到這一點。不同國家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的主要根源在于不同國家個人需要承擔的學習費用不同。根據第六次歐洲和北美地區中期審查(CONFINTEA VI: Mid-term review of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顯示:在芬蘭,平均每個參與學習的成人僅需要承擔10%的學習費用,而在斯洛文尼亞,每個參與學習的成人則需要承擔大約37%的學習費用。[10]根據數據的比對可以發現,個人所需要承擔的費用比例越高,將費用視為主要障礙的比例也就越高。這意味著,是否擁有適當的費用分擔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成人是否有能力參與學習活動。
通過對全球成人參與學習的現狀以及障礙進行梳理,不難看出,當前全球成人參與學習仍然面臨著各種形式的障礙,總體形勢不容樂觀。因此,通過各種途徑解決阻礙成人參與學習的不利因素,已成為保障更多的成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的首要任務。
意向障礙是阻礙成人參與學習的最根本原因。成人本身的意識傾向是決定其是否參與學習活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通過改變成人自身的思想意識及其所生活的環境來激發成人參與學習的意識傾向極其重要。
1.提升成人對學習的價值感知
亞太地區的第六次中期審查報告指出:當下大多數區域所開展的成人學習活動的重點都是與收入有關的以職業為導向的成人學習。成人學習的賦權功能,已經被更加功利的經濟性功能所取代,淪為了服務經濟發展的工具。[11]成人學習的經濟取向性功能在大多數人心中根深蒂固,很多人在考慮是否參加成人學習與教育時,往往更多地考慮其對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的改善程度。這種對成人學習價值的認識顯然是不全面的。成人學習最重要的功能即是通過學習使得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參與到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來,通過學習獲得行使公民權利的能力。因此,首先需要及時地糾正公眾對成人學習的基本認識,在成人學習的開展進程中需要有意識地強調學習原本的價值取向。其次,要在成人教育活動中增加更多的有關公民教育、自由教育的內容,使得成人學習的形式內容與其基本內核相契合,使得成人能真正地認識到參與學習的重要性,激發其參與學習的熱情。
2.激發成人對參與學習的想象
一部分缺乏參與學習意識的成人受所處的社會環境限制而逐漸消磨了對參與學習的可能性的想象。幫助他們走出社會環境的限制是激發他們產生參與學習意愿的首要前提。因此,需要各個國家改變一些陳舊的文化傳統、一些不平等的社會體制,遵循人人平等的原則,尊重和保障每一位公民應有的權益。破除外在的限制,讓那些當下處于不利處境下的成人能接觸更廣闊的世界,擴大其可供選擇的范圍。讓成人認識到參與學習的可能性,在心中萌發參與學習的激情。
全球范圍內,因國家政府及各種社會組織機構對成人學習費用分擔不足,導致許多成人無力支付昂貴的學習費用已成為阻礙成人參與學習活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政府以及各類培訓機構應擔負起各自應有的責任,建構起有效的社會支持機制。
1.平衡教育資金配置,積極引導弱勢群體參與學習
全球許多國家的成人學習方案都缺乏足夠的財政支持,有關成人學習的方案往往不能與正規教育享有同樣的資金配額。不僅在發展中國家如此,在發達國家,成人學習在國家教育總資金中所占份額也很小。[12]盡管在許多國家的政策文件中都詳細闡述了成人學習在應對社會和經濟挑戰中的重要作用,但GRALEⅡ仍得出“全球范圍內成人教育仍然是各國政府和國際發展援助的低優先投資項目”的結論。為了使成人學習能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議程作出充分貢獻,全球各國需要重新平衡分配國家教育資金,增加成人學習活動的資金份額。
德賈斯丁(Desjardins,2017)的研究發現:國家的財政支持力度與弱勢群體的參與情況之間似乎不僅僅是簡單的線性關系。荷蘭在幫助更多的成人參與學習活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但其人均撥款遠遠低于意大利。同時,雖然歐洲大陸國家在這方面的支出遠遠高于盎格魯撒克遜國家,但在幫助更多弱勢群體參與學習方面取得的成果卻遠遠比不上后者。對于這樣的現象,德賈斯丁(Desjardins,2017)認為:決定一個國家幫助弱勢群體參與學習的不僅僅是財政支持的總量,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導。[13]因此,對于弱勢群體的幫助不僅僅要關注補助的投入,還需要通過營造良好的社會學習氛圍或者通過頒布相應的政策條令來引導其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
2.建立適當籌資機制,政府調控與市場導向相結合
通過對阻礙成人學習活動的不利因素進行分析,可發現國家政府以及相關教育和培訓機構在費用分擔中所承擔的占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成人是否有能力支付參與學習活動所需的費用,進而影響成人是否能夠參與相應的學習活動。因此,建立公平而有效的費用分擔機制成為國家終身學習戰略的中心。現有的籌資機制中市場起到了主導性的作用,雖然以市場為導向的成果性供資大大提高了計劃的有效性,但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即市場導向的成果性供資策略使得組織機構更積極地追求容易招募和更容易成功的人,而忽略了相對不易獲得成功的弱勢群體。這時就需要政府進行適當調控,以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各國政府要擔起確保弱勢群體能夠有效被納入學習系統中的責任。政府不僅要為成人學習提供足夠的資金,還要通過適當調控市場機制形成合理的資金分配機制。例如,在一些國家所采取的個人學習或培訓賬戶(ILAS,individual learning or training accounts)的形式,即是通過政府、個人以及相關社會組織機構共同來分擔學習費用的方式來保障弱勢群體能有足夠的資金參與學習。
薩爾(Saar & Roosmaa,2012)等人認為:在歐洲國家,個人的工作因素是阻礙成人參與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并不是否認其他個人特征和參與之間的緊密聯系,而是強調了工作對促進或阻礙學習的重要性。[14]因此,改善工作對成人參與學習的影響,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一部分情境障礙。改善工作方面對成人參與學習的影響需要從雇員自身和雇主以及相關工作組織兩方面出發。
1.學會學習,雇員自身做好參與學習的準備
OECD和ILO聯合發布的《全球技能趨勢、培訓需求和未來工作的終身學習戰略》(Global Skills Trends, Training Needs and Lifelong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the Future of Work)預測:由于技術發展、人口增長和全球化加速,工作領域將繼續快速變化。預計這將導致進一步的兩極分化,高技能工作的數量會快速增長,而大多數低技能工人往往缺乏適當的技能。面對未來參與工作所需技能的快速變化,工人需要學會學習,為未來不斷地學習新的技能做好準備。[15]
“學會學習”作為現代學習的重要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阿爾溫提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16](阿爾溫,1985)要保障雇員能有效參與學習活動,雇員自身學會學習、做好準備十分重要。因此,雇員首先要對學習有一定的認識,要學會管理學習時間,選擇適當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在工作閑暇之余有意識地開展一些自我學習。其次,雇員需要參與一些基礎性的學習活動,掌握一些基礎性的技能。如此,一方面有助于自身加深對學習的了解,逐漸地學會學習。另一方面,可以為以后參與更加專業化的職業培訓或教育做好準備。
2.重振契約,多方保障雇員參與學習的權利
改善工作對成人參與學習的影響除了需要雇員自身做好準備之外,還需要政府、雇主和工人組織等利益相關方采取行動切實維護雇員參加學習的權利。國際勞工組織的全球工作未來委員會(ILO’s Global Commission on the Future of Work)認為,要充分應對未來工作的挑戰,需要政府、雇主和工人組織等社會伙伴采取專門行動:重振社會契約,讓勞動人民公平分享經濟進步所帶來的福利,尊重其權利和保護好他們以回報他們對經濟發展做出的持續貢獻。[17]政府、雇主和工人組織等利益相關方需要積極合作,共同協商訂立具有一定約束力量的社會契約,共同遵守契約內容,共同保障工人的各項權利,其中包括最為重要的獲得技能和終身學習的權利。多方參與有利于相互監督與約束,進而更加有效地保障工人獲得包括帶薪教育假在內的各項保障成人參與學習活動的權利。
缺乏足夠的學習中心是阻礙成人參與學習的不利因素之一,在當下的信息化時代,為了讓更多的學習者獲得參與學習的機會,需要充分發揮信息和通信技術(ICT)的積極作用。ICT不僅能提供更多參與學習的機會,還能提高學習的質量,并改進質量保證和學習認證的機制。[18]要使信息和通信技術充分發揮作用,需要加強ICT基礎設施建設,還應優先向農村地區提供高速互聯網。同時,數字公平還涉及工具的使用和對如何使用這些工具的理解。[19]亦即一些基本的使用信息技術相關設備的能力,包括關于ICT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傊?,克服數字鴻溝,充分發揮ICT的積極作用,不僅需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民眾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1.加強ICT基礎設施的建設
欲克服數字鴻溝,充分發揮信息和通信技術(ICT)在成人學習與教育領域的作用,保證完備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均衡分布是首要前提。
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通過兩個方面的助力來共同推動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政府部門需要重視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將其視為公共基礎設施來對待,加大相應投入,更為均衡地調控國家資源保證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能夠齊頭并進。另一方面,應該讓市場成為重要助力,允許更多的私營企業甚至外資企業參與進來。在許多發展中國家,農村及一些偏遠地區占了土地以及人口的大多數,是一片未曾開拓的巨大“市場”。各類企業應采取與國家相合作的方式,共同建設信息化基礎設施。這樣不僅可以擴大信息化基礎設施的覆蓋范圍,而且可以通過市場競爭,在保證數量的同時不斷追求質量的提升。通過競爭推動電信行業的發展,提高農村及偏遠地區的網絡速度以及降低上網費用,從而使農村及偏遠地區的成人能擁有優質的網絡服務保證其參與學習,使得ICT能充分發揮其在成人學習與教育領域的積極作用。
2.提高民眾的ICT相關知能
全球各個國家都存在部分公民對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缺乏了解的問題,在保證基礎設施足夠完備的基礎上要使ICT充分發揮作用,需要學習者與教育者具有使用這些工具的能力。因此,要提高廣大民眾尤其是農村地區以及城市中受教育程度較低的民眾的相應基礎知識與技能。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大眾媒介普及計算機和互聯網知識 ,促進計算機、網絡等專業技術的大眾化,以便民眾都能有效掌握計算機、互聯網等先進技術,也可以鼓勵志愿者在閑暇時間深入農村開展信息技術知識和能力的培訓,為受教育程度較低的民眾普及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國家及政府需要重視成人教學人員的培訓,積極開展教學人員的相應培訓活動,使其具備基本的使用ICT來開展教學活動的能力。
自2015年以來,全球成人參與學習的總體趨勢看似較為樂觀,但仍存在較為明顯的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同時,也仍有一些不利因素阻礙著許許多多需要幫助的成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雖然已有許多學者、研究機構、國家政府在關注這一問題并提出了許多解決意見,但當下全球整體水平與理想狀態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全球各個國家在高度關注這一問題的基礎上緊密合作,共同促進全球成人學習與教育的發展,激發其更大的潛力,助力SDG4的實現,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注釋】
①②③④⑥資料皆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UIL)發布的第四次《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Global Report on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GRALE Ⅳ),并由筆者整理而成。
⑤資料來源為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7:OECD Indicators[EB/OL].https://www.oecd-ilibrary.org/docserver/eag-2017-en.PDF?expires=1538146532&id=id&accname=guest&checksum=1F4E987C6063CA71535A53AA2476D C20,2018-9-28,并由筆者整理而成。圖中將英國中的英格蘭地區與北愛爾蘭地區分開統計;“平均”意味著OECD國家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