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紫彤
摘要:臨終關懷是在病人即將面臨死亡的有限的時間內,來減輕病人的痛苦,緩和疾病的發作的一種護理方式,同時能夠緩解老年人在精神上的壓力,減輕老年人的心理痛苦。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速,臨終關懷越來越顯示出了其在醫療和社會的復合型價值。干休所是保障老干部晚年生活的機構,空巢老人聚集,心理問題突出,臨終關懷能夠保證老干部走好人生旅途最后一站,與家屬共同配合,讓老干部舒適、尊嚴、安詳地自然死亡。
關鍵詞:軍隊;干休所;臨終關懷
分類號:D632.2
軍隊干休所是軍隊老干部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織機構,承擔著服務保障離退休老干部晚年生活的責任義務。軍隊干休所空巢老人較多,老年病并發,醫療資源有限,也是心理疾病高發的區域。怎樣精細化服務保障,陪伴老干部走完人生的最后階段,是我們干休所服務人員值得思考的問題。其中,臨終關懷往往是比較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但是它又能使老干部及家屬在悲痛中感受到安寧,平靜和溫暖,體現了生命的價值和人格的尊嚴。本文結合軍隊干休所的特點,探究臨終關懷在軍隊干休所開展的意義,問題及實現路徑。
1加強新時代軍隊干休所離退休老干部臨終關懷的重要意義
1.1臨終關懷的內容? ?臨終關懷山是指減少患者的身心痛苦,維護臨終患者的尊嚴,同時給予患者家屬精神上的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身關懷:醫護人員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進行照顧,通過醫學治療減輕患者的病痛,并利用合理的飲食搭配為患者的身體提供能量。心關懷:醫護人員通過與患者溝通和指導降低患者對病痛和死亡的恐懼感,消解患者焦慮不安的情緒,使其對未來(死后)充滿希望與信心。靈性關懷:引導患者回顧人生,探索人生意義,或利用宗教使患者得到更加圓滿的臨終關懷。
1.2臨終關懷的意義? 臨終關懷是一門新興學科,體現了社會的需要和人類文明的發展。一是符合人類對高質量生命的追求,臨終關懷不僅是對生存質量的高要求,同樣是對死亡質量的高要求,讓即將離世的人選擇一種有尊嚴的溫暖的方式離開。二是體現了社會文明的進步,臨終關懷是一種對生死觀的表達,在以醫療生命支持系統為主的現代社會,重視精神關懷是對生命尊敬和珍惜。三是加固了老人與親屬的關系,臨終關懷不是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是增長了親情的厚度,當死亡來臨的時候,讓家屬和老人能夠比較從容的接受,盡自己的最大力量給老人溫暖。
2當前軍隊干休所離退休老干部臨終關懷面臨的困境
軍隊老干部普遍進入“兩高期”,慢性病和并發癥共存,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用藥品種雜亂,加重老干部心理負擔;年老體弱,行動不便,對老干部交流疏導的機會比較少;醫療資源有限,保障需求增加,在日常教育會診容易忽視心理問題。臨終關懷可以為臨終的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全面的關懷與照料,雖然近幾年越來越受到重視,得到社會接受和了解,但在軍隊干休所得開展還面臨著很多困境。
2.1重視臨終關懷的程度不夠社會上臨終關懷主要在醫院或者療養院進行,這樣在干休所的臨終關懷工作被想當然的認為可有可無。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干休所是開展臨終關懷的最適宜的機構。干休所的工作人員與老干部及其家屬經過多年的服務保障關系,既熟悉老干部身心狀況,又了解老干部家庭情況,不僅可以根據每一名老干部的實際情況提供個性化的臨終關懷服務,同時可以和家屬共同完成。
2.2.干休所門診部臨終關懷的思維和制度流程未成系統臨終關懷包含身關懷,心關懷,靈性關懷。要想提供好這項服務,需從這三項內容入手,開展各項工作。對老干部的心理,生理情況,進行恰當的評估,記錄,使老干部在最后的時光里能夠不留遺憾,將真實的心理感受表達出來。
2.3千休所門診部醫務工作者對臨終關懷的認可度較高,但臨終關懷的技能不夠大多數門診部的醫務工作者對老干部的身關懷能夠做到全方位的護理,對心關懷和靈性關懷能夠接受且了解其重要性,但是對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普遍缺乏。盡管老干部對于臨終關懷的需求增加,但是可提供的服務及手段卻遠遠不能滿足老干部的實際要求。
2.4休所醫務人員與家屬協同作用發揮不明顯老干部在臨
終之際最容易產生的心理感受是孤獨感,對人世的牽掛也來源于對親人難以割舍的感情。家屬對老干部的關懷和招撫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而家屬往往會陷入悲傷中,不知如何對老人進行關懷,滿足老人的臨終要求,使老干部心理的到撫慰。此時醫務人員與家屬溝通,教育,協同作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加強新時代軍隊干休所離退休老干部臨終關懷的相關建議
做好軍隊干休所老干部臨終關懷工作,要全面評估老干部的生理和心理水平,面對軍隊老干部心理上出現的種種問題,軍隊各級老干部部門和干休所,必須緊密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大工作力度,改進服務方式,拓展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水平,確保老干部在干休所得最后人生旅程不留遺憾。
3.1充分認識臨終關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從工作人員入手,加強醫務人員的臨終關懷知識教育,使其掌握臨終關懷的知識與技能,提高臨終關懷的質量水平;改革護理教育的課程設置,或者提供臨終關懷講座,培養高質量的臨終關懷護理人才
3.2制定個性化臨終臨終關懷方案確臨終關懷的主要服務
對象是各種急、慢性損傷或疾病致心肌、肝脾、大腦、肺、腎等器官功能衰竭面臨生命危險的病人或各類晚期癌癥等絕癥病人,尤其是劇烈疼痛導致身心極度痛苦者4從老干部的心理特征入手,區分與其他人群的心理差異,制定符合老干部心理特征的心理方案。比如針對老干部的念舊心理,醫務工作者應當鼓勵其傾訴前半生的輝煌經歷,做好傾聽,在減輕身體疼痛的情況下,心理得到放松;針對老干部的過分看重長壽心理,在溝通過程中要注意措辭,在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其接受現狀,鼓勵其打開自己的內心,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3.3完善干休所臨終關懷制度流程從臨終老千部的生命進程入手,劃分臨終生命延續的關懷,彌留之際的關懷和死亡教育。臨終前主要是以滿足老干部物質,精神需求為主的專業模式,利用醫療手段減輕身體的痛苦,鼓勵老干部實現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彌留之際的關懷,著重在陪伴,專家了解了死而復活患者的感受,其描述是:臨死時,感到一種身不由己的痛苦渾身不適緊張哆嗦,然后感到進入了一個很深很長看不到盡頭的黑洞,十分恐懼。還有的人感到他在沿著一個無底深淵下滑、墜落,一種不著邊際的失重和眩暈油然而生。恐懼感越來越強烈拼命想抓住什么作為求助和依托可什么也抓不住。有了這個了解臨終時刻醫務人員必須握著老干部的手,并且堅定的輕輕地對患者說別害怕有我們陪伴你。這樣的關懷老干部的恐懼感就會慢慢地消失最后平靜地告別人世5;最后死亡教育是實施臨終關懷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對老干部及其家屬進行死亡教育使他們改變傳統的死亡觀念,學會尊敬死亡,接受死亡。
3.4加強與醫院、家屬聯系,形成三位一體的關懷模式親子
在臨終老干部的關懷中起到精神支撐作用,醫院在臨終老干部的關懷中起到生理支撐作用,統合雙邊社會支持作用,可以更加有力的達到臨終關懷的效果。干休所醫務工作者發揮好中間的銜接和溝通功能,協助家屬完成老干部臨終關懷任務。老干部為了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在最后的時光里,應該讓老干部安詳,舒適,有尊嚴、不留遺憾的走完最后的人生。
參考文獻
[1]王雪,黃美蓮,許倫 大學生對死亡的態度及臨終關懷認知的調查[]經貿實踐,2016.2
2]徐建華、尚秀花 軍隊“兩高期”老干部心理問題特征及對策分析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09.02
[3]周惠、黃顯燕 臨終關懷的現狀及護理策略攀枝花學院學報2006.08
[4]趙勇臨終關懷機構讓生命在微笑中消逝南方都市報,2004.4
[5]劉玉芹 德國醫院臨終關懷護理特點護理園地,2005.1.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陜西 西安 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