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摘要:國有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其發展情況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尤其是目前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已經成熟,許多市場化的問題逐漸暴露。比如投融資管理的問題。國有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避免不了投融資活動;但是國有企業的投融資管理比較粗放,存在諸多的問題,整體投融資管理現狀不容樂觀。所以文章將從國有企業強化投融資管理的作用出發,結合具體的國有企業投融資案例進行分析,并且在案例分析當中獲得啟示,幫助國有企業改進投融資管理模式,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國有企業;投融資管理;現狀優化
一、國有企業投融資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健全國有企業資本結構
目前國有企業一直是改革重點區域,對于國有企業改革所啟動的“雙百行動”正處于白熱化階段。改革期間就會產生大量的兼并收購、投融資活動等,新一批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也會誕生,從而更好地提升國有資產利用效率。因此通過提升國有企業投融資管理水平可以促進資本結構的健全,將投融資效率進行提升。
(二)有利于促進國有企業改革的落實
國有企業改革是國有資產經濟實力提升的重要保障,通過一系列的投融資活動可以幫助國有企業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也可以通過投融資活動將國有資本利用效率進行提升。國有企業改革關系到國家經濟的發展情況,必須要滿足當下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求,促進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充分發揮。所以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要有意識的調整國有企業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的作用;逐漸形成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多樣化的宏觀調控模式;將投融資工具進行靈活運用,優化資本市場配置結構,促進國有企業投融資管理穩健發展。
(三)有利于推動國有企業市場化轉型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改革試點工作正在逐漸深化,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也需要向市場化運營進行轉型,將投融資管理業務流程與市場化進行緊密聯系。倘若缺乏投融資及兼并收購等方式,就無法推動國有企業的改革創新。
盡管國有企業的投融資活動展開多年,但是目前固有企業的投融資管理活動上仍然存在些許問題會制約投融資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持續的進行優化與研究。
二、國有企業投融資內涵及風險類型
(一)投融資內涵
企業投融資活動通常涵蓋兩層含義,分別由投資與融資活動構成。投資活動通常指企業運用自身流動資產對外進行投資,從而獲得更多資金,而且主動承擔投資和生產風險。另外的融資活動則是企業通過運用內部資源或者外部投資所進行的籌資活動,籌集企業生產發展所需要的各類資金,從而滿足企業未來運營的需要。投融資通常被視作為金融服務,因此已經作為一個完整的金融專業名詞,出現在各大教材當中;在當下的資本市場發展中,社會整體的投入活動主要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類別。分別是企業資本金的重組、企業投融資顧問、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等等。投融資活動總體上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主要是由規模較大的投資機構、大型產業基金及金融公司所形成,上述組織通常具有將自有資金對項目進行投資的相關資質。第二部分則是投資服務或者是金融咨詢機構、資本管理公司的,出于自身資質的限制;多數缺乏自主有效的資金直接進入市場進行投資,因此需要同相關的金融企業進行對接,雙方簽訂相應的合作合約,通過各自的優勢來尋找有效的資源,完成整個投融資活動。第三部分則是社會微小企業的投融資服務,零售業能夠主動的運用自身獨有的資源,企業運營者可以借鑒平常合作的往來對象完成投融資活動。
國有企業投融資內涵:國有企業主要是由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與政策將會決定國有企業的行為;而且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體制當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國民經濟未來發展的主要力量。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資本市場的建設,國有企業開始進行投融資活動來增強自身發展水平。通過資本運作對國有企業進行盤活與重新配置,而投資管理則是資本運作的重要途徑。國有企業在進行投融資管理時將會面臨重要的風險。
(二)國有企業投融資管理面臨的風險
1. 主體資格風險
國有企業通知活動通常會涉及到多個法人主體,而投融資活動當中所產生的所有有效經濟活動的前提基礎就是各參與法人主體具備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主體資格。如國有企業是否合法存續、經營范圍與經營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相關股東是否具有合法主體資格?投資行為是否經過董事會內部決議等。將會直接影響到國有企業所簽署的投融資合約及相關轉讓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一旦國有企業投資過程中主體存在瑕疵,所有的投融資活動將會前功盡棄;因此國有企業的投融資管理目標也會無法實現,甚至前期所投入的資本也無法進行回收;最終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因此國有企業在進行投融資活動中,一定要確保雙方的主體資格符合法律規定。
2. 債權債務風險
國有企業投融資活動的目標,債權債務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兩個內容上。一個是債權的真實性、可回收性及合法性,尤其是需要考慮到債權的回收成本;該內容將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投資股權的未來收益。另外一方面則是企業負債的負擔與轉讓,倘若企業的負債較重,無形中會限制企業的再融資可能性,從而制約企業未來發展。
3. 股權架構風險
國有企業投融資管理過程中,股權投資是最主要的投資方式。國有企業投資入股后,需要考慮到投資完成后目標企業的股權架構,防止股權架構比例畸輕畸重;或者十分分散、或者十分集中等,將會影響到企業正常的發展決策。所以股權架構風險是國有企業投資管理過程當中不能夠忽視的,尤其是對于國有企業投資股權占比較大的,要保證國有企業的控制權,確保國有企業的利益。
4. 人員變更風險
通常人員變更對于投融資活動影響較小,然而有個別企業在投融資管理過程當中,尤其是重要的負責人或者是中高層管理員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及人脈關系,將會對該人的依賴性較強。此類崗位的人員變動將會直接影響到投融資合作是否能夠順利執行。