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洲,孟 輝
(湖北江漢油田總醫院呼吸內科,湖北 潛江 433100)
慢性支氣管炎是外界環境因素和個體因素長期相互作用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及相關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由于其病程長且易反復發作,若治療不當還可能引發肺氣腫,因此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阿奇霉素是治療支氣管炎的常用藥物,作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其可發揮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單一用藥的治療效果不佳。左氧氟沙星是喹諾酮類藥物中的一種,具有廣譜抗菌作用,且患者耐受性良好,在治療胃腸道及生殖系統感染中已取得較好的療效[2]。本研究旨在探討左氧氟沙星聯合阿奇霉素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肺功能與炎性因子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湖北江漢油田總醫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8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4~76歲,平均(48.73±4.41)歲;病程1~10年,平均(4.76±1.12)年;其中男性22例,女性22例。研究組患者年齡25~77歲,平均(48.68±4.36)歲;病程1~11年,平均(4.83±1.09)年;其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現代呼吸內科疾病診斷與治療》[3]中關于慢性支氣管炎診斷標準者;未接受相關抗生素治療者;年齡>18歲者等。排除標準: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者;存在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者;哺乳期、妊娠期婦女。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采用鹽酸阿奇霉素注射液(青島金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818,規格:5 mL∶0.5 g)治療,將0.5 g藥物溶于500 mL氯化鈉溶液進行靜脈滴注,1次/d。研究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聯合治療,將0.5 g鹽酸阿奇霉素注射液+0.5 g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江西國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66754,規格: 5 mL∶ 0.5 g)溶于 100 mL 氯化鈉溶液進行靜脈滴注,1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咳嗽、氣促等臨床癥狀消失,經檢查炎性病灶徹底吸收為顯效;咳嗽、氣促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經檢查炎性病灶明顯消失為有效;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且炎性病癥無吸收趨勢為無效。總有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3]。②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包括呼吸困難、咳嗽、氣促癥狀消失時間。③比較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8 min,取血清,一部分血清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IL-6水平,另一部分用免疫比濁法測定CRP水平。④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潮氣量(TV)、潮氣呼氣峰流速(PTEF)、達峰時間比值(tPTEF/tE)。⑤記錄兩組患者嘔吐、腹瀉及丙氨酸轉氨酶上升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并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7.7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研究組患者呼吸困難、咳嗽、氣促癥狀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 d)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 d)
組別 例數 呼吸困難 咳嗽 氣促研究組 44 4.11±0.97 4.74±1.03 4.35±0.82對照組 44 6.87±1.54 7.22±1.76 6.91±1.62 t值 10.059 8.067 9.352 P值 < 0.05 < 0.05 < 0.05
2.3 炎性因子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CRP、IL-6均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CRP:C-反應蛋白;IL-6:白介素-6。
組別 例數CRP(mg/L) IL-6(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4 5.13±1.24 1.97±0.34* 384.76±51.39 201.33±37.46*對照組 44 5.08±1.19 3.83±0.87* 384.68±51.44 291.42±51.37*t值 0.193 13.209 0.007 9.399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2.4 肺功能 治療后兩組患者TV、PTEF、PTEF/tE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肺功能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肺功能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TV:潮氣量;PTEF:潮氣呼氣峰流速;tPTEF/tE:達峰時間比值。
組別 例數TV(mL) PTEF(mL/s) PTEF/tE(%)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4 84.11±6.54 64.11±7.15* 102.68±16.54 85.88±13.20* 48.62±9.65 34.72±6.05*對照組 44 84.92±7.04 73.25±7.60* 103.12±16.82 93.63±10.25* 48.11±9.22 42.18±6.55*t值 0.559 5.810 0.124 3.076 0.253 5.550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5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支氣管的杯狀黏膜細胞可分泌黏液,會黏附人體從外界吸入的灰塵和細菌,進而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發生,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部分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癥狀可得到控制,但若治療不及時,慢性支氣管炎可逐漸演變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進展為肺源性心臟病,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威脅。阿奇霉素是臨床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常用抗生素,其通過與病原菌核糖體結合,抑制蛋白質合成來影響病菌的復制過程,從而發揮抗菌治療效果,但由于慢性支氣管炎的頑固性,單一用藥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且后期復發率較高[5]。
左氧氟沙星屬于第3代喹諾酮抗菌藥物,其可抑制細菌DNA螺旋酶活性,通過破壞細菌DNA形態來發揮抗菌作用,并且抗菌作用極高,其還具備較強的穿透力,可通過高濃度藥物對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起到抑制作用。血清CRP、IL-6均屬于促炎性因子,由于支氣管感染具有易反復感染性,極易造成肺部損傷,導致大量促炎性因子釋放,并且其水平會隨著炎癥進程而升高。左氧氟沙星可抑制細菌的繁殖生長,改善抗菌環境,從而有效降低機體的炎癥反應[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呼吸困難、咳嗽、氣促癥狀消失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血清CRP、IL-6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左氧氟沙星聯合阿奇霉素可有效改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癥狀,縮短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抑制炎癥進程。
左氧氟沙星可有效阻斷病菌在支氣管上的附著,清除呼吸道黏液中的感染細胞,還具有較高的生理利用率,組織滲透性極強,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進而起到改善肺功能的作用,同時減少疾病對臟器的不良刺激[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TV、PTEF、PTEF/tE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左氧氟沙星聯合阿奇霉素可有效改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肺功能。
綜上,左氧氟沙星聯合阿奇霉素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縮短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抑制炎癥反應,改善肺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應,值得推廣。但由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小,且未進行遠期隨訪觀察,因此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明確治療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