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華 錢玲美
濟南市濟陽區中醫醫院婦科,濟南 濟陽 251400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包括月經失調、肥胖及不孕等,多發于育齡期女性。近些年來,相關臨床研究顯示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發病的重要因素為腸道微生態穩態失衡[1],進而導致患者內分泌失調、代謝功能異常,因此需要加強對腸道菌群的重視。基于此,本研究對蒼附導痰湯加二甲雙胍聯合穴位埋線對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患者的療效展開分析。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7.8-2019.8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0例)。對照組年齡區間24歲-33歲,平均年齡(29.81±7.13)歲;平均體質量指數為(28.52±6.33kg/m2)。觀察組年齡區間23歲-32歲,平均年齡(29.12±7.05)歲;平均體質量指數為(28.36±6.95kg/m2)。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蒼附導痰湯加二甲雙胍進行治療。蒼附導痰湯組方:蒼術、膽南星、神曲各12g,香附、制半夏、枳殼各10g,茯苓、當歸各15g,陳皮、桃仁、甘草各8g,生姜5g。根據經期加減藥物,前期添加川牛膝、益母草和桃仁,均為10g,后期添加枸杞子和覆盆子12g,菟絲子10g,桑葚8g。溫水煎服,每日服用1劑。治療周期為12周。二甲雙弧(天津太平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 國藥準字:H12020797),每日服用2片,早、晚各服用1次,治療周期為12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穴位埋線治療。選擇穴位為足三里、天樞、氣海及三陰交,進行埋線處理。幫助患者保持仰臥位,對相關穴位進行消毒處理,緩慢進針,將線體埋植在穴位肌層或者皮下組織,2周更新埋線。治療周期為12周。
1.3觀察指標 治療后對比兩組T細胞免疫應答指標及腸道菌群情況。T細胞免疫應答指標:治療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肘靜脈血抽取,劑量為5ml,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血清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白細胞介素-10(IL-10)及白細胞介素-17(IL-17)水平測定。腸道菌群情況:治療后收集兩組患者1g新鮮糞便,放于無菌便盒,每次抽取0.1g,首先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100倍稀釋,之后根據程度僅10倍稀釋,共稀釋6次,得到稀釋液,使用稀釋液培養腸桿菌、乳酸桿菌及雙歧桿菌,對菌落數進行計算。

2.1兩組T免疫應答指標對比觀察組TGF-β1、IL-10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IL-17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T免疫應答指標對比
2.2兩組腸道菌群情況對比治療后觀察組乳酸桿菌及雙歧桿菌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腸桿菌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腸道菌群情況對比
通過中醫理論分析,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的主要兵力為痰濕內生,脾的運化功能衰退,知識胰腺和肝臟分泌的消化激素量下降,胰腺分泌胰島素量下降,導致血糖驟升,對消化功能產生影響,并且毒性物質長期存在于腸道內,對黏膜屏障產生不利影響,導致腸道微生物穩態失衡。
蒼附導痰湯是一種治療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有效藥物,能夠對患者胃腸功能進行改善,改善其炎性狀態,其中陳皮、茯苓及蒼術均具有改善脾的作用,達到化痰的效果。穴位埋線是一種中醫治療方法,結合現代技術材料得到顯著發展,效果明顯,有效彌補針灸療效不佳的問題。選擇患者的足三里、天樞及氣海等穴位有助于改善患者腸道功能[2]。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T免疫應答指標和腸道菌群情況存在明顯差異,該結果顯示蒼附導痰湯加二甲雙胍聯合穴位埋線有助于調節患者免疫應答,改善腸道功能。
綜上所述,對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患者使用蒼附導痰湯加二甲雙胍聯合穴位埋線的治療方法有助于改善胰島素抵抗,對T細胞免疫應答具有調節作用,能夠改善腸道微生物失衡,值得臨床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