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嘉珊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技工院校學生的就業現狀與就業趨勢,針對新形勢、新變化,提出做好技工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建議與策略。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 ? 就業現狀? ? “互聯網+”? ? 就業指導
一、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就業現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民經濟發展與社會運行受到嚴峻挑戰,無形中增加了技工院校學生就業的壓力。
受疫情影響,許多企業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而企業的招聘計劃也隨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由于學生延遲開學,傳統的線下招聘被暫時叫停,新的線上招聘模式學生又需要時間適應,再加上應聘時間的縮短等因素,無形中進一步加重了學生的應聘壓力。
技工院校就業指導工作者需根據社會形勢發展變化,及時調整教育模式以及就業指導方向,科學、靈活、合理、及時地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
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就業趨勢
(一)短期內的影響與就業形勢變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國家采取了果斷的聯防聯控措施,有效地阻斷了病毒的傳播路徑,但是在短時間內也對一些行業造成了較大沖擊。
從企業角度看,受疫情影響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在短時間內都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招聘計劃也可能會有所調整。就目前情況看,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主要有線下實體購物、旅游、住宿、交通出行、堂食餐飲、線下培訓、貿易出口等。
從應聘者角度看,疫情發生后,暫時不會再出現百人以上的宣講招聘會,很多企業會陸續將線下招聘轉為線上招聘。
(二)“互聯網+”帶來新機會
所謂危機,有危就有機。這次疫情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但又通過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進一步加速了“互聯網+”從概念到模式的轉變。
1.部分傳統模式線下場景被線上場景替代
首先,最明顯的改變就是線上行為替代了傳統線下行為。春節檔電影《囧媽》退出影院春節檔,與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簽約,進行線上免費投放。這意味著線上娛樂對線下娛樂的進一步沖擊和替代,而這可能會導致線下院線革命的開始,未來線下院線可能只剩下基礎的社交功能。
線上行為不僅有線上娛樂,還包括線上社交、線上辦公、線上購物、線上醫療、線上教學等。隨著 4K 高清與 5G 時代的到來,高帶寬、低時延的網絡將會極大地加速線上行為對線下行為的替代,倘若未來通信延時足夠小,則將處處充滿工作機會。
2. “互聯網+”模式的線下模式迅猛發展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電商與物流企業把餐館、超市、藥店等搬到了網上,如京東到家、盒馬鮮生、美團外賣等一系列同城服務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互聯網+”模式的線下場景在疫情期間獲得了極大的認同感。由此可見,疫情帶來的機遇,就是依托現有的平臺去找工作,或者是創業者入駐這些大的平臺提供產品和服務。而更理想的狀態是,在電商平臺提供產品與服務的同時,通過內容營銷給產品與品牌建立流量池等。
三、技工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相關建議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筆者基于技工院校實際,提出一系列就業指導工作的方法和建議,以供廣大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參考借鑒。
(一)針對應屆實習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就業指導工作者需要及時與企業、學生做好協調、溝通工作,保障學生的就業權益不受損,同時也要積極幫助學生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指導學生提前完善簡歷,掌握相應的筆試面試技巧等。
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在相關行業對口、穩定就業,就業指導工作者還需要提前甄別風險,及時關注相關企業動態,提醒學生預防風險,防止出現假就業現象,避免畢業即失業的情況發生。同時也要及時調整就業政策,給待就業學生提供更多優惠政策。
針對待就業的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者需要告知班主任及時了解學生的就業意向,并及時反饋,以備適時安排學生到相應的工作崗位進行面試。同時,也可引導學生在待崗待業期間,報考成人本科等提升學歷,或者學習其他技能進行自我提升。
另外,如今技工院校學生也不乏創業者,就業指導工作者要有針對性地推出系列創業指導方案和課程,使學生提前獲悉當前就業趨勢和未來職業發展前景。
(二)針對即將參加頂崗實習學生的就業指導
一方面,就業指導工作者要宣傳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指導、支持有自主創業意愿的學生;另一方面,就業指導工作者還要指導即將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提前樹立就業意識,充分了解未來的就業趨勢,扎實推進各項就業創業工作,努力實現畢業生更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
在進行就業指導過程中,就業指導工作者可采用模擬線上面試、模擬線上辦公、模擬個人或團隊創業等方式,讓即將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感受“互聯網+”時代推動下的就業模式的魅力,了解自身優勢和不足,準確定位,調整心態,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
(三)給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建議
如果技工院校就業指導工作者只在畢業前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是無法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的。因此,技工院校就業指導工作者要從學生入學之時就給予有效的就業指導,在就業指導的課程安排、內容設置、授課方式等方面緊跟時代步伐,讓學生能扎實掌握求職的方法與技巧。
以中技生為例,入學第一年,可主講近幾年學校相關專業學生的就業流向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特點,讓學生認清就業壓力,變壓力為動力,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再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學生特性,指導學生初步規劃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生涯路線;入學第二年,可通過總結、分析、預估社會對人才素質與能力的要求,促使學生提高相應的能力與素質,并教導學生在儲備充足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良好的就業心理素質, 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現實,不怕挫折,敢于競爭;入學第三年,指導學生在各類就業信息網和校園網中搜索、篩選出真實可靠的信息與資料,學習并掌握國家有關勞動與就業方面的法律知識,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入學第四年,應進行就業政策的解讀,輔助學生制作優秀簡歷、推薦表或求職信,并對學生的應聘技巧進行實訓指導等。
技工院校的就業教育是國家脫貧攻堅戰中智力扶貧、技術扶貧的重要一環,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每一個人都要調整好心態,努力思考如何防范下一次的“黑天鵝事件”,使技工院校學生可以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四、小結
在當前形勢與背景下,技工院校的學生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頑強拼搏、奮勇擔當、敢于創新,緊跟時代潮流,轉變就業及創業模式,站在“互聯網+”的時代風口,尋找一條最適合自己的就業之路。
參考文獻:
[1]王亞菲,呂愛霞.“互聯網+”給技工教育的機遇和挑戰[J].職業,2019(1).
[2]孫彩平.“互聯網+”時代下技工院校畢業生就業現狀和趨勢分析[J].科技資訊,2017(17).
[3]龐穎沖 .技 工 院 校 畢 業 生 就 業 問 題 思 考 [J].職業, 2019(11).
(作者單位: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