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張敏 劉霞 師璇
本文為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課題類別:青年課題,課題編號:20200303108)研究成果,課題名稱為“新冠疫情下醫療機構內控管理的挑戰與機遇”。
突發狀況是對公立醫院的一次“大考”。這場“大考”中,公立醫院面臨著如何快速、有序地啟動應急內控管理,既能滿足救治患者要求,打好防控的“阻擊戰”“總體戰”,又能響應國家醫療衛生系統改革的號召,做好醫改的“規定動作”的巨大挑戰。因此公立醫院應針對“大考”中暴露出的薄弱環節,應把握重點環節,營造“一切為患者服務”的文化氛圍,完善突發狀況下應急管理機制和管理體系,在可及、安全、成本這個鐵三角定理下做好高效整合,垂直分工,探索突發狀況下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的途徑。
一、突發狀況下,公立醫院作為“戰役”的前沿陣地,面臨的矛盾尤為突出。
(一)突發狀況下,社會民眾對醫療服務需求激增與公立醫院有限的醫療服務以及應急管理機制不完善的矛盾被激化。
應急情況下,公立院需要最短時限內完成醫院的流程再造工作,構建全方位適宜的院內應急體系,才能為應對醫療服務需求的激增以及滿足公共衛生防控要求。此次“大考”暴露出很多公立醫院應急管理體制的不足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公立醫院粗放型、經驗型的管理方法,與其在突發情況下高質量的擔當起社會、國家、民眾賦予的責任的矛盾。
突發狀況下,公立醫院要快速反應,肩負起“保護人秘生命健康”的歷史使命,就必須轉變管理方式,從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躍進。但我國大部分公立醫院醫院的管理更多依賴于過往的經驗和領悟,而這越來越無法滿足醫院發展之需。
(三)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的醫院管理缺乏切實可行的導向規范。
受突發狀況影響,越來越多的公立醫院管理意識到了公立醫院需要調整目前發展、系統管理狀態。但是目前醫療改革中現代化醫院管理還處于試點階段,尚未形成切實可行的導向規范。
二、突發狀況下,公立醫院要向管理要效率,向流程要質量,向人文要服務,不斷完善應急管理體系。
(一)完善醫療機構層面應急管理體系
1、組織框架流程再造,建立完整的應急管理體系。
通過打通公立醫院日常以門診、病區、行政科室、服務中心等職能劃分的管理體系的物理通道和機制通道,建立規劃科學、責任清晰,反應迅速,符合現代治理要求的應急管理組織框架。打破原有醫院依據醫療、醫技、行政職能、服務中心管理的管理體系,建立適應突發狀況下的應急管理體系。主要包括:防治工作小組、醫療救治小組、疫情報告與防控小組、后勤保障小組、生活保障小組、捐贈物資小組、宣傳報道小組、監督部門、規培學生管理部門。
2、調整戰略,擔起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
公立醫院應積極發揮社會職能,回歸“公益性”的“初心”,主動擔當,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作為指引,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堅定信念,主動出擊,發揮好一線前沿陣地的作用,以保護人民健康為己任,打好突發狀況防控的“陣地戰”、“阻擊戰”、“全面戰”。
3、建立醫護資源應急調配制度,注重疾病防控人才培養。
醫護人員是是公立醫院賴以生存發展的靈魂,也是應急情況下寶貴的資源。因此醫護資源調配和合理利用也成為了公立醫院應急管理系統的重中之重。
(1)公立醫院應建立突發狀況下醫務人員、護理人員的人力資源調配方案,確定調配主管部門職責,明確不同調配事項的調配流程,為做好醫療急救工作,科學分配醫護人員做好規范。
(2)公立醫院應做好突發狀況下的應急演練。公立醫院應做好突發狀況下的應急演練,保證制度、政策的執行力和執行效果。
(3)加強疾病防控人才的培養和學科建設。公立醫院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醫療水平、診療能力的提高,更離不開醫療人才培養和學科的建設。積極發展疾病防控學科人才培養、建設,是公立醫院應對突發狀況的必然載體和基石。
4、保證內控管理信息傳達、溝通的順暢,同時加強對外信息發布的輿情管理。
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間就是生命。信息的快速傳達,溝通的暢通,不僅關系到醫院決策的制定更是關乎人民健康的頭等大事。
(1)公立醫院應成立對內的信息收集、傳達部門。通過管理確保對內決策、信息的快速傳達,溝通的順暢。同時引領職工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堅定信念,防范不實、負面消息。
(2)加強對外信息發布輿情管理,引導積極向上的社會輿論
引導積極向上的輿論,既是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又是加強醫院宣傳,提高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公立醫院面對輿情發布應建立醫療機構對外信息發布組織機構,授權發布,并主動積極應對,正面引導。對于突發事件要有預案,注重演練,還要要培養員工的溝通技巧。
5、宣揚先進典型,做好醫護人員的人文關懷,營造積極、廉潔、創新、奉獻的醫院文化。
在此次“大考”中,涌現了一大批醫護人員積極響應國家、黨的號召,勇于向前、敢于奉獻的動人事跡。醫患關系迎來了再一次的“春天”。公立醫院應抓住機會,延續積極奮斗、勇于創新、傾情服務的文化氛圍的成果,立足宣傳陣地,宣傳奉獻精神,踐行醫學真諦,提高公立醫院整體的社會品牌、職工的凝聚力以及社會的影響力。
(二)行業層面
1、支出預算管理流程再造及內控管理
(1)支出預算管理流程再造
對于原預算項目,可以酌情延期或者暫停。涉及政府采購項目應及時咨詢政府采購部門,按其要求完成延期或暫停的申請報批。對于應急的各項醫療設備、物資、藥品支出預算,醫院應開通“綠色通道”,靈活運用預算資金,同時、及時向上級部門備案、審批,并做好資料的留存,備查。
(2)預算內控管理
公立醫院應在確保采購時效的同時,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保證預算支出質量。
2、物資采購管理流程再造及內控管理
(1)物資采購流程再造
對于突發狀況相關緊急物資,從種類上可以分為醫療設備、防護物資、后勤保障物資。
①醫療設備物資緊急采購。利用電子招投標和異地遠程評標,立項審批、信息公開等環節運用方式靈活、提速增效的方式合法合規地盡快為一線人員采購急需的醫用裝備。
②防護物資采購。公立醫院可以依據上級部分規范要求,制定醫院防護物資緊急采購制度,在防護物資緊缺的形勢下,部門主管可以先行緊急采購,之后將采購資料報醫院采購部門、紀檢監察科備案。
③生活保障物資生活保障部門可直接從市場購買,按照財務內控要求加強其財務監督和事后專項審計。
(2)物資采購內控管理
可通過歸口管理;完善制度,規范行為;內部授權與審批;堅持原則,靈活實施;加強會計、單據控制;信息公開;審計、監察部門全程監控;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等方面規范采購行為,加強醫療機構采購內控管理。
3、捐贈物資流程建立與內控管理。
公立醫院在公共衛生應急事件后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隨著捐贈數量、金額的上升,其分配、管理、使用和內部控制不僅成為醫療機構新的管理重點也是上級機構監督、審計的重要內容。
(1)建立捐贈相關管理制度、流程。
明確捐贈物資組織機構和工作流程,明確捐贈項目的綜合評估要求,審核捐贈物資來源的合規合法性,規范捐贈物資的接受和登記,嚴格捐贈物資的領用的審批,建立健全捐贈相關財務管理制度,同時加強捐贈物資的監督與審計,防止涉嫌不正當競爭和商業賄賂。
(2)捐贈物資發放內控管理。主要是建立臺賬,統籌使用;分類判斷,合理發放;統計歸檔,及時發布。
4、合同管理。
各防控小組要嚴格簽訂采購合同。簽訂合同前要認真審查企業和產品資質,依據醫院合同管理規定嚴格執行合同的會審、審核,通過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審核的效率。
5、績效考核
公立醫院應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符合自身實際以及持續發展、突顯公益效能和營運管理的績效考核。醫院應摒棄與收入掛鉤的薪酬分配,通過資源效率、收支結構、費用控制、經濟管理方面開展績效管理。資源效率主要通過醫生負荷與臨床藥師配比來考核;收支結構與費用控制間接反映醫院落實辦醫責任、醫院收入結構等情況,引導醫院避免盲目擴張、負債經營;經濟管理則直接反映醫院經濟運行狀況,引導醫院管理更具經濟思維。
(三)微觀層面
公立醫院各應急處理小組應迅速反應,在管理單元內部建立管理應急方案,確定應急管理流程、職責,明確應急管理下各具體工作負責人、信息溝通聯系人,并通過實踐活動不斷完善,持續改進。
三、突發應急事件常態化下,公立醫院內控管理的機遇,探討如何構建現代化醫院管理。
1、互聯網+醫療、大數據下前提下,積極探索構建智慧醫院管理
突發狀況下,公立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和迅猛發展的機會。公立醫院應充分利用此次機會,積極土洞醫療服務全流程移動智慧化的開發建設。
(1)實現智慧醫院的途徑
立足解決“看病難”問題,積極探索構建智慧醫院;開發掌上醫院;開發互聯網醫院;開發智慧結算、電子發票、云膠片、云影像等智慧醫院的建設,持續創新便民惠民舉措,為民眾提供更便捷醫療服務。
配合分級診療的實施,積極拓展建設各項公立醫院信息系統,構建公立醫院大數據,通各公立醫院間數據壁壘,重塑醫療行為,更有效的發揮醫療服務職能。通過信息數字化建設,提升公立醫院突發狀況下的信息匯總、分析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并通過信息整合和信息共享加強院際協同服務,進而為國家的管理決策提供支持。
(2)大數據下公立院內控管理。
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是必然的趨勢,但是也帶給醫療機構需要思考的新的風險,即如何保障電子支付的安全可靠;信息網絡的有效運轉;醫療信息、人員隱私的安全不泄露等方面。因此需要建立信息系統嚴格的準入授權,軟硬件維護,密碼保護,系統后臺防護;信息工作的監督機制;打造全方位醫療信息數字化閉環管理等信息系統內控管理措施。
2、突發狀況的發生引領公立醫院更關注數字、運營,促進公立醫院積極探索“供給側”的一系列改革,實現高質量的科學管理。
公立醫院在經濟社會中屬于高投入、高成本的行業,其不以盈利為其發展目標。長期以來其發展存在無序擴張高增長的問題。而且隨著國家醫療機構改革不斷深入,驅利的管理方式和國家醫改政策中新的補償機制、支付改革、績效考核矛盾越來越凸顯。運營效率與管理水平仍待提升。突發狀況更加劇了這些問題的激化,同時也迫使公立醫院管理層更加關注內控管理的數字,更加關注運營管理。公立醫院可以建立醫院運營中心,專門負責醫院的成本與效率管理。運營中心作為運營診斷中心,能即時獲取各個單元人員、設備等運營情況,并依托信息化系統,匯集形成醫院運營大數據平臺,分析成本與收益,為醫院管理者提供更科學的決策與管理。
3、全面梳理公立醫院價值創造模式,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著力提高患者體驗,促進公立醫院的供需側改革。
隨著突發狀況的發展,“以患者為中心”的價值理念逐漸回歸。公立醫院要全面梳理價值創造模式,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社會民眾的獲得感。醫療服務逐步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已成為是必然的趨勢。要實現 “以患者為中心”就要將理念全方位滲透到公立醫院組織架構、績效考核和醫院文化中。為患者考慮,站在患者的角度發現和解決問題,例如如何通過更加“人性化”的管理使患者在突發狀況救治中既滿足疾病防控的要求有減少患者時間的消耗;又如通過分析醫院區域受眾群體,來決定構建智慧醫院的廣度和深度。
1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河北? 071002
2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 河北? 071002
3 河北大學? 河北? 071002
4 河北經貿大學? 河北? 07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