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可永
摘要:農村經營管理是黨在農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必須采取措施改進和加強管理。目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在此基礎上,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村經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了對策,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問題;對策
農村經營管理承擔了協調農村各種經濟經營活動、農村籌勞籌資、土地承包等與農民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責任,是國家對農村重大決策的執行者。在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下,加強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重要意義,不過當下我國的農村經營管理中存在法律法規不完善、農業生產技術滯后、監管機制不合理、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影響了農村經營管理的效果,也制約了我國農村經濟的高速發展。
1.農村經營管理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
提供制度保障與支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是農業經濟發展的保障,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因素。農村經濟管理可以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通過農村經濟管理的強化可以使各區域因地制宜進行農村資源的充分利用,在構建農村經濟發展規范制度的基礎上避免農村經濟發展的盲目性,在解決農村經濟發展問題的基礎上激發農村經濟的發展潛力。
提供理論指導與解決方案;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村經濟發展被推上了歷史節點,社會也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機遇。科技與網絡的發展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高效管理方法和手段,對農村經濟管理者提出了新的管理水平與要求。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可以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解決方案和發展方向的指導,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
彰顯關注民生;在小康社會建設過程中,新農村建設是核心內容。而農村也是小康社會建設的重點區域,如果農村發展情況不理想,將直接影響社會的穩定可持續發展。通過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夠使中國共產黨的方針與政策在農村得以貫徹并落實,并且站在農民利益角度對存在的問題予以解決,保證了農民自身的民主權利,這正是黨中央對民生關注的重要體現。
有效提升農民地位;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的開展,不僅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樣也進一步促進了新農村的建設。始終踐行以人為本與城鄉統籌發展的方針與政策,將城鄉居民作為立足點,確保農民群眾能夠參與到發展進程當中,共同享受發展的成果,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為和諧社會的發展提供保障,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作用。
全面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開展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同樣也是踐行三個代表思想的實踐活動。通過經營管理工作,彰顯出我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需求,將人民群眾發展需求作為核心,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而該工作的開展也同樣為新農村的建設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性保障,使得群眾利益得到全面保護,實現了農村民主與法制的進步,為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我國農村經營管理中的問題分析
思想認識上的不足;農村的發展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基礎,近些年來國家對農村的發展十分重視,但在實際的工作中,仍有許多農業工作者對農村的經濟發展認識程度不夠,導致思想認識上出現了偏差,對農村的發展及經營管理認識不足。
農村的發展基礎薄弱;農民居住相對分散,交通不便,信息落后,許多農村處于封閉狀態。農村在教育、文化、醫療、通訊等方面都落后于城市發展,農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思想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差,雖然近些年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大力推進小城鎮建設,農村的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農民的收入有所提高,但由于歷史的遺留問題太多,需要一定的時間解決,這對于農村經營管理來講,是一個阻礙,束縛著農村經營管理的發展。
農村經營管理的投入水平低;農村經營發展,是需要經費支撐的,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國家和地方在農村經營管理方面投入的經費是不穩定的,農村的經營管理者的工資水平與鄉(鎮)政府的工作人員有很大的差距。經費短缺,這就導致了農村經營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及熱情降低,直接影響到農村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農村經營管理隊伍需要完善;在許多地方的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崗位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這些工作人員在管理技能及管理知識上難以適應工作需要和時代的發展,影響農村經營管理的水平提高和發展。加上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條件落后,基礎設施不完善,缺少現代化的辦公設施,使得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效率難以提高。
3.新農村建設下強化農村經營管理的有效措施
健全農村經營管理制度體系;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加強農村經營管理,應該要有良好的制度保證,因此健全農村經營管理制度體系是重中之重,實現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發展。在農村財務資金運用和土地承包責任制等與農民自身利益切實相關的事項上,要積極聽取群眾所關注的重點問題,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方法。相關部門要建設完善的農村民生建設制度、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制度等制度,加快農業現代化的廣泛推廣。同時,要不斷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創新,積極探索農村經濟經營的新方法,如可以進行招商引資工作,通過實體經濟來留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提高農民群眾的經濟收入,進而確保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切實關注農民的自身利益;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也是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載體,因此為了更好的開展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必須要以農民的自身利益為切入點,最大程度的降低農民的實際負擔。為了能更好的在農村經營管理中保證農民的合法權益,需要最大化的減輕農民負擔。具體方法上,應該不斷規范涉農收費問題,切實強化對其監管,將農民負擔相關的工作納入到農村經營管理工作體系中,同時與城鄉統籌發展、農村社會管理、惠農政策的實施相結合,把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農村公共服務、社會化服務相聯系。
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是我國農業發展中一項重要的工作,農村經濟的發展也是我國整體發展進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認真分析農村經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認識到問題的所在,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促進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從而進一步推動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孫海燕.健全農村經營管理推動農業發展進程[J].吉林農業,2015(12):51.
山東省平邑縣仲村鎮財經服務中心? 山東省 臨沂市? ? 2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