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霞 黃艷琴
一、試驗目的
沁陽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境內山區、丘陵、平原地形兼備,屬溫帶季風性氣候。全市耕地面積2.81萬hm2,是河南省小麥生產重點區。為了篩選出適合沁陽市種植、豐產性好、抗逆性強、穩產性好和品質優良的品種,更好地指導全市合理布局小麥品種,2019年沁陽市農業農村局在柏香鎮南王村安排了17個小麥品種進行比較試驗。
二、材料與方法
(一)供試品種
供試品種共17個,有百農4199、豫農98、溫麥968、安農1589、浚麥99-7、鄭麥168、鄭麥366、盈滿208、偉隆158、粒豐1號、鄭品麥8號、中麥578、中信998、云臺301、豫農186、焦麥266、院豐369。
(二)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選擇柏香鎮南王村村南。該地塊遠離村莊、道路、溝渠等,土體無明顯障礙層,地勢平坦,肥力均勻,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玉米。
(三)試驗設計
試驗各處理在同一區組內隨機排列,小區面積667 m2,每個小區之間、區組間均設田埂,防止串水串肥,試驗地周圍設保護行。
1.理論產量。每個小區測3點,計算平均畝穗數、平均穗粒數、平均千粒質量,測產系數按90%計算。
2.實際產量。每個小區單收、單打、單測含水量,統一按水分13%折算。
(四)田間管理
2019年10月 23 日播種,每667 m2小麥播種量 11.5~14.5 kg。每667 m2底施三元復合肥60 kg。2020年2月15日每667 m2葉面噴灑磷酸二氫鉀400 g,隔10 d噴灑1次,連續噴灑4次。3月20日,每667 m2追施尿素12.5 kg。4月22日第1次“一噴三防”,配方為多菌靈+咪鮮胺+蕓苔素+磷酸二氫鉀,隔10 d進行第2次防治。
三、試驗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理論產量排名第1的是院豐369,第2是鄭麥168,第3是溫麥968,第4是中信998,第5是豫農186,第6是鄭麥366,第7是安農1589,第8是鄭品麥8號,第9是中麥578,第10是焦麥266。
(一)院豐369
院豐369每667 m2平均畝穗數44.8萬,穗粒數36.8,千粒質量52.73 g,選取25株考種,平均株高64.5 cm,平均莖粗4.5 mm,平均穗長8.0 cm,穗形好,籽粒多,粒質量高,晚熟,分蘗力較弱,每667 m2理論產量782.40 kg,實際產量626.42 kg,實產排名第7。
(二)鄭麥168
鄭麥168每667 m2平均畝穗數36.9萬,穗粒數44.0,千粒質量50.67 g,選取25株考種,平均株高71.2 cm,平均莖粗4.4 mm,平均穗長7.6 cm,早熟,每667 m2理論產量740.41 kg,實際產量670.36 kg,實產排名第2。
(三)溫麥968
溫麥968每667 m2平均畝穗數42.3萬,穗粒數38.5,千粒質量49 g,選取25株考種,平均株高61.4 cm,平均莖粗4.3 mm,平均穗長6.7 cm,早熟,每667 m2理論產量718.19 kg,實際產量631.01 kg,實產排名第6。
(四)中信998
中信998每667 m2平均畝穗數35.2萬,穗粒數44.4,千粒質量45.58 g,選取25株考種,平均株高61.4 cm,平均莖粗4.5 mm,平均穗長6.7 cm,早熟,每667 m2理論產量641.12 kg,實際產量706.08 kg,實產排名第1。
(五)豫農186
豫農186每667 m2平均畝穗數36.4萬,穗粒數37.8粒,千粒質量51.65 g,選取25株考種,平均株高71.4 cm,平均莖粗4.2 mm,平均穗長6.1 cm,熟期略早,中感紋枯病、赤霉病和白粉病,每667 m2理論產量639.60 kg,每667 m2實際產量617.56 kg,實產排名第8。
(六)鄭麥366
鄭麥366每667 m2平均畝穗數45.5萬,穗粒數34.1,千粒質量45.09 g,選取25株考種,平均株高70.4 cm,平均莖粗4.4 mm,平均穗長6.7 cm。中感赤霉病,高感葉銹病和紋枯病。略早熟,每667 m2理論產量629.63 kg,實際產量587.02 kg,實產排名第15。
(七)安農1589
安農1589每667 m2平均畝穗數42.3萬,穗粒數35.0,千粒質量45.52 g,選取25株考種,平均株高70.4 cm,平均莖粗4.3 mm,平均穗長6.7 cm。中感赤霉病,高感葉銹病和紋枯病,略早熟,每667 m2理論產量606.53 kg,實際產量601.92 kg,實產排名第12。
(八)鄭品麥8號
鄭品麥8號每667 m2平均畝穗數39.2萬,穗粒數35.1,千粒質量47.09 g,選取25株考種,平均株高79.8 cm,平均莖粗4.6 mm,平均穗長6.7 cm。高感赤霉病和紋枯病,略早熟,每667 m2理論產量583.13 kg,實際產量638.63 kg,實產排名第4。
(九)中麥578
中麥578每667 m2平均畝穗數44.8萬,穗粒數27.2,千粒質量52.59 g,選取25株考種,平均株高66.3 cm,平均莖粗4.0 mm,平均穗長6.6 cm,略早熟,每667 m2理論產量576.76 kg,實際產量588.32 kg,實產排名第14。
(十)焦麥266
焦麥266每667 m2平均畝穗數39.6萬,穗粒數31.1,千粒質量50.56 g,選取25株考種,平均株高71 cm,平均莖粗4.2 mm,平均穗長6.5 cm,中熟,每667 m2理論產量560.41 kg,實際產量565.00 kg,實產排名第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