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杰
(吳俊杰紫砂藝術館,宜興214221)
在中國傳統的藝術審美中有幾個特殊的要素,其中包括天人合一的意境和寄情于景的手法, 而這恰恰就是紫砂藝術特別擅長表現的地方, 這就使得紫砂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在經過朝代的更迭和歷史的變遷之后,依然能夠扎根于群眾,受寵于文人雅士之間,直到今天依然散發著藝術的光輝,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特別是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于飲茶健康要求的增加,紫砂的優勢愈加凸顯,紫砂具有的雙氣孔結構可以最大程度地使茶葉在沖泡的過程中不至于被悶煎有熟湯之味。 另一方面,紫砂泥良好的可塑性使紫砂的造型變化萬千, 特別是紫砂仿生器可謂是陶瓷藝術中的一絕,不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形態令人嘖嘖稱贊, 其中獨具的自然風情也是令人陶醉其中、流連忘返。
紫砂作品“秋趣”(見圖1)采用了仿生器型和雕塑的手法,利用紫砂橘黃色的色澤,把秋天的形態和枝蔓的特征都逼真地展示出來, 同時還有一只可愛的松鼠點綴其上, 讓我們感受到一個趣味盎然的秋天。 此壺壺身雋永秀麗,微微鼓起的腹部帶著些許的可愛,壺底收攏,平整穩重,使得整個壺身更加亭亭玉立。 壺嘴和壺把都采用了老樹虬枝的裝飾手法,上面的樹節紋理和秋天的意味不謀而合, 壺嘴彎流婉約, 出水爽利, 自帶弧度, 與之遙相呼應的壺把也是圈卷自然, 從端把處延伸出來的一枝藤蔓蜿蜒盤旋到壺身, 舒卷自如的葉脈設計把秋天那種蕭瑟即將來臨、 但自然界還有著最后的狂野的那種律動感和生機感展示出來。 此壺壺蓋嵌入壺口,嚴絲合縫、通轉流暢,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上面雕塑的小松鼠抱著一個果實,憨態可掬,不僅僅把秋天是收獲季節的內涵展示出來, 更加把大自然的趣味也注入了壺中。 從整體上來看這件紫砂作品“秋趣”把對于秋天的理解和紫砂歷史之上經典的花器造型結合起來,在造型的設計中融合創新,在細節的處理方面精益求精, 把國人對于秋天那種多情和細膩的感覺都融入其中, 讓我們在喝茶品茗的過程之中, 能夠體會到紫砂藝人在紫砂仿生藝術方面做出的傳承和創新, 為廣大的壺友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和視覺享受。
圖1 秋趣壺
在我們描繪理想的生活狀態的時候, 總是喜歡這樣的兩句詩詞:“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尤其是在日益緊張的社會節奏中,雅趣也是很難得的奢侈,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擁有美妙的大自然,只要有一些閑時,我們就是山水天地的主人。 四季流轉,萬物不歇,春天帶給我們的是青綠和希望的憧憬, 夏天則是把我們蘊含的火熱情感都全部釋放出來,冬天則萬物蕭條,大家都是蓄勢待發的一種姿態, 那么在夏天到冬天這個轉折的過程之中, 必須有秋天的五彩斑斕來承上啟下的自然過渡。 秋天萬物開始由盛轉衰,草木凋零,人們的心情也隨著開始起伏,會生出許多的情感表達,但是更多的確是一種傷感的流露,“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古人在秋天的感慨曾經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今天,秋天卻成為了我們休閑的大好時光,天高氣爽,樹木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莊稼也到了收獲的時節,動物也忙著存儲食物,所以秋天的大自然才是最為精彩和熱鬧的時候, 也是我們陶冶情操的大好機會。 宜興本來就具有大好的山河美景,宜興的紫砂藝人從秋天的變化之中捕捉到了藝術的創作靈感,這件紫砂作品“秋趣”就是遵循著紫砂藝術的鼻祖龔春創作“供春壺”的仿生技法,在長期臨摹經典紫砂花器的基礎之上, 把對于秋天動靜結合的感悟和美好的感覺都注入其中, 無論是枝節折射出來的飽經風霜,還是藤蔓生出的自然舒卷,抑或是松鼠帶給我們的跳躍和活力, 都把紫砂藝術的獨特魅力展示得淋漓盡致, 讓我們充分地感受到了其中濃濃的自然雅趣。
蜀山古南街的百年薪火還在世代相傳, 蠡河潺潺賦予了宜興紫砂藝人與生俱來的靈動。 紫砂多變的造型和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總是讓廣大壺友能夠從其中感受到不斷的變化, 帶來許許多多的驚喜和贊嘆。 從簡潔的線條勾勒出來的圓器之中,我們可以品悟圓融之境;在橫平豎直的方器之中,我們可以學習剛正不阿的美好品格;而在美輪美奐的花器之中,我們可以真切地品味到自然萬物帶給我們的更多輕松愉悅和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