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紫砂作品“五福套組”的文化意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季光敏
(宜興214221)
宜興紫砂壺起源于北宋,興于明清,能經過幾百年的歷史發展至今, 與其強烈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密不可分。 紫砂壺藝作為一門優秀的傳統民間手工藝,汲取了多種文化藝術的精髓,融會貫通,集實用性和觀賞性為一體,成為雅俗共賞的藝術品,并形成獨特的紫砂文化,閃耀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寶庫中。 明代李漁說:“茗注莫妙于砂,壺之精者又莫過于陽羨”,其稱贊宜興紫砂壺是天下間最理想的茶具, 給予了紫砂壺很高的評價。 可以說,是文人雅士的喜愛讓紫砂壺與文化相融合,使其保持蓬勃發展的生命力,呈現出獨特的藝術生命美感。
藝術來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自然中的一花一木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生命力,因此,不同的紫砂作品也表現著不同的生命美感。 紫砂壺造型精彩紛呈,其中紫砂花器作為最具自然特征的類型, 以自然中的花草蟲鳥為原型, 以捏塑、貼花、彩繪等裝飾技法來還原自然之景,表現自然意趣,生動逼真,巧奪天工而不失藝術品位。 紫砂作品“五福套組”(見圖1)由一把主壺、一個壺承、一只公道杯和兩只口杯組成,構思巧妙,茶具之間相互獨立又相互統一, 保持了茶具創作所追求的一致性原則。 作品以梅花為創作題材,采用貼塑的花器裝飾技法勾勒出梅花的形態,生動自然、別有風韻,將梅花的盛開之景定格,別致地呈現于作品上,給人賞心悅目之感。
圖1 五福套組
縱觀此套組,主壺以圓器為基本形制,身筒圓潤飽滿,線條流暢自然,壺身穩定地立于平面,給人優雅清新、 端莊大方之感, 圓器營造出和諧圓融的意境,給人輕松愉悅之感;三彎流與圈把相輔相成,轉折恰到好處,自然向上的弧度顯出挺拔有力之感;壺蓋為壓蓋,自然貼合壺身,嚴絲合縫,平蓋與平底上下呼應,對稱統一;壺鈕立于壺蓋中央,協調過渡。 在裝飾上,壺鈕、壺流、壺把制成樹干狀,疤結突出、遒勁有力,蓋面以及壺身自然貼塑梅花,或含苞、或綻放,刻畫細膩,展現出不可抗拒的自然之美。 整體造型比例協調、結構精巧,造型與裝飾相輔相成,展現出梅的風姿傲骨。 承托主壺的壺承也是匠心獨具,壺承形態自然,邊沿或凸起、或紋理不均,表現出樹樁經歷風吹雨打的生命力度; 托盤內面又以貼塑的裝飾技法裝飾一枝新生的梅花,蒼勁秀美;壺承中央凸起一朵形態規則的五瓣梅花,大小與主壺相統一,恰到好處地承托主壺,極具詩情畫意。 公道杯杯身飽滿敦厚,頸部內斂、唇口外翻、流口靈巧纖細,杯把呈半心形,猶如自然生長的樹干,杯身貼塑梅花,與主壺呼應。 兩只口杯造型一致,底部圈足,穩定地立于平面,杯身仿若以五片花瓣圍成,筋紋清晰、造型規整,極具形式美和韻律美,給人清秀優雅之感,杯把宛如樹干,向杯身自然貼塑梅花,意趣十足。 “五福套組”整體風格統一,展現出梅的生命姿態之美,給人以視覺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
在我國,梅花的栽培已經有兩三千年的歷史,梅花花語為“堅強、忠貞、高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梅花對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而言始終是一種難解的情結。 文學藝術史上,關于梅花的詩詞書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 梅花為“四君子”之一,其斗雪吐艷、凌寒留香、鐵骨冰心的形象,象征著高風亮節、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等品質,人們喜歡賞梅, 其實也是在追求梅花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民間有梅花“五福”的說法,梅花的五個花瓣代表著吉祥,為福、祿、壽、禧、財五個吉祥神,因此梅花又名“五福花”。 梅花還常被人們看作是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征。 “梅開五福”體現了傳統的民族心理,體現了民間對“五福”的期盼,體現了中國人源遠流長的福文化, 可以說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人們孜孜追求福、祿、壽、喜、財的文化。
紫砂作品“五福套組”以梅入壺,造型與裝飾相結合, 既豐富了作品的藝術形象, 極具詩情畫意之美,又將梅的精神,將傳統福文化注入其中,從更深層次展現出梅的生命姿態之美, 以及紫砂藝術的生命力之美,整個創作過程貫穿了實用、藝術和人文等各個方面,賦予了紫砂作品獨一無二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