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兵
一、基本情況
隨著人才流動的日益加劇,加強對流動人才黨員的管理顯得十分重要,江蘇省東??h人社局于2008年4月,設立東??h人才服務中心流動黨員支部,明確一名副主任在職黨員為支部書記。2018年9月,經過上級黨組織批準,增設了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紀檢委員、青年委員,健全了班子建設。目前支部有流動黨員68名,在國外工作學習的3人,國內65? 人。國內65人中,在連云港地區32人,其他地區33人,其中北京2人,上海6人,南京3人,蘇州4人,無錫4人,常州2人等,工作學習地點呈現分散狀態。
二、存在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才的流動,流動黨員人數不斷增多,黨員所在地非常分散,分布在全國各個省份,還有的遠在國外。用管理在職黨員的方式管理流動黨員,顯然不切實際。為此,東??h人社局也相應地采取了一些措施,通過建立微信群、電話通知、郵寄書籍等方式,組織流動黨員在外地同步參加“學習強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通過線上活動,與流動黨員取得了聯系,有了一些溝通交流,管理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流動黨員遠在他鄉,組織的“手臂”不夠長,平時線下活動開展不了,管理存在“隔靴搔癢”的感覺,服務跟不上、不給力、不到位。東??h人社局黨組織認識到,新形勢下,必須采取創新措施,使抓手有力,真實到位,才能把黨員隊伍中“流動黨員”這個數字不小的特殊群體管理好服務好。
三、采取措施
(一)提出建站思路。東??h人社局黨組織深入思考,集思廣益,提出了通過建立在外黨員服務站的方式,創新對流動黨員的管理,讓流動黨員離鄉不離家,流動不流失。選擇流動黨員人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先行建點試行,通過實踐,總結經驗和不足,加以改進,然后全面推開。
(二)周密籌劃安排。通過摸排得知,目前東??h人才服務中心在蘇州、無錫兩地各有流動黨員4名,人員相對集中,符合建點的條件,決定先行建立“東??h人才服務中心蘇州服務站”、“東??h人才服務中心無錫服務站”。 通過前期的精心準備,兩個服務站順利建立,東海縣人社局黨組織領導前往蘇州、無錫,宣讀了服務站負責人的任命決定,并頒發了服務站的牌子。
(三)開展“四問四送”活動。建立服務站的同時,東??h人社局黨組織與對流動黨員深入交流,問所需所求,送組織關懷。
一問思想情況,送政治讀本。包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中國共產黨章程》等。
二問工作情況,送法律政策。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及社會保險、職工福利、用工維權等人社政策法規匯編等。
三問生活情況,送家鄉溫暖。送上東海的特產桃林燒雞、水晶花生,帶來家的味道。
四問建議意見,送組織尊重。征求流動黨員對加強流動黨支部建設、流動黨員管理服務的意見建議,鼓勵他們暢所欲言。
四、取得成效
一是黨員本人受關懷。蘇州、無錫流動黨員表示,東海人社局黨組織在這里設立了流動黨員服務站,能從老家東海來看他們,給他們帶來了政治學習讀本,家鄉的特產,這讓他們在外的流動黨員心里感到了組織溫暖,有了家的感覺,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二是教育管理正?;Mㄟ^“流動黨員服務站”,東??h人社局黨組織可以及時掌握在外黨員的思想動態,在外流動黨員可以把個人意見通過服務站傳遞給東??h人社局黨組織。方便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實現了在外黨員教育有基地,黨員教育管理正常開展。
三是后方服務更便捷。通過“流動黨員服務站”,“娘家”東海縣人社局可以便捷地把家鄉的優惠政策傳遞給在外的流動黨員,實現“點對點”發送,時時準確無誤獲悉,及時給在外黨員提供維權服務,幫助黨員返鄉創業就業。
四是輻射帶動有方向。依靠“流動黨員服務站”,利用人才服務中心流動黨員的學歷高、政治覺悟高的“人才”優勢,充分發揮流動人才黨員的核心作用,輻射帶動其他流動黨員,進而影響到東海籍在外務工經商人員,讓每一個黨員都是一面旗幟,每一位東海籍務工人員都有好形象。
五是提高站位愛家鄉。流動黨員是東海縣人社局黨組織的一份子,跟在家黨員一樣,只是工作環境不同。通過建立“流動黨員服務站”,讓流動黨員參加黨的活動,接受黨的教育,提高政治站位,激發愛東海、愛家鄉、愛百姓,為家鄉做貢獻的熱情,發揮創新創業的模范作用,吸引外資建設東海,為家鄉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的努力。(作者系江蘇省東??h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流動黨員支部書記)
江蘇省 連云港市? 江蘇省東??h人社局 2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