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義務教育的發展需要,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在不斷地學習與工作中積累經驗,創新教育管理模式,通過科學化的教育管理制度,提升日常的教育管理效率。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高職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落實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培養學生們良好的自我管理模式,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加強管理隊伍的建設,在不斷地創新實踐過程中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率。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教育;教學管理
高職學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落實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根據此進行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自我意識,促使學生的人格發展。在學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實施。
1.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
1.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教育工作者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并且在教育工作中充分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對學生進行人格的教育,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成為自己形成自我人格意識。日常教育中,尊重學生的主體,結合學生需求進行個性化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主體意識,促使課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1.2引導學生自主管理
高職教育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場所,通過學生參與管理的方式,提升其吃苦耐勞、服務意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優化學生學習過程,同時可以提高教育質量,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發展,適應當前社會的變化,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提出學生以適當方式參與學校管理,并對學校與學生權益相關事務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這一規則制度的提出,明確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學校可以通過學生會、社團等組織方式,為學生參與學校管理提供便利,使學生在學校管理中自覺履行自身的責任與義務,為自身發展、學校建設提供更多的建議或者支持。
1.3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需要教師改變灌輸的教學模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互動,并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課本知識,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教育管理工作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良好師生關系,是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舉措。實際工作中,建立多種師生互動渠道,增加交流的頻率,促使教育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1.4運用信息技術加強管理
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育形式,拓展學生學習內容。實際教育中將信息技術與日常的學科教育充分結合,為學生傳播正確的網絡使用技巧,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信息技術運用意識,提升學校的教育工作質量。此外,學校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管理,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做好學校內部信息的采集與處理,為高效教育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技術支持。
2.創新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機制
高職教育工作中,需要學校制定科學的教育管理工作體系,利用此約束學生的學習行為,強化對學生良好品質的培養影響,提高教育質量。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需要全員參與,學校全部的部門合作方式,解決學生學習中實際問題。傳統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多數有一個部門牽頭,其他部門協助的方式完成。這種合作方式比較松散,無法真正的解決學生教育管理問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合作,通過優勢互補的方式提升管理工作效果,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實際工作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構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機制,提升內部管理工作水平。第一,加強學生工作機構的建設,提升組織協調管理能力。在實際工作中,明確學生管理系統中各個部門所承擔的責任、權限關系等,并根據此建立責任制度。通過責任到崗的方式落實各部門管理責任,提升管理工作效果。第二,發揮基層的作用,利用當前學校內部的管理機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與行政管理,通過這兩項工作同時開展,實現對學生管理問題的動態監督與管理,提升管理工作效果。第三,建立年級輔導員制度,結合學分制對學生進行深入管理,增加班級與專業教學之間的融合度,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效果。通過學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設,明確各部門的責任,落實管理工作內容,促使學生更好的發展。
3.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正確的思想政治理念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的立身之本。在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十分重要,是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媒介。在實際教育工作中,提升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將此與學生的專業知識充分結合,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工作,使高職學生在學習中行堅定的政治信念與良好的道德修養。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運用,能夠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使其意識到時代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并以高標準要求自身提升自身。這樣一來不僅解決當前大學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可以優化學生教育管理質量,促使學生思想建設。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不同類型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利用此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與思想品質,以此實現高質量的教育。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學生教育管理的結合,優化當前教育質量,優化學生教育水平,促使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有機進行。
4.加強學生教育管理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隊伍建設十分重要,是推動學生教育管理創新開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關鍵。當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隊伍主要由黨政干部隊伍和共青團、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組成。其中,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主要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論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主要是根據課程的特點,對學生思想政治與人文素質教育;輔導員與班主任則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是各種政策手段落實的關鍵。在實際工作中,為了提升學生教育管理隊伍的專業能力,學校可以組織專業的培訓活動,針對當前學生教育管理隊伍的人員,根據其不同的職能進行個性化培訓,提升及業務能力的同時,培養其思想政治意識,使其在實踐中意識到專業素養與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主動參與學習,優化自身的素質。通過專業培訓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教育管理隊伍建設有效性,同時能夠促使該工作開展。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各種類型的交流活動,引導參與學生教育管理的人員主動進行交流,在活動中分享自身的經驗與想法,以此實現問題解決與學生教育管理能力提升的目的,促使學校教育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多方面影響因素的利與弊,根據實際的辦學情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科學的教育管理模式,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云.“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黨員頂崗實習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基于江西某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期學生實習數據[J].智庫時代,2020(03):113-114.
[2]梁菊.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9(08):109-112.
[3]路琦.天津市高等職業院校繼續教育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學,2017.
[4]陳金秀.民辦高等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5]單作民.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制度變革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6]趙楠.基于創新的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管理模式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